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媒:当欧洲更自信时,中欧才能重燃爱火

2008-02-12 12:52 151

德国总理默克尔、法国总统萨科齐、英国首相布朗,一位接着一位到访中国。这样的情形显示出欧盟极其重视这位“亚洲巨人”。然而,欧盟一度热情的拥抱很快在双方就贸易、汇率和对非洲政策展开激辩后渐渐“变味”。

   《耶鲁全球在线》杂志2月1日文章,原题:欧洲看东方

    德国总理默克尔、法国总统萨科齐、英国首相布朗,一位接着一位到访中国。这样的情形显示出欧盟极其重视这位“亚洲巨人”。然而,欧盟一度热情的拥抱很快在双方就贸易、汇率和对非洲政策展开激辩后渐渐“变味”。

    欧盟对中国的态度转变在去年11
月在京举行的中欧峰会上显露无疑。中欧双方就欧盟对华贸易逆差、调整货币政策等问题展开艰难对话。欧盟代表团要求中国政府调整货币政策,减少贸易和投资壁垒。

    欧盟向中国传达的信息很简单——既然已经从美国和欧洲享受了开放市场带来的好处,现在该是中国在国际贸易中公平竞争的时候了。欧洲对中国的贸易措施抱怨很多。像美国那样,欧盟政策制定者们认为欧盟对华贸易逆差不应持续。欧盟要求中国加强知识产权保护的相关法律,严格出口货物的质量,在世界贸易组织的框架下履行义务。

    这些问题为中欧关系投下了阴影。双方的艰难磋商反映出欧洲更加关注在错综复杂、竞争日益激烈的全球环境下的生存问题。欧洲民意调查指出,民众对全球化可能使欧洲就业机会流失、进而危及工资收入心存恐惧。他们将中国视为这样的竞争对手。欧盟领导人也向本国公民灌输反对全球化的理念。萨科齐就曾要求欧盟在处理与中国、美国关系上捍卫欧盟经济利益,消除全球化带给本国公民的消极影响。

    同样,在反全球化的浪潮中,不能再对中国手软。如果中国方面不立即行动缩小巨额贸易差,欧洲将采取更多贸易保护措施。

    欧盟计划与一些国家在健康和安全领域上加强合作。萨科齐敦促欧盟对从二氧化碳高排放国进口的廉价物品实施惩罚。

    虽然包括萨科齐、布朗和默克尔在内的欧盟领导人不像他们前任那样“迷恋”中国,但他们深知要在“批评中国贸易和货币政策”与“努力从中国手中获取利润丰厚的订单”两者间小心翼翼走钢丝。

    因此,中国相信欧洲对华那种“变味”的态度将会转变,虽然这种转变需要长时间的等待。欧洲政策制定者认识到任何欧盟对中国贸易和投资的压制都将减缓欧洲经济增长。

    欧盟处理对华关系面临的种种挑战需要认真研究。政府需要寻求正当竞争和政策调整;需要在高价值、高科技领域拓展优势,加强创新能力,帮助工人接受再训练。等到欧洲能更自信地在日趋激烈的全球化竞争中生存之时,中欧方能重燃爱火。

0
发表评论
同步到贸金圈表情
最新评论

线上课程推荐

火热 45节精品课,全景解读供应链金融科技风控与数据风控的深度剖析

  • 精品
  • 上架时间:2020.08.29 17:33
  • 共 45 课时

火热 融资租赁42节精品课,获客、风控、资金从入门到精通

  • 精品
  • 上架时间:2020.10.11 10:35
  • 共 42 课时
相关新闻
7日热点新闻
热点栏目
贸金说图
专家投稿
贸金招聘
贸金微博
贸金书店

福费廷二级市场

贸金投融 (投融资信息平台)

活动

研习社

消息

我的

贸金书城

贸金公众号

贸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