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税改革不能仅为增收
2010-07-22 09:29662
农产品以及房租等与普通民众生活息息相关的商品和服务价格轮番上涨,已造成居民的生活水平下降,资源税改革不可避免地会提高居民生活的成本。资源税改革如何既节约资源又能保证消费物价的稳定,是一个需要认真考虑的问题。
今年以来,资源税改革全面铺开似乎是大势所趋。在7月5日至6日举行的西部大开发工作会议上, 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宣布,将在西部地区对煤炭、原油、天然气等资源税由从量征收改为从价征收,标志着中国将率先在新疆实行的资源税改革扩大至整个西部地区。随后,在8日举行的西部大开发10周年新闻发布会上,国家发改委副主任杜鹰表示,资源税改革率先在新疆试点,试点税率为5%,今后将逐步向全国推开,不同产品税率可能不同。
依笔者之见,在当前全球经济复苏前景依旧复杂的形势下,政府部门尤其是地方政府加快推进资源税改革,透露出当前我国的财政收支问题不容乐观的现实,特别是一些地方财政出现了巨大的压力。
从近年来的财政收入数据来看,超常规的增长形势明显。数据显示,2002到2007年,我国GDP年均增长10.6%,而财政收入年均增长21.09%。最困难的2009年中国财政收入达到68477亿元,增长11.7%。而最新的财政部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累计,全国财政收入43349.79亿元,同比增长27.6%。其中,中央本级收入22770.38亿元,增长28.6%;地方本级收入20579.41亿元,增长26.5%。
按照此前的增长预期,全年财政收入将可能超过8万亿,成为全球第二财政收入大国。但是另一方面,中国的财政支出同样庞大。从近年的情况来看,自1998年实施积极财政政策以来,1999年到2003的财政赤字分别占GDP的2.7%、2.5%、2.4%、2.6%、2.4%。在2005年改为稳健财政政策之后,赤字有所下降,2005到2008年财政赤字分别占GDP的1.6%、1.3%、0.8%、0.6%。从赤字规模上看,在此次金融危机前基本上都较小,但绝对规模迅速地增长,2008年赤字1800亿,2009年达到9500亿,今年赤字预算达到10500亿。
对比财政收支的数据,不难看出,当前的财政收支压力非常巨大。而最大的问题还在于,在我国目前的分税制财政体制下,地方政府的隐性债务给我国的经济发展带来巨大压力。根据今年国家审计署发布的报告显示,地方政府性债务总体规模较大,特别是2009年的地方债务增长迅速。在审计18个省、16个市和36个县本级的2.79万亿元政府性债务中,2009年以前形成的债务余额为1.75万亿元,当年新增1.04万亿元。其中经济欠发达的中西部地区债务偿还能力相当有限。
一方面财政收支的压力在持续增大,另一方面支出不合理的问题成为整个社会发展的重大难题。可以看到,现在政府的行政支出占到财政收入的20%,是日本的10倍、美国的2倍。而政府在民生支出方面则明显落后,2009年全国财政收入约6.85万亿元,医疗、教育、社保就业三项支出占比仅14.9%。相比之下,在美国,这一比例为61%。从这个角度来看,政府部门成为了我国经济增长的最直接受益者。
因此,随着财税体制改革的压力不断上升,政府部门也就自然而然开始不断寻找新的财政来源,以缓解财政增收的压力。从这个角度来看,也就不难理解当前积极推进资源税改革的用意了。
围绕资源税改革,实质上就是国家、企业和个人各方利益的博弈过程。就政府而言,资源税改革就是能够快速地增加一笔可观的财政收入,所以积极推动。但是作为企业,尤其是国有垄断企业可能就利用其垄断优势变相地抵制这种政策,而对于群体最为庞大的公众,由于力量分散,缺乏利益代言人,他们很容易在利益博弈中居下风,成为利益受损者。
