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四清:"走出去"面临前所未有机遇
2010-03-10 00:011072
“中国外贸发展到哪里,中国银行就要开设到哪里。”
“中国外贸发展到哪里,中国银行就要开设到哪里。”在四大专业银行诞生之初,中国银行的“专业”是外汇外贸业务。如今,“外贸”已经发展成为多种模式的“走出去”。作为综合性银行,中国银行一如既往地把支持中国企业“走出去”作为业务发展战略的重点。
“百年不遇”的金融危机还没有过去,中国企业“走出去”面临着百年不遇的机遇和挑战,这些机遇和挑战同样摆在中资银行面前。中国银行副行长陈四清日前接受CBN采访时表示:“金融危机发生后,中国企业‘走出去’的步伐明显加快,对全球金融服务的需求不断提高,呈现出多元化、复杂化、综合化的特点,银行提供单一产品或简单服务已远远不能满足‘走出去’企业的需求。”
每一次危机,都是一次历史的刷新。中国银行携手中资“走出去” 企业一道,“走”进新时代。
银企联袂“走出去”
CBN:在改革开放后成立(或恢复成立)的银行中,中行是最早开展外汇业务的,也是最早支持中国企业走出去的。随着中国企业“走出去”的蓬勃发展,中行如何建立适应走出去的金融战略?
陈四清:近年来,中国企业“走出去”步伐不断加快,企业直接投资、产品出口、承包工程等均呈现持续增长的局面。面对新形势,中国银行有针对性地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支持企业“走出去”:
第一,确立服务“走出去”企业的公司金融战略,实行全球客户经理制,为“走出去”企业提供全球统一授信。截至 2009年10月末,中国银行通过全球统一授信产品提供的融资合同金额已达123亿美元,贷款余额达99亿美元,实现了对“走出去”企业的全球范围融资支持。同时,中国银行成立了亚太、欧非和美洲三大海外银团贷款中心,充分利用分布在29个国家和地区的800多家分支机构和全球1500多家国外代理行形成的服务网络,为“走出去”企业提供贴身金融服务。
第二,开发包括贸易融资、出口买方信贷、海外并购贷款、财务顾问、海外现金管理等在内的一系列新产品,全面满足“走出去”企业的金融需求。截至2009年10月末,累计叙做外币贸易融资672亿美元、外币保函159亿美元,市场份额居国内商业银行首位。在国务院批准的国家大型成套设备出口融资保险专项中,中国银行承担的项目金额居国内商业银行首位。在大型劳务承包融资方面,与12家大型电力、路桥承包建设企业集团开展合作,签约金额近16亿美元。
第三,建立并完善总分行联动、海内外联动以及商业银行与投资银行、保险等多业联动的多层次联动服务体系。“走出去”企业客户的金融需求无论是在境内还是在境外,无论是在总行还是在分行,无论是商业银行领域还是投资银行领域,中国银行都可以在第一时间提供最有效的一揽子服务。
CBN:在支持企业“走出去”过程中有哪些收获?
陈四清:首先,中国银行的客户基础不断扩大。截至2009年10月底,全国进出口贸易类企业约24万家。其中,中国银行客户约13万家,占比为54%;全国对外工程承包和劳务输出型企业约3000 家。其中,中国银行客户约1500家,占比为50%。
其次,中国银行的品牌知名度不断提高。今年以来,在中海油服收购挪威Awilco、五矿收购澳大利亚OZ Minerals等项目中,都能够看到中国银行的身影。在前不久举行的“2009年度中国CFO最信赖的银行评选”中,中国银行荣获“最佳国际业务奖”和 “最佳贸易融资奖”。
第三,中国银行的业务基础不断夯实。在服务“走出去”企业的过程中,从总行到分行、从国内到海外、从商业银行业务到多元化业务,各个岗位的专业人才队伍都进一步充实,很多人在其领域成为领军人物。这支专业人才队伍的形成,将为中国银行持续发展打下坚实基础。同时,在服务企业“走出去”的过程中,中国银行自身也在加快“走出去”,全球网络机构进一步完善,服务能力进一步增强。
总体看,中国银行在服务企业“走出去”的过程中,不仅为企业开拓海外市场提供了有力的金融支持,同时也有效带动了银行业务发展,实现了银企双赢。
“全球客户经理一站式”服务
CBN:2007年以来的全球金融危机对全球经济格局产生了重大影响,中国企业走出去也面临新形势。在这轮危机中,国内银行业在支持企业“走出去”方面有哪些改变?中行相应做出了哪些应对措施?
