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2007年工作总结与2008年工作思路
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
2007年工作总结与2008年工作思路
崔忠付
(2008年1月22日)
同志们:
下面,我受陆江会长的委托,代表联合会,对2007年的工作进行总结,并提出2008年工作的基本思路。
一、2007年联合会主要工作回顾
2007年,是我国物流业发展具有深远历史意义的一年。党的十七大提出,发展现代服务业,提高服务业比重和水平。国家“十一五”规划,确立了现代物流的产业地位。去年年初国务院印发了《加快我国服务业发展的若干意见》,9月又在安徽召开全国服务业工作会议,把加快发展服务业,特别是拓展生产性服务业,作为我国“十一五”时期的重大战略和基本政策。这些重大决策和政策,充分说明了党中央、国务院对加快发展服务业和现代物流业的高度重视,同时也标志着现代物流业作为生产性服务业的重要组成部分,进入了全面、快速、稳定发展的重要时期。据联合会统计核算,2007年,我国社会物流总额将达74.8万亿元,同比增长25.5%,增幅比上年加快1.5个百分点。国内物流业增加值预计可达1.68万亿元,同比增长18.8%,增幅比上年同期加快6.3个百分点。物流业增加值占全部服务业增加值的比重由上年的17.1%提高到17.5%左右,增加0.4个百分点,占GDP的比重由上年的6.7%提高到6.8%。物流业的发展对现代服务业和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就是在这样的大环境下,在为企业服务、行业服务、为政府服务中,勤奋开拓,勇于创新,各项工作都取得了新的突破和进展。代管协会和事业单位,积极改革并探索具有鲜明特色的服务模式,各项工作都有比较大的发展。这里我主要讲讲2007年有所突破和创新的几个方面的重点工作。
(一) 从行业需求出发,不断创新和拓展服务领域
联合会成立7年来,始终把创新服务放在重要位置,每年都有一些新的服务项目成为行业中的亮点。特别是2007年,联合会创新服务有新的突破,在行业有重大影响。
一是开展全国物流行业先进集体、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评选表彰工作。国务院机构改革后,全国行业劳模评选基本停了下来,2006年只在纺织工业协会进行了试点。在人事部的大力支持下,联合会与人事部共同在2007年开展全国物流行业先进集体、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的评选表彰工作。这是在物流行业首次开展的政府表彰活动,经过各地物流主管部门、物流行业协会逐级推荐、评审,联合会和人事部共同审核,共评选出先进集体53个、劳动模范241人、先进工作者45人,受表彰的个人享受省部级劳模待遇。表彰大会11月17日在北京隆重召开。全国人大常委会顾秀莲副委员长出席表彰大会并讲话,人事部副部长唐军、国家发展改革委副主任欧新黔、商务部副部长姜增伟等领导出席大会并为劳模颁奖。各地普遍反映,这是物流行业的一件大好事,提高了物流行业职工在社会各行业中的地位,增强了行业凝聚力,也大大提高了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在行业中的影响力。
二是物流企业评估工作稳步推进。联合会依据国家标准开展的物流企业评估工作得到社会广泛认可。2007年先后公布了两批共106家经评估确认的2A级以上物流企业,其中5A级6家,4A级38家,同时还对17家过去评估的企业进行了复审。从2005年开始开展评估工作,至2007年底,总计公布5批共230家2A级以上物流企业,其中5A级28家,4A级72家。
三是建立物流企业信用评级工作平台。经全国整顿和规范市场秩序办公室和国务院国资委批准,作为44家试点单位之一,联合会从2007年3月起,正式启动了对物流企业的信用评级试点工作。严格按照有关规定和程序,先后评出两批共35家信用A级物流企业并向社会公布。物流信用企业的推出,为行业诚信经营树立了标杆。
