上半年国外对华产品通报/预警/扣留情况综述
随着全球一体化的深入进行和世贸组织的发展,关税、配额等传统贸易壁垒形式的应用越来越少,技术性贸易壁垒的应用不断发展。
随着全球一体化的深入进行和世贸组织的发展,关税、配额等传统贸易壁垒形式的应用越来越少,技术性贸易壁垒的应用不断发展。与传统形式相比,技术性贸易壁垒更具隐蔽性和快速性,且种类繁多。后危机时期,发达国家将传统的技术性贸易壁垒与绿色壁垒叠加,从而对许多国家(尤其是发展中国家)的对外贸易产生不利影响。世贸组织技术性贸易壁垒(TBT)委员会最新统计显示,世贸组织TBT通报数继续增长——2010年1~4月,世贸组织共接受各成员TBT通报588项,比2009年同期的575项增长2.3%。
2010年上半年,我国主要贸易伙伴——欧盟、美国、日本和加拿大对华产品通报均位居前列。
欧盟:玩具和与坚果类产品是对华通报的重点
上半年,欧盟非食品类快速预警系统(简称RAPEX)共发布严重危险产品通报980项,比去年同期的889项增长10.2%。其中,对华产品通报594项(不包括对台湾地区和香港地区的通报),占同期欧盟通报总数的60.6%,比去年同期的539项增长10.2%,高居首位,是位居第二的土耳其的12倍,是位居第三的德国的17倍。而在对华通报中,玩具被通报的频率最高,共计216项,占比36.4%;服装、面料及时尚用品仅次之,为173项,占比29.1%;电器,69项,占比11.6%,位居第三。
同期,欧盟食品和饲料类快速预警系统(RASFF)共发布通报1063项,比去年同期的1590项下降33.1%。其中,对华通报229项,占比21.5%,比去年同期的182项增长25.8%。而中国出口欧盟的坚果类产品被通报的最多,共计65项,占比28.4%;其次为与食品直接接触类产品,63项,占比27.5%。二者合计占2010年上半年欧盟对华产品通报总数的5成以上。
美国:儿童产品位居美国对华通报的首位
上半年,美国消费品安全委员会(简称CPSC)共对30个国家(地区)发布205项产品召回或产品安全通报。其中,中国产品位居召回通报的首位,共123项,占CPSC通报总数的60%,同比增长13.9%。在涉及中国产品的召回通报中,位居首位的是儿童产品,共55项,占比44.7%,同比增长27.9%;其次为家居用品,37项,占比30.1%,同比增长19.4%;玩具,15项,占比12.2%,同比下降6.25%;体育和休闲用品,12项,占比9.6%,同比增长20%;户外用品,4项,占比3.3%,同比下降42.9%。
日本:扣留食品多来自山东,添加剂、餐具、厨具及玩具为重点
上半年,日本共对40个国家(地区)发布食品扣留通报765批次,与去年同期的350批次大幅增长118.6%。其中,中国食品被扣留共计165批次,占比21.6%,位居首位。我国被扣留食品主要来自山东、广东、浙江、福建、辽宁、上海、江苏、河北、四川等18个省市。其中,山东居首位,共被扣42批次,占我国同期被扣留食品总数的25.5%。添加剂、餐具、厨房用具以及容器包装、玩具共计51批次,数量最多,占我国全部被扣留食品总量的30.9%,包括厨具31批次、餐具12批次以及玩具5批次。
加拿大:儿童产品同比增长41.4%,是对华召回的重点
上半年,加拿大卫生部共发布召回通报161项,同比下降4.2%,通报涉及美国、印度、加拿大、墨西哥、泰国、越南、斯洛文尼亚、日本、德国、洪都拉斯、法国、意大利、马来西亚、中国等国家和中国香港及台湾省等地区。其中,中国产品被召回的最多,共89起,占同期加拿大召回总数的55.3%,同比下降6.3%。在涉及中国产品的召回通报中,位居首位的是儿童产品,共41项,占通报总数的46.1%,同比增长41.4%;其次为家居用品,29项,占比32.6%,同比增长11.5%;体育和休闲用品,9项,占比10.1%,同比增长80%;玩具,6项,占比6.7%,同比下降80%;服装,4项,占比4.5%,同比增长300%。
从目前中国出口产品在主要贸易伙伴国内遭遇的各类技术性贸易壁垒的情况来看,发达国家为保护本国市场,凭借自身的技术优势,制定了名目繁多的技术标准。目前,欧盟拥有的技术标准有10万个,德国的技术标准约有1.5万种,美国的技术标准则更多。这对中国产业的直接影响就是产品由于技术、环保等因素无法进入或被迫退出目标市场。传统产业为达到发达国家设定的各类标准,就必须在技术、环保、检测和认证等各方面增加投入,投入成本的增加使得原有的价格优势丧失殆尽,企业转型的压力进一步增大。对此,中国在充分了解出口目标国既有标准体系之后,也亟需建立与国际接轨的一系列配套标准体系,完善相应的技术规范,通过技术创新和技术转移等多种手段提高企业自身的技术水平,提高产品的科技含量。政府也应针对技术性贸易壁垒建立不同层次的预警通报平台,收集、跟踪国外最新的标准信息,并同时出台相应的应对机制。
(详情请咨询中国贸易救济信息网http://www.cacs.gov.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