陈四清:金融危机爆发以来,中国企业“走出去”出现了一些新动态,大型企业尤其是资源类企业海外直接投资显著增加,兼并重组步伐加快。面对新形势,国内银行业在继续加大对“走出去”企业信贷支持力度的同时,积极为企业提供财务顾问、跨境现金管理、供应链融资等创新产品和服务。
作为国内国际化程度最高、多元化平台最全的商业银行,为更好地服务“走出去”企业,中国银行在发挥传统优势的同时,注意加强创新,不断提升服务能力。
一是整合创新产品。加大全球统一授信、银团贷款、保函、贸易融资、保理、福费廷等传统优势产品的拓展,完善服务流程,提升市场反应速度。加快推出出口买方信贷、项目融资、跨境现金管理、财务顾问、外汇理财、供应链融资等新产品,完善相关制度和资源支持,满足客户多样化需求。
二是优化服务模式。大力推广以“全球客户经理”为核心、以“产品经理”和“海外区域经理”为辅助的“走出去”企业服务模式,统一安排全球各种机构和资源,提升服务能力。充分发挥商业银行、投资银行、直接投资、保险等多业并举的优势,为 “走出去”企业提供一揽子金融服务。
三是改革管理机制。彻底改变过去“以部门为中心”、“以产品为中心”的运作模式,真正建立“以客户为中心”的作业流程,为“走出去”企业提供“一站式”金融服务。在此架构下,各职能部门、各海内外机构相互配合,以满足客户需求为第一要务,工作效率大幅提高。
完善中进步,进步中发展
CBN:中国已经成为国际贸易第一大国,对外直接投资也在高速发展,中国企业正在以更快的速度、更新的方式走出去,我国银行业在这方面的服务是否能够跟上企业走出去的步伐?
陈四清:我们清醒地认识到,包括中行在内的国内银行业在服务“走出去”企业方面还存在诸多问题和不足。
一是产品创新能力需要进一步加强,特别是在为企业进行产品组合设计和结构性安排,提供综合性、全流程金融服务方案方面更是当务之急。
二是海外项目风险评估和风险管理比较复杂,国内银行业所具备经验相对较少,需要增加资源投入,提高风险评估技术和管理水平。
三是专业人才,特别是既熟悉金融业务又通晓国外法律、税务、监管的复合型人才仍然相对缺乏,不能满足新形势的需要。
CBN:今后还需要在哪些方面有所改进?
陈四清:针对这些弱项,银行业需要有针对性的改进。中国银行拟持续采取如下措施,进一步做大做强“走出去”业务:
一是加大产品创新力度。针对企业需求研发新产品,增强综合服务能力,特别是在跨境现金管理、供应链融资、财务顾问和外汇理财等方面加大创新,加强产品组合管理与运用,增强服务能力。
二是加大对“走出去”业务统筹管理力度。深入落实全球客户经理制,推进海外业务集约化管理。在总行和部分重点分行设立专职岗位,在海外适当增设机构,优化布局,扩大业务覆盖面,提升服务能力。
三是加强风险管理能力建设,提高风险管理水平。深入开展国别风险研究,增加风险缓释手段。逐步健全“走出去”业务风险评估和防范体系,对出口信贷、境外并购、海外项目融资等业务采取创新的信贷审批标准与方法,改进管理流程。
四是加强与国内外金融同业的沟通与合作。学习借鉴国内外同业先进经验,加强业务合作,实现商业性金融产品与政策性金融资源、国内市场与国际市场的有机结合,取长补短,合作共赢。
五是大力培训专门人才。通过内招外聘、加强培训、业务轮岗、派驻海外等多种形式,培养选拔一批熟悉企业需求和海外市场的专门人才,充实到业务一线,从事客户营销、产品开发和风险管理工作,提高专业服务技能。
“百年不遇”的金融危机还没有过去,中国企业“走出去”面临着百年不遇的机遇和挑战,这些机遇和挑战同样摆在中资银行面前。中国银行副行长陈四清日前接受CBN采访时表示:“金融危机发生后,中国企业‘走出去’的步伐明显加快,对全球金融服务的需求不断提高,呈现出多元化、复杂化、综合化的特点,银行提供单一产品或简单服务已远远不能满足‘走出去’企业的需求。”
每一次危机,都是一次历史的刷新。中国银行携手中资“走出去” 企业一道,“走”进新时代。
银企联袂“走出去”
CBN:在改革开放后成立(或恢复成立)的银行中,中行是最早开展外汇业务的,也是最早支持中国企业走出去的。随着中国企业“走出去”的蓬勃发展,中行如何建立适应走出去的金融战略?