四是积极为企业搭建融资平台。2007年,由联合会与国家开发银行签署合作协议,联合会承担并完成了《国家开发银行支持现代物流产业规划》的研究制定工作,召开了由银行和企业共同参加的融资座谈会,帮助开行推荐重点物流企业和项目,目前已推荐17个重点优势项目,开行正在审批之中。
五是积极帮助企业解决实际问题。物流企业营业税重复纳税是困扰企业发展的重大问题,自2006年以来,由联合会通过全国现代物流工作部际联席会议积极向国家有关部门反映,取得国家税务总局的理解和支持,并根据联合会推荐,先后两次发文,批准了197家试点物流企业得到税收优惠,年底又向国家税务总局和国家发改委推荐了103家物流企业作为试点。
(二) 巩固传统品牌,延展服务项目
联合会成立以来,创出了一大批服务品牌。这些品牌活动已在行业内产生了深远影响。联合会在巩固传统品牌的基础上,不断延展服务内容,提高服务质量。这些活动主要有:
一是会展工作。联合会连续多年举办的“亚洲国际物流技术与运输系统展览会”以及以学会名义举办的“中国(广州)国际物流展览会”,2007年不仅展览面积扩大、参展国内外企业和观众大幅度增加,还分别配套举办了中国物流与供应链管理信息化论坛、中国零售业管理信息化论坛、中国国际物流装备和技术市场论坛等。由于展览和论坛互动,展会在行业的影响越来越大。
二是举办重大国内国际会议和论坛工作。几年来,联合会已经形成了多个在国内、国际具有重要影响的品牌会议和论坛。中国物流企业家论坛暨中国物流企业年会,已经连续成功举办了五届,成为物流企业家们每年年底期待的一个节日。有一批物流企业家是伴随着这个年会成长起来和企业发展壮大的。中外物流企业国际合作高峰论坛是今年联合会与远成集团联合举办的一次国际性会议,约400多位中外企业代表参加,商务部副部长姜增伟、意大利前副总理、外交部长、著名经济学家郎咸平以及数十个物流企业家、物流专家进行了精彩演讲,会议取得了圆满成功并经新闻界广泛报道,在国内外物流领域产生了很大影响。前几天刚刚举办的中国物流发展报告会,已经成为盘点全年中国物流发展状况,剖析物流发展热点、难点,展望来年物流发展趋势的全国物流业总结大会。会议发布的信息已经成为制定政策和企业经营决策的重要依据。其他由联合会举办、参与主办、协办、支持的会议、论坛,还有几十个,由于时间关系,我就不在这里一一讲了。
三是中国物流示范、实验基地”的评审命名工作。物流基地的评选是联合会从2001年开始形成的一个品牌项目,每年评审一次,7年来已累计评出38家企业为物流基地(其中示范基地19家,实验基地19家)。2007年共评出12家物流企业为“中国物流示范基地”和“中国物流实验基地”。这个项目的实施不仅受到众多物流企业的欢迎,也得到各地政府和物流主管部门的认可和支持,在行业内的影响日益扩大。
四是物流科技评审工作。经过五年不懈努力和积极争取,国家科技部奖励办公室批准增设“现代服务业信息化评审组”。这是自1985年国家科技部设立科技奖以来,物流行业第一次有了自己的专家评审组,为物流行业科技成果进军国家科技奖奠定了坚实基础。2007年物流科技评审申报项目也明显增多,项目水平和质量明显好于往年。经专家评审组按照评审程序对2007年申报项目进行公正、公平、严格的评审,报请评审委员会批准,2007年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科学技术奖获奖项目20项,其中一等奖 6项,二等奖5项,三等奖9项。物流信息化和软科学研究项目的技术和研究水平是五年来最好的一年。
