营造良好环境 促进中小企业发展
作为推动国民经济发展、构造市场经济主体、促进社会稳定的基础力量,中小企业在我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日益增强。但其发展中仍然面临诸多政 策瓶颈与现实困境。今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进一步促进中
在全国“两会”上,本报记者采访了多位全国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他们纷纷建言献策,从融资环 境、服务体系、政策支持等方面对促进中小企业发展提出了一系列有益建议。
质押融资杯水车薪 代表建议加强政策引导
本报记者 霍鑫报道
依靠四项专利技术,天津炜杰科技公司从大连银行天津分行获得了一笔2000万元的专利权质押贷款,其中中间担保环节被取消,并获得天津市知识产 权局30万元的贴息资助。贷款额度如此之高的“纯”质押贷款给了科技企业更多的信心,也在金融系统产生了良好的示范效果。
2009年9月,天津市知识产权局与天津市银监局等部门共同出台了《天津市专利权质押贷款实施指导意见》,要求该市商业银行在风险可控的前提下 积极稳妥开展专利权质押贷款业务,规范了专利权质押贷款业务操作细节,在国内率先推出授信免责条款。炜杰科技的成功融资就得益于该政策的出台。为破解科技 型中小企业融资难题开辟了一条新路。
在今年全国“两会”上,全国人大代表、天津市知识产权局局长何志敏提出了《关于加强知识产权质押融资的若干建议》。
发展速度较快 但仍未满足需求
何志敏认为,质押融资是解决科技型中小企业融资难题的重要途径之一。近几年,知识产权质押融资发展很快,在国家知识产权局登记的专利权质押合同 数量增长迅速:2007年为85件,2008年为88件,2009年达到171件。2007-2009年,专利权质押金额总计达到160亿元,北京、上 海、浙江、江苏等地也形成了一些比较成熟的做法和经验。
然而,从总体上看,质押贷款业务开展还很有限,在贷款融资总量中的比重仍然较低,对于我国亟待资金支持的大量科技型中小企业来说仍然是杯水车 薪。
“以专利权、商标权等自主知识产权作为融资手段,推动科技型中小企业快速发展是国外通行的做法,效果明显。随着我国知识产权环境的改善,知识产 权质押融资作为新兴的融资模式正逐步获得银行、担保等金融机构的认可,正在成为拓宽科技型中小企业融资渠道的重要手段,对于解决科技型中小企业资金瓶颈, 推动科技型中小企业快速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何志敏说。
强中介服务 规范质押物评估
何志敏认为,制约知识产权质押融资工作的瓶颈,主要是知识产权价值评估难。知识产权价值的评估是堪比哥德巴赫猜想的世界性的难题,我国质押物评估、处置等市场环节尤为薄弱,不能支持知识产权质押信贷业务规模化发展。由于知识产权评估、交易中介发展缓慢,机构数量少,专业能力不足,使得专利、商标等知识产权价值评估和处置难度大,知识产权质押信贷市场的中间环节和退出环节薄弱,不能支持银行大规模开展知识产权质押信贷业务。
对此,他建议进一步加快知识产权质押融资中介服务发展。引入和发展风险投资基金收购知识产权,增强知识产权的变现能力;鼓励有条件的评估、交易等中介机构做大做强,扶持中小评估、交易等中介快速发展;逐步建立全国统一的知识产权交易市场,完善交易机制。
创新信贷产品 降低贷款成本
银行等金融机构在开展知识产权质押信贷业务时过于谨慎,使得贷款成本高,受惠面窄,也是影响知识产权质押融资业务开展的原因。银行对中小企业的评分标准大多依赖于有形资产,加上知识产权质押不具有一般动产质押所具备的占有、留置的特性,使得银行在实务操作上建立的仍然是相当严格的层层审批、责任到人、零坏账准备的风险流程控制体系,增加了贷款成本。
何志敏希望,银行能适当放宽知识产权质押信贷业务的授信标准,针对知识产权质押信贷业务的特点,合理设计知识产权质押信贷品种,简化贷款流程,结合中小企业金融服务“六项机制”,建立专门的操作规程和风险管理制度,为科技型中小企业发展提供资金支持。
建立引导资金 放大质押融资作用
何志敏还建议,应进一步加强知识产权质押融资的政策支持力度。他在调研中发现,在推动知识产权质押融资工作发展较快的北京、上海、广东等地均有贷款贴息、风险补偿、担保基金等政策措施,其他没有政策支持的省市知识产权质押融资则相对滞后,许多成功经验和做法得不到推广。此外,专利、商标等知识产权质押登记程序仍然采用1995年《担保法》出台后的配套政策办理,已经不适应当前经济快速发展的形势。
他呼吁,应尽快建立知识产权质押融资引导资金,采用贷款贴息来降低企业贷款成本,采取风险担保基金来放大银行授信额度,使贷款的受惠面更大,鼓励和引导银行、企业开展知识产权质押融资;知识产权管理部门也要根据当前知识产权质押融资的发展趋势,修改和完善知识产权质押登记管理方式。