陈四清:近年来,中国企业“走出去”步伐不断加快,企业直接投资、产品出口、承包工程等均呈现持续增长的局面。面对新形势,中国银行有针对性地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支持企业“走出去”:
第一,确立服务“走出去”企业的公司金融战略,实行全球客户经理制,为“走出去”企业提供全球统一授信。截至 2009年10月末,中国银行通过全球统一授信产品提供的融资合同金额已达123亿美元,贷款余额达99亿美元,实现了对“走出去”企业的全球范围融资支持。同时,中国银行成立了亚太、欧非和美洲三大海外银团贷款中心,充分利用分布在29个国家和地区的800多家分支机构和全球1500多家国外代理行形成的服务网络,为“走出去”企业提供贴身金融服务。
第二,开发包括贸易融资、出口买方信贷、海外并购贷款、财务顾问、海外现金管理等在内的一系列新产品,全面满足“走出去”企业的金融需求。截至2009年10月末,累计叙做外币贸易融资672亿美元、外币保函159亿美元,市场份额居国内商业银行首位。在国务院批准的国家大型成套设备出口融资保险专项中,中国银行承担的项目金额居国内商业银行首位。在大型劳务承包融资方面,与12家大型电力、路桥承包建设企业集团开展合作,签约金额近16亿美元。
第三,建立并完善总分行联动、海内外联动以及商业银行与投资银行、保险等多业联动的多层次联动服务体系。“走出去”企业客户的金融需求无论是在境内还是在境外,无论是在总行还是在分行,无论是商业银行领域还是投资银行领域,中国银行都可以在第一时间提供最有效的一揽子服务。
CBN:在支持企业“走出去”过程中有哪些收获?
陈四清:首先,中国银行的客户基础不断扩大。截至2009年10月底,全国进出口贸易类企业约24万家。其中,中国银行客户约13万家,占比为54%;全国对外工程承包和劳务输出型企业约3000 家。其中,中国银行客户约1500家,占比为50%。
其次,中国银行的品牌知名度不断提高。今年以来,在中海油服收购挪威Awilco、五矿收购澳大利亚OZ Minerals等项目中,都能够看到中国银行的身影。在前不久举行的“2009年度中国CFO最信赖的银行评选”中,中国银行荣获“最佳国际业务奖”和 “最佳贸易融资奖”。
第三,中国银行的业务基础不断夯实。在服务“走出去”企业的过程中,从总行到分行、从国内到海外、从商业银行业务到多元化业务,各个岗位的专业人才队伍都进一步充实,很多人在其领域成为领军人物。这支专业人才队伍的形成,将为中国银行持续发展打下坚实基础。同时,在服务企业“走出去”的过程中,中国银行自身也在加快“走出去”,全球网络机构进一步完善,服务能力进一步增强。
总体看,中国银行在服务企业“走出去”的过程中,不仅为企业开拓海外市场提供了有力的金融支持,同时也有效带动了银行业务发展,实现了银企双赢。
“全球客户经理一站式”服务
CBN:2007年以来的全球金融危机对全球经济格局产生了重大影响,中国企业走出去也面临新形势。在这轮危机中,国内银行业在支持企业“走出去”方面有哪些改变?中行相应做出了哪些应对措施?