五是物流项目规划与咨询工作。随着物流业的快速发展,各地和企业急需制定相应的物流规划与资源整合。为切实满足需要,联合会组织权威专家建立了规划咨询服务平台,已累计完成各项规划近40个。2007年陆续完成了内蒙古阿拉善、山东青州市等8个地区和开滦集团等4个企业的十几个规划咨询项目,并在实践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六是生产资料流通服务工作。前几年,联合会对生产资料流通服务工作有所削弱。从2007年起,联合会加强了这项工作,把生产资料市场专业委员会独立出来,生产资料流通服务有了新的起色。去年10月在天津召开的全国生产资料流通企业工作座谈会,各省市物资集团交流了经验,研讨了改革中的新情况新问题。商务部姜增伟副部长和陆江会长在会上的重要讲话,对指导生产资料流通行业的改革和发展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会后分别由商务部和联合会分别印发全国商务厅局、全国生产资料流通企业。联合会还举办了“第四次全国重点批发市场总裁联席会暨商品交易市场现代物流体系建设研讨会”,公布了第三批“推进流通现代化重点联系批发市场”;分别参加了华东物资片会、西北物资片会,先后到数十家生产资料流通企业调研,加强了与省市物资集团的联系。联合会定期发布的生产资料统计信息,对全行业和企业经营具有重要参考作用。
七是物流学术研究工作。2007年,联合会和物流学会在理论研究领域重点突出了前瞻性研究和产学研相结合。学会召开了四届二次理事会,制定了《会员管理服务办法》、《会员考核办法》等制度,新发展个人会员267名,新聘任特约研究员22名;结合召开第六次中国物流学术年会,征集参评论文468篇,征集课题报告59个,共有132篇论文、20个课题、38名特约研究员受到表彰。根据这些丰富的研究成果,出版了《中国物流发展报告》、《中国物流重点课题报告》、《中国物流学术前沿报告》和《农村流通体系财税政策研究》等文集。
八是与省市物流协会建立工作联系机制。随着物流行业的快速发展,各省市相继成立了物流行业协会。如何发挥省市物流协会的作用,组织省市物流协会共同推进物流行业的发展,是联合会的一项重要使命。2007年,联合会在以往定期召开省市物流协会秘书长会议的基础上,确定每年召开一次“全国省市物流行业协会负责人座谈会”。2007年的会议有全国33个省区市及部分地市物流与采购联合会(协会)的会长、副会长、秘书长参加。会议根据省市物流协会的呼吁,建立了《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与省市物流协会工作联系机制》。大家一致认为,中国物流产业的发展,离不开行业协会的推动。目前,全国的物流协会已经形成了网络,在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的带领下,通过这个联系机制,今后的合作就会扩展到不同层面,协会之间可以相互支持,积极探讨合作发展的模式,为物流产业的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九是行业宣传出版工作。《中国物流与采购》杂志先后进行了组织结构调整和版面改造,内容质量有较大提高,报道深度有所突破,行业影响逐步扩大。《现代物流报》加大了物流行业宣传的内容,在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宣传生产资料流通领域的改革和发展,反映广大职工精神风貌以及传递政策和经济信息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以资料性见长的《中国物流年鉴》已经成为图书馆、资料室以及专家学者研究物流行业的必备书籍。中国物流与采购网作为联合会的门户网站,内容更加丰富,形式更加多样,访问人数稳步上升。联合会承担的向国家有关部门信息报送任务,连年获得好评。《会员通讯》《中物联参阅》和《周讯》的定期出刊,成为业界了解联合会的重要“窗口”。
(三)在公共服务的基础上,积极探索个性化服务
行业协会提供得更多的是公共服务和普遍服务。如何针对会员单位提出的特殊要求,尽量满足他们的个性化需求,是考验行业协会服务能力的一个重要标志。近年来,联合会积极探索个性化服务,取得了显著成绩,赢得了会员单位的高度称赞。