加强引导 为中小企业创造良好融资环境
本报记者 李辉报道
“企业贷款难、银行难贷款、融资成本较高、融资效率低下是困扰中小企业融资的老大难问题。”今年全国“两会”期间,如何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再度成为政协委员们重点讨论的话题。
应加大政策支持力度
“中小企业的健康发展,对我国经济结构调整意义重大。” 全国政协常委、湖北省工商联主席赵晓勇表示,中小企业已成为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但融资难、管理水平不高、自主创新能力不强仍然是制约中小企业发展的三大难题。
虽然我国商业银行特别是股份制商业银行近年来做了一些有益的尝试和积极的探索,但中小企业融资仍然受到诸多政策、环境、股东回报和服务手段等方面的制约,中小企业尤其是小微企业贷款难题依然突出。
全国政协委员、中国民生银行董事长董文标表示,与国有企业相比,民营企业的经营环境、融资环境相对较差,因为4万亿元投资计划支持的都是大项目,大项目都在国有企业手里,民营企业少有机会。他建议政府出台相应的支持政策,比如对民营中小企业进行税收优惠等。
在全国政协委员、招商银行行长马蔚华看来,政府应进一步加大对银行开展中小企业融资的支持力度,通过建立信用体系、财政贴息、出台专门办法等,鼓励银行发展中小企业融资业务,降低银行发展中小企业融资业务的风险,创造良好的中小企业融资外部环境。
赵晓勇建议:首先,支持商业银行建立专营机构面向中小企业融资服务,中央政府对服务中小企业融资的信贷业务实行税收减免、风险补偿等优惠政策,激励中小企业信贷服务行为。除了银行要加大对中小企业的信贷支持力度外,中小企业也应该建立信贷绩效考核办法,从直接经营效益和间接经济效益两方面综合评价其经营业绩。其次,建立中小企业审贷咨询和审贷决策双重机制,助力化解信贷风险。最后,还要多措并举,提升中小企业融资担保能力。大力支持中小企业技术创新、经营创新、管理创新,建立先进制造技术推广中心,指导中小企业采用先进制造技术;进一步加大政府投入支持中小企业发展的力度。
重启场外证券交易市场
“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不能只依靠金融机构,政府应引导市场向小企业贷款。”董文标表示,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的途径有很多,比如直接融资、间接融资中的民间借贷等。
谈及中小企业融资难的解决途径,全国政协委员、中央财政大学教授贺强表示,要想有效地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就必须大力发展场外证券交易市场,重启在亚洲金融风暴期间关闭的场外证券交易市场。而初期,要建立统一市场,发展成熟后可在场外市场再发展多层次市场。
在贺强看来,导致中小企业融资难的关键在于融资模式的单一,其资金来源主要是商业银行贷款。“交易所场内的中小企业板和创业板容量有限,门槛较高,大量中小企业是不可能通过这些途径上市融资的。”贺强表示,可以通过大力发展交易所场内的中小企业板和创业板直接向中小企业融通资金,这不仅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的问题,也可在一定程度上避免中小企业获得银行贷款后,为了应付短期的还本付息压力而出现的短期行为。
贺强表示,场外交易市场可以遍布全国,容量很大,门槛较低,场外交易市场可以大量地容纳中小企业发行上市,可有效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题。贺强表示,不仅如此,场外交易市场的建立将极大地促进风险投资和私募股权投资的发展,拓宽中小企业在资本市场的融资渠道。
后危机时代更要为中小企业打气加油
本报记者 史秋实报道
针对中小企业面临诸多发展瓶颈的问题,许多参加全国政协十一届三次会议的政协委员纷纷建议,后危机时代政府应加大对中小企业的支持力度。
中小企业需要信心
我国中小企业的经济总量占全国60%左右,就业人数占全国80%左右,在我国经济运行中占据非常重要的地位。然而无需讳言的是,目前中小企业发展也面临种种制度、金融、创新支持上的壁垒,遇到种种显性与隐性的困境。
“我创办的企业是中小企业, 所以我想替中小企业多说点话,让国家在考虑问题时多替中小企业着想。”全国政协委员、天津市商会副会长、永正制衣天津有限公司董事长王永正建议,政府应从政策、税收、大环境等方面对中小企业加大支持,让中小企业恢复信心,中小企业才会把资金都用在企业发展上。
务求政策落到实处
王永正和几位银行行长恰好在同一个政协小组里开会,他与银行行长们展开了一场有关中小企业融资难的讨论。
王永正问:“国家要求银行多支持一下中小企业,你们为什么不能多支持一点?”
