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盟战略:人民币区域化
2010-03-02 21:161277
金融海啸渐渐退潮,2010年的第一天,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宣告成立。
金融海啸渐渐退潮,2010年的第一天,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宣告成立。这个涵盖了19亿人口、贸易额近4.5万亿美元的经济体,几乎是由清一色的发展中国家所组成,其蕴含的资源和市场发展的潜力也是难以估量。世界上其他经济体注视着它,眼神意味深长。
1999年,时任中国国务院总理的朱镕基在第三次中国—东盟领导人会议上提出了一个具有划时代意义的构想:建立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十年间,中国与东盟十国不断将合作关系向深层次推进,从 2004-2007年,双方先后完成了《货物贸易协议》、《服务贸易协议》和《投资协议》的签署,为中国—东盟自贸区搭建起完整的框架。
根据中国和东盟的各项协议:2010年,中国对东盟最早六国之间93%的产品关税将降为零;对四个新成员国也将在2015年实行零关税;双方的60多个服务部门相互作出了高于世界贸易组织水平的市场开放承诺。
2009年10月,中国—东盟金融合作与发展领袖论坛通过了《中国—东盟金融合作与发展领袖论坛共同宣言》(以下简称《共同宣言》)。《共同宣言》为中国—东盟自贸区的金融体系定下了三大目标:维护区域金融稳定、加强区域内货币合作、促进区域内资本合作。
事实上,在遭到1997年的东南亚金融风暴横扫之后,东盟国家就开始多方面寻求解决区域金融稳定问题的途径。 2000年,10+3(东盟+中日韩)财长会议上,各方一致通过了关于建立货币互换协议网络的《清迈协议》。相关国家分别向“共同外汇储备基金”投入一定金额的外汇储备资金,当某个国家面临外汇资金短缺困难时,其他国家可以帮助其缓解危机。2009年2月,为了共同抵御国际金融危机的强大冲击,“10+3”特别财长会议决定将共同储备基金增至1200亿美元。
今天,中国与东盟的金融合作还是以《清迈协议》为主轴。可现实中,中国与东盟各国之间的金融体制差异十分悬殊,东盟各国对美元依然过度依赖,要建立区域金融市场谈何容易。再者,比起防范风险,货币合作的问题显然敏感得多。
本文发表于博锐管理在线|www.boraid.com|52
2009年,中国与东盟的贸易额达到了2311.2亿美元,如果以人民币结算的话,将超过一万亿元。这个数字所代表的巨大市场,让金融机构很难不心动。专家认为,中国—东盟的金融合作将离不开人民币区域化。在推动贸易和经济一体化进程中,开展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推动人民币逐步成为这一区域的结算货币,对于中国与东盟金融合作具有重要意义。
2009年7月,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试点正式启动,国内银行已在东盟的多个国家进行了人民币结算。
在中国—东盟金融合作与发展领袖论坛上,中国人民银行副行长苏宁表示,中国将稳步推进扩大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试点,目前已经与越南、老挝央行签署了双边结算合作协议,使地区性的金融合作机制建设迈出了实质性步伐。例如在货币互换方面,截止到2008年底,中国与泰国、菲律宾、马来西亚、印尼等国签署了总额达230多亿美元的互换协议。
然而事实表明,人民币结算试点的推进并非畅行无阻。在结算试点推行了一段时间后,中行方面有负责人表示,不论是企业在对业务的了解,还是交易对手对美元结算习惯的改变,都需要一个过程。
2009年一度甚嚣尘上的“人民币国际化”的说法如今已经鲜少被提及,取而代之的是“人民币跨境结算”,这一个微妙的改变,折射出中国正在努力地调整着自己的位置与姿态,以一个负责任大国的面貌出现在国际贸易合作的舞台上。
1999年,时任中国国务院总理的朱镕基在第三次中国—东盟领导人会议上提出了一个具有划时代意义的构想:建立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十年间,中国与东盟十国不断将合作关系向深层次推进,从 2004-2007年,双方先后完成了《货物贸易协议》、《服务贸易协议》和《投资协议》的签署,为中国—东盟自贸区搭建起完整的框架。
根据中国和东盟的各项协议:2010年,中国对东盟最早六国之间93%的产品关税将降为零;对四个新成员国也将在2015年实行零关税;双方的60多个服务部门相互作出了高于世界贸易组织水平的市场开放承诺。
2009年10月,中国—东盟金融合作与发展领袖论坛通过了《中国—东盟金融合作与发展领袖论坛共同宣言》(以下简称《共同宣言》)。《共同宣言》为中国—东盟自贸区的金融体系定下了三大目标:维护区域金融稳定、加强区域内货币合作、促进区域内资本合作。
事实上,在遭到1997年的东南亚金融风暴横扫之后,东盟国家就开始多方面寻求解决区域金融稳定问题的途径。 2000年,10+3(东盟+中日韩)财长会议上,各方一致通过了关于建立货币互换协议网络的《清迈协议》。相关国家分别向“共同外汇储备基金”投入一定金额的外汇储备资金,当某个国家面临外汇资金短缺困难时,其他国家可以帮助其缓解危机。2009年2月,为了共同抵御国际金融危机的强大冲击,“10+3”特别财长会议决定将共同储备基金增至1200亿美元。
今天,中国与东盟的金融合作还是以《清迈协议》为主轴。可现实中,中国与东盟各国之间的金融体制差异十分悬殊,东盟各国对美元依然过度依赖,要建立区域金融市场谈何容易。再者,比起防范风险,货币合作的问题显然敏感得多。
本文发表于博锐管理在线|www.boraid.com|52
2009年,中国与东盟的贸易额达到了2311.2亿美元,如果以人民币结算的话,将超过一万亿元。这个数字所代表的巨大市场,让金融机构很难不心动。专家认为,中国—东盟的金融合作将离不开人民币区域化。在推动贸易和经济一体化进程中,开展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推动人民币逐步成为这一区域的结算货币,对于中国与东盟金融合作具有重要意义。
2009年7月,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试点正式启动,国内银行已在东盟的多个国家进行了人民币结算。
在中国—东盟金融合作与发展领袖论坛上,中国人民银行副行长苏宁表示,中国将稳步推进扩大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试点,目前已经与越南、老挝央行签署了双边结算合作协议,使地区性的金融合作机制建设迈出了实质性步伐。例如在货币互换方面,截止到2008年底,中国与泰国、菲律宾、马来西亚、印尼等国签署了总额达230多亿美元的互换协议。
然而事实表明,人民币结算试点的推进并非畅行无阻。在结算试点推行了一段时间后,中行方面有负责人表示,不论是企业在对业务的了解,还是交易对手对美元结算习惯的改变,都需要一个过程。
2009年一度甚嚣尘上的“人民币国际化”的说法如今已经鲜少被提及,取而代之的是“人民币跨境结算”,这一个微妙的改变,折射出中国正在努力地调整着自己的位置与姿态,以一个负责任大国的面貌出现在国际贸易合作的舞台上。
0
标签:自由贸易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