比如,协助德国阿尔斯公司,邀请国内同行到慕尼黑参观“国际物流服务和运输展览会”;与林德叉车共同举办全国迎奥运“林德杯”中国物流—叉车大赛;协助中远物流公司邀请行业专家,作为教师对其员工进行专业培训。为法国捷富凯公司和比利时泽布鲁日港整理并提供中国汽车进出口情况有关资料。应美国世能达物流公司邀请,组织行业高层代表参加其9月中旬在北京举办的以“中国物流,期待高效”为主题的“第二届全球商业精英高峰会议”等。
(四)行业基础性工作进一步完善
一是物流统计核算工作。2007年由国家发改委、国家统计局和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联合制定的《社会物流统计核算与报表制度》由试行方案正式转为定期制度,由国家统计局批准颁布实施,使物流统计工作走上制度化、规范化、法制化轨道。目前在由联合会进行全国物流统计核算的基础上,该项工作正向省市拓展,已有20多个省市自治区开展了物流统计核算工作,有12个省市正式出统计数据。联合会还建立了全国生产资料市场监测体系和产业监测预警系统、制造业和非制造业PMI指数应用发布、采购经理人指数发布,为我国物流产业和生产资料流通业制定规划和政策以及企业经营决策,提供了相对科学的依据。
二是物流标准化工作。至2007年底,由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以及其他部门和行业根据国家八部委颁发《全国物流标准2005年—2010年发展规划》,组织制定已完成、正在编制、已立项计划编制的物流国家标准、行业标准项目,总计约110项;其中,列入《规划》中的项目约50项,根据《规划》修改、延伸、增加的项目约60项。这些项目既包括物流的管理、服务、作业、信息、专用设备的通用性、基础性重点标准,也包括汽车、冷链、出版物物流、国际货代行业等专业物流标准。物流标准体系的建立,为我国物流产业的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三是物流教育培训工作。在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的积极推动和教育部的大力支持下,截至2007年,全国已有273所本科院校、超过500所高等职业学校和1000多所中等专业学校开设了物流专业,在校学生突破50万人。物流师职业资格培训已有5.02万人参加了培训,其中3.3万人通过全国统一考试,取得了高级物流师、物流师或助理物流师资格证书。采购师和联合国、世界贸易组织的ITC“采购与供应链管理”认证项目以及引进美国的注册采购经理(CPM)项目也已正式启动。这些工作的深入开展,有效提高了行业从业人员的业务水平,一定程度上缓解了物流与采购人才紧缺的问题。
(五)全面提升为政府服务质量,成为政府的有力助手
为政府部门服务,是联合会的重要职能之一。通过几年来的工作,我会与政府有关部门服务关系日益密切,为政府部门的服务质量明显提高。2007年,联合会为政府部门提供的服务主要有:
一是课题研究工作。受国家发改委、财政部、商务部、农业部、国资委、国家开发银行等部门的委托,陆续完成了《全国物流发展规划》、《我国物流政策体系研究》、《我国物流税收管理研究》、《配送中心和公共信息平台财政支持政策研究》、《关于我国商贸物流发展的指导意见》、《中日韩物流联合报告书》、《全国汽车零部件物流网络建设研究》、《中国林业产业物流体系构建》、《百色农业物流基地规划》、《我国工业品超市发展现状与政策研究》、《中国企业采购发展现状与政策研究》、《我国行业协会政策环境研究》、《国开行支持物流产业规划研究》等重点研究课题和规划研究项目。
这些课题大都是针对行业发展的重点、难点和热点问题,研究具有较高的理论水平和较强的实践指导意义,对物流产业的发展必将发挥重要的作用。
二是积极参与“全国现代物流工作部际联席会议”的工作。除积极参与联席会议、办公室会议、联络员会议和重点联系企业会议以及完成会议纪要和报送国务院材料的起草工作外,2007年重点协助国家发改委组织召开了“首届制造业与物流业联动发展大会”;协助财政部组织了“服务业发展财政政策专题研究座谈会”。通过调研向国家发改委、税务总局组织推荐103家物流企业争取进入税收试点。