在目前财税体制改革难以切实推进的环境下,不可避免地要导致资源的使用成本提高,而在资源行业高度垄断的形势下,这种成本上升就是直接传导给下游企业和毫无议价能力的普通消费者。而从我国今年上半年的经济形势来看,由于积极实施了对通胀预期的管理,物价基本处于一个温和的增长状态。但是我们可以看到,随着农产品以及房租等与普通民众生活息息相关的商品和服务价格轮番上涨,已造成居民的生活水平下降,如此,资源税改革不可避免地会提高居民生活的成本。因此,如何实现通过资源税改革,既节约资源,又能保证消费物价的稳定,对于政府来说是一个需要认真考虑的问题。
依笔者之见,在当前全球经济复苏前景依旧复杂的形势下,政府部门尤其是地方政府加快推进资源税改革,透露出当前我国的财政收支问题不容乐观的现实,特别是一些地方财政出现了巨大的压力。
从近年来的财政收入数据来看,超常规的增长形势明显。数据显示,2002到2007年,我国GDP年均增长10.6%,而财政收入年均增长21.09%。最困难的2009年中国财政收入达到68477亿元,增长11.7%。而最新的财政部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累计,全国财政收入43349.79亿元,同比增长27.6%。其中,中央本级收入22770.38亿元,增长28.6%;地方本级收入20579.41亿元,增长26.5%。
按照此前的增长预期,全年财政收入将可能超过8万亿,成为全球第二财政收入大国。但是另一方面,中国的财政支出同样庞大。从近年的情况来看,自1998年实施积极财政政策以来,1999年到2003的财政赤字分别占GDP的2.7%、2.5%、2.4%、2.6%、2.4%。在2005年改为稳健财政政策之后,赤字有所下降,2005到2008年财政赤字分别占GDP的1.6%、1.3%、0.8%、0.6%。从赤字规模上看,在此次金融危机前基本上都较小,但绝对规模迅速地增长,2008年赤字1800亿,2009年达到9500亿,今年赤字预算达到10500亿。
对比财政收支的数据,不难看出,当前的财政收支压力非常巨大。而最大的问题还在于,在我国目前的分税制财政体制下,地方政府的隐性债务给我国的经济发展带来巨大压力。根据今年国家审计署发布的报告显示,地方政府性债务总体规模较大,特别是2009年的地方债务增长迅速。在审计18个省、16个市和36个县本级的2.79万亿元政府性债务中,2009年以前形成的债务余额为1.75万亿元,当年新增1.04万亿元。其中经济欠发达的中西部地区债务偿还能力相当有限。
一方面财政收支的压力在持续增大,另一方面支出不合理的问题成为整个社会发展的重大难题。可以看到,现在政府的行政支出占到财政收入的20%,是日本的10倍、美国的2倍。而政府在民生支出方面则明显落后,2009年全国财政收入约6.85万亿元,医疗、教育、社保就业三项支出占比仅14.9%。相比之下,在美国,这一比例为61%。从这个角度来看,政府部门成为了我国经济增长的最直接受益者。
因此,随着财税体制改革的压力不断上升,政府部门也就自然而然开始不断寻找新的财政来源,以缓解财政增收的压力。从这个角度来看,也就不难理解当前积极推进资源税改革的用意了。
围绕资源税改革,实质上就是国家、企业和个人各方利益的博弈过程。就政府而言,资源税改革就是能够快速地增加一笔可观的财政收入,所以积极推动。但是作为企业,尤其是国有垄断企业可能就利用其垄断优势变相地抵制这种政策,而对于群体最为庞大的公众,由于力量分散,缺乏利益代言人,他们很容易在利益博弈中居下风,成为利益受损者。
在目前财税体制改革难以切实推进的环境下,不可避免地要导致资源的使用成本提高,而在资源行业高度垄断的形势下,这种成本上升就是直接传导给下游企业和毫无议价能力的普通消费者。而从我国今年上半年的经济形势来看,由于积极实施了对通胀预期的管理,物价基本处于一个温和的增长状态。但是我们可以看到,随着农产品以及房租等与普通民众生活息息相关的商品和服务价格轮番上涨,已造成居民的生活水平下降,如此,资源税改革不可避免地会提高居民生活的成本。因此,如何实现通过资源税改革,既节约资源,又能保证消费物价的稳定,对于政府来说是一个需要认真考虑的问题。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