这些银行行长纷纷表示了无奈。他们向王永正解释,假如给大企业发放100亿元贷款,银行利润非常稳定,风险基本是零;假如给中小企业放贷,这个企业发放10万元,另外一个企业发放20万元,银行什么时候能够达到100亿元?就算发放到100亿元,其劳动强度、成本和风险都是非常大的,有些甚至是银行无法承受的。“银行也是企业,这样做对银行来说很难实现。”
王永正表示,国家出台了很多有利于中小企业发展的政策,如果能够有更多落实政策的平台和渠道,将更有利于中小企业的成长。
推动中小企业可持续发展
一位政协委员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政府在扶持大企业、大集团发展方面有较多优惠政策,而对中小企业的发展还不够重视,尽管近年来政策环境有所改善,但中小企业在土地使用、办照、纳税、工商检查、银行贷款,甚至法院判案等方面仍会受到不公平待遇。”
全国政协委员、浙江省政协副主席徐冠巨认为,我国中小企业发展面临资源不充分、信息不对称、市场不确定、风险难承担等问题,开展创新活动比大企业面临更多制约。尤其是国际金融危机进一步加剧了这些困难,中小企业靠一己之力很难完成转型升级,迫切需要寻求有利的社会环境和良好的外部支撑。
全国政协常委、全国政协经济委员会副主任厉以宁建议,为小企业、微型企业量身定做金融服务体系,大力发展适应小企业特点的中小银行、微小金融机构。此外,厉以宁认为小企业、微型企业的税费负担仍然偏重。“这类企业本来盈利空间有限,如果不能在税费上予以减轻,就难以生存和发展。”
民建中央非常关注此类问题,此次全国政协会议的提案就是《关于中小企业后危机时代转型升级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对策建议》。民建中央建议,进一步完善中小企业的财政政策支持体系,制定相对稳定的中小企业融资支持政策,鼓励政府投资向扶持中小企业和启动民间投资倾斜,切实保障平等竞争等。
民建中央提案呼吁,只有加大促进中小企业发展的政策的落实,给中小企业营造一个宽松的发展环境,才能使中小企业真正受益。
全国工商联提案聚焦中小企业发展
本报记者 左永刚报道
“中小企业融资难、中小企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尚未有效建立、企业社保缴费负担过重……去年以来,我们围绕这些民营经济发展的突出问题开展了一系列调研。”一直关注中小企业发展的全国工商联在此次全国政协会议上提交了3项关于促进中小企业发展问题的团体提案。
这三项提案包括《关于尽快改变证券市场中小板“大多、中少、小无”不合理格局的提案》、《关于建立中小企业社会服务体系的提案》、《关于进一步推动小额贷款公司发展的提案》,主要围绕拓宽中小企业直接融资渠道、解决小企业信贷难题、完善中小企业社会化服务体系提出了意见和建议。
据全国工商联研究室主任陈永杰介绍,今年全国工商联的团体提案建议加速推进建立层次合理、分工明确的中小企业社会化服务体系。该提案建议以扩大就业为导向调整中小企业财税政策;以推动创业为导向建立健全中小企业融资服务体系;以鼓励创新为导向建立健全中小企业技术服务体系;以提升素质为导向建立健全中小企业教育培训体系;以利于科学规划指导为导向建立健全中小企业统计监测制度。
此外,提案还建议,国家应制定中小企业发展的长期规划。促进中小企业健康发展的各项政策法规应相互协调,形成合力。有关部门应通力合作,推动改进和完善中小企业划分和统计标准。“据我所知,中央即将提出建立中小企业社会服务体系的要求,并将推出相关政策,推动中小企业服务体系的建立。”全国工商联研究室主任陈永杰补充说。
全国工商联还在全国政协会议的书面发言《把解决企业融资问题的政策着力点放在小企业上》中建议将扶持政策向小企业倾斜。
2009年全国工商联针对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进行了专门调研。通过调研发现,我国中小企业融资难,主要难在小企业,应当改变对问题的认识角度与政策思路,将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问题改变为解决小企业融资问题,从小企业融资的供给与需求两个方面着手,改革相关制度,调整相关政策,明确解决目标。
近年来,金融部门为缓解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采取了一系列重要措施,中小企业的金融服务外部环境不断改善。2009年全年累计新增企业贷款5.7万亿元,其中大、中、小企业新增贷款占比分别是40.9%、34.3%和24.8%。陈永杰指出,从总体看,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仍没有得到根本解决,特别是大多数小企业仍然得不到贷款。
为此,全国工商联提出了将中小企业融资问题调整为小企业融资政策问题、采取强有力政策措施推动金融机构主动开展小企业信贷服务、建立相关制度尽快改善小企业信用评价环境条件、明确解决小型、微型企业融资难问题的中长期目标等方面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