三是做好商务部委托的有关工作。自联合会与商务部正式建立工作联系机制以来,关系进一步密切,合作进一步扩大。2007年4月,由商务部主办的第二届中部投资贸易博览会在郑州举行,联合会承办了配套召开的跨国采购洽谈会,共有23家跨国零售企业、119名跨国零售企业代表以及35家国内流通企业、100余名正式代表参会。国内参与洽谈的生产企业接近800家,整个会议规模超过1500人,现场协议签约金额高达13.58亿元。其中麦德龙、百安居和圣戈班三家企业现场采购签约金额高达8.2亿元。会议得到商务部的认可,表示2008年将继续委托我们承办第三届中博会跨国采购会活动,当地政府还专门给联合会发来书面感谢信。联合会还完成了商务部《中国流通业物流体系构建》规划项目和《中日韩物流发展报告》;与商务部联合组团赴韩国参加中日韩物流合作与发展论坛。
四是协助教育部对物流教学工作的指导。教育部高等学校物流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和教育部中等职业学校物流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两个秘书处都设在联合会。2007年,联合会承办了两个委员会的多项工作。主要包括:圆满完成了第一届“全国大学生物流设计大赛”,全国24个省市自治区125所大学近2万名物流本科专业的学生参加了此次大赛,有81支参赛队分别获得了一、二、三等奖和优胜奖。本次活动在全国物流教育领域有很大影响,受到教育部领导高度评价。联合会还承办了“第七届全国物流教学研讨会”、“第五届高校物流骨干教师培训班”、“物流实训基地建设研讨会”等。
五是做好财政部委托项目评审工作。2007年,联合会受财政部委托,陆续主持评审了56个农村流通项目和148个民族贸易项目,目前相关财政扶持资金已经下达。受财政部和商务部的委托,参与了“家电下乡工程”招投标项目的评审工作。
六是对多部门的综合信息服务。联合会先后为国家发改委、商务部、财政部、中国人民银行、国资委等部委提供物流、生产资料、采购经理指数等方面的数据2万多条,分析报告近200份;坚持每个工作日向国家发改委运行局和产业司报送物流与采购行业信息,全年共报送1000余条,有的已被转报国务院。其中报送国家发改委经济运行局的信息数、采用数和综合得分数在所有行业协会中连续6个月名列第一。
(六)国际交往层次提高,影响进一步扩大
随着中国在国际社会地位的提升以及中国经济建设在全球经济中的重要影响,中国物流界也需要融入国际物流这个大舞台。通过与国际物流同行的交往,进一步扩大了视野,更新了观念,加深了交流与合作。2007年,联合会在国际交往中的主要活动有:
一是在国际物流组织中的影响进一步扩大。多年来联合会与国际采购与供应管理联盟及其成员建立起了长期稳定良好的合作关系。2007年在国际采购与供应管理联盟换届选举中,我会何黎明副会长以绝对优势胜出,高票当选为国际采购与供应管理联盟副主席,主管亚太地区事务。2007年亚太物流联盟也举行了换届大会。由于我会在亚太物流联盟中的出色工作,我会何黎明副会长代表中国高票当选亚太物流联盟副主席。
二是组织考察学习国际物流先进经验。2007年,联合会共审批赴美国、加拿大、欧洲、日本、韩国、新加坡、印度、越南等出国团组75批、425 人次;办理护照35批、45人次;办理签证 90 批次;邀请来华团组2批次、16人。考察人员有物流主管部门、物流企业、物流行业协会、物流研究机构的负责人,考察对象主要是发达国家先进的物流管理、物流技术、物流装备以及物流运作模式。通过考察开扩了视野,转变了观念,加深了交流与合作。在走出去的同时,联合会也积极引进国外优秀企业的成功经验。2007年先后有英国优派物流有限公司、西班牙BERGE公司、法国劳尔公司、比利时泽布鲁日港务局、美国世能达物流公司、德国BLG公司、ORACLE公司、集保物流公司来访交流经验,并希望与国内企业建立合作关系。
三是搭建国际物流学术研究平台。联合会承办了国际采购与供应管理联盟2007年夏季学校的活动,建立了一个提供采购与物流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