陈四清:金融危机爆发以来,中国企业“走出去”出现了一些新动态,大型企业尤其是资源类企业海外直接投资显著增加,兼并重组步伐加快。面对新形势,国内银行业在继续加大对“走出去”企业信贷支持力度的同时,积极为企业提供财务顾问、跨境现金管理、供应链融资等创新产品和服务。
作为国内国际化程度最高、多元化平台最全的商业银行,为更好地服务“走出去”企业,中国银行在发挥传统优势的同时,注意加强创新,不断提升服务能力。
一是整合创新产品。加大全球统一授信、银团贷款、保函、贸易融资、保理、福费廷等传统优势产品的拓展,完善服务流程,提升市场反应速度。加快推出出口买方信贷、项目融资、跨境现金管理、财务顾问、外汇理财、供应链融资等新产品,完善相关制度和资源支持,满足客户多样化需求。
二是优化服务模式。大力推广以“全球客户经理”为核心、以“产品经理”和“海外区域经理”为辅助的“走出去”企业服务模式,统一安排全球各种机构和资源,提升服务能力。充分发挥商业银行、投资银行、直接投资、保险等多业并举的优势,为 “走出去”企业提供一揽子金融服务。
三是改革管理机制。彻底改变过去“以部门为中心”、“以产品为中心”的运作模式,真正建立“以客户为中心”的作业流程,为“走出去”企业提供“一站式”金融服务。在此架构下,各职能部门、各海内外机构相互配合,以满足客户需求为第一要务,工作效率大幅提高。
完善中进步,进步中发展
CBN:中国已经成为国际贸易第一大国,对外直接投资也在高速发展,中国企业正在以更快的速度、更新的方式走出去,我国银行业在这方面的服务是否能够跟上企业走出去的步伐?
陈四清:我们清醒地认识到,包括中行在内的国内银行业在服务“走出去”企业方面还存在诸多问题和不足。
一是产品创新能力需要进一步加强,特别是在为企业进行产品组合设计和结构性安排,提供综合性、全流程金融服务方案方面更是当务之急。
二是海外项目风险评估和风险管理比较复杂,国内银行业所具备经验相对较少,需要增加资源投入,提高风险评估技术和管理水平。
三是专业人才,特别是既熟悉金融业务又通晓国外法律、税务、监管的复合型人才仍然相对缺乏,不能满足新形势的需要。
CBN:今后还需要在哪些方面有所改进?
陈四清:针对这些弱项,银行业需要有针对性的改进。中国银行拟持续采取如下措施,进一步做大做强“走出去”业务:
一是加大产品创新力度。针对企业需求研发新产品,增强综合服务能力,特别是在跨境现金管理、供应链融资、财务顾问和外汇理财等方面加大创新,加强产品组合管理与运用,增强服务能力。
二是加大对“走出去”业务统筹管理力度。深入落实全球客户经理制,推进海外业务集约化管理。在总行和部分重点分行设立专职岗位,在海外适当增设机构,优化布局,扩大业务覆盖面,提升服务能力。
三是加强风险管理能力建设,提高风险管理水平。深入开展国别风险研究,增加风险缓释手段。逐步健全“走出去”业务风险评估和防范体系,对出口信贷、境外并购、海外项目融资等业务采取创新的信贷审批标准与方法,改进管理流程。
四是加强与国内外金融同业的沟通与合作。学习借鉴国内外同业先进经验,加强业务合作,实现商业性金融产品与政策性金融资源、国内市场与国际市场的有机结合,取长补短,合作共赢。
五是大力培训专门人才。通过内招外聘、加强培训、业务轮岗、派驻海外等多种形式,培养选拔一批熟悉企业需求和海外市场的专门人才,充实到业务一线,从事客户营销、产品开发和风险管理工作,提高专业服务技能。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