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行开始按日上报信贷量 实体经济银根收紧
“从上周开始,监管部门为准确掌握信贷走势,要求商业银行按日上报信贷数据。”1月25日,一家商业银行内部人士透露。
“现在不光是大行,全中国的银行,包括农信社都在出票,但敢于接盘的很少。”1月25日,某股份制银行资金业务负责人对本报记者笑称。
此言不虚。在过去的三周,银行间票据市场完成了“多翻空”的风格转换。三天之间,票据贴现利率(6个月)就完成了从2.46%到4.20%的飙升。
卖出票据贴现资产,是银行压降信贷规模的惯常做法。有消息称,截至1月19日,银行业全部新增人民币贷款达到1.45万亿,距离去年同期水平(1.62万亿),仅一步之遥。这促使监管部门对超速的信贷列车踩下刹车,要求各银行压减新增信贷。
“从上周开始,监管部门为准确掌握信贷走势,要求商业银行按日上报信贷数据。”1月25日,一家商业银行内部人士透露。
虽然1月初信贷猛增触及宏观调控部门的敏感神经。但在此背景下,实体经济中依然出现银根收紧的迹象。
本报记者调查发现,年初以来,局部地区的信贷已呈现三紧:小企业贷款“紧”,出现续贷困难;项目贷款“紧”,如房地产开发贷款出现提款困难;商业银行信贷管理从紧。
“宏观调控部门现在需要关注的核心问题是,新增贷款是否真正流向实体经济。”1月25日,多位银行中层人士认为,简单的总量控制并不能解决问题,还需要调整结构。
“出表”游戏后遗症
谈到年初万亿新增贷款的形成原因,多位银行人士均指出,受信贷规模控制,2009年第四季度各家银行积压了大量的信贷需求,导致年初信贷出现井喷。
其中,个人住房贷款就是一例,工行、招行等银行的一些分行人士称,1月份上半月的新增贷款主要为个人房贷。对公信贷方面,年初以来,一家地方银行近40亿元的新增贷款,主要为去年末储备的项目。
与项目储备、个贷积压等因素不同的是,部分商业银行的信贷增量主要由票据融资构成。东部一家中小银行的数据显示,截至1月20日,该行新增贷款中80%为票据贴现,其中通过转贴现买入的超过一半。
1月18日,央行相关会议也提示,票据融资抢占规模的现象重新抬头。
但截至1月15日的新增贷款数据,依然让人看不明白。原因在于,一些股份制银行的信贷增量甚至超越了大型银行。有消息称,光大银行新增贷款近1000亿元,中信银行新增800亿元、华夏银行也超过500亿元;而大型银行中的建行仅为600多亿元,交行不足300亿元。
部分股份制银行异于平常的表现,原因何在?投向又是什么?
“因为放贷的过程复杂,必须有尽职调查,而只有标准化产品可以越过这一环节。比如原来存在于表外的,转移到表内,再就是抢规模,主要为票据贴现。”某股份制银行投行业务人士称。这意味着表外资产“进表”和票据融资均有短期内做大信贷规模的功能。
值得注意的是,上述信贷猛增的银行名单中,不乏资本充足率逼近“红线”(10%)者。如中信证券此前预测,华夏银行2010年或将有50亿元的资本缺口。为使(2009)年末的资本充足率达标,可以采取先将信贷资产“出表”,年初再予以回购。“不排除有银行提前做了类似的安排。”一位大行人士称,
此前,信贷“出表”的方式有多种,一是银行发售理财产品,购买自身的信贷资产;二是通过即期买断、远期回购的“双买断”方式,达到压降信贷规模,规避监管的目的。但在去年底,监管部门出台新规,规定银行发售理财产品,不得购买本行的信贷资产;同时禁止非真实的资产转让,违规的“双买断”业务被叫停。
春节前夕本来是理财产品发售的好时机,但监管部门的新规,令原本希望借助理财产品,压降信贷规模的商业银行感到压力。存量贷款不能及时“出表”,加上此前“双买断”的贷款又面临到期回购,由此导致新增贷款规模急剧膨胀。
刹车令下“出票”潮
信贷超速引来监管部门的“板子”,在压缩信贷规模的严令下,市场迅速变脸。
“1月初为买入票据,做大信贷规模;中下旬以来,又以卖出为主,压缩规模。其中,中小银行更为活跃。”1月25日,前述股份制银行资金业务负责人告诉记者。
一家长期跟踪贴现利率的非官方票据网站的报价显示,1月18日,长三角地区六个月期限的票据直贴利率为2.05‰(月息,下同),19日上升为2.15‰,20日再度上升至2.30‰;21日飙升至3.50‰。
近期直贴利率的跳升非常突然。但从时点上看,这与多家银行内部发出限贷令是同步的。据本报记者掌握,四大行中就有两家已发出限贷指令。
与此相伴的是,为压降信贷规模,多家银行加入卖出票据的阵营。自1月11日开始,银行间票据市场的转贴卖出报价,超过买入报价。1月15日至21日,转贴卖出报价金额共计1129亿,占总报价的81%;股份制商业银行转贴报价最活跃,报价金额709亿,占总报价的51%。
不仅如此,“近期四大行基本上也在出票”。1月25日,一家中小银行票据交易人员告诉记者。
转贴现利率也在近期出现飙升。
“中国票据”网的统计显示,1月18日,转贴买入报价的加权平均利率为2.3623%,而1月22日竟达到3.6181%。
1月25日,转贴买入报价略有下降,至3.4944%;但卖出报价继续走高,达到2.6628%,这从侧面验证了接盘者依然不多。不过,当天买入报价笔数超过卖出报价,不排除有银行考虑买入票据,导致信贷“月末冲高”的可能。
“月底前,票据贴现还要上涨。因为越到后面,银行的(贷款规模)压力越大。”上述资金业务负责人直言,而且这次是贴现利率脱离资金价格,单独走高。
一场影子的狂舞?
与调控政策赛跑,是部分银行的眼下的心态。
类似一幕曾发生在2009年一季度,当年2月份,一些大型银行的分支机构纷纷提前完成全年信贷计划,目的正是赶在货币政策转向前抢占规模。
银行内部的考核制度也驱动着分支机构尽早放贷。“早放贷,不仅全年的利润好看,而且一季度挂钩费用比例最高,所以,分支行都憋着到年初投放贷款。”一家大型上市银行内部人士说。
但在1月份信贷整体猛增的格局下,一些银行人士却无法体会“适度宽松”的感觉。
以苏中某城市为例,“年初至今一共才发放20多笔贷款”。1月22日,江苏省银行系统一位人士说。
这位银行系统人士1月上旬曾走访当地多家银行,发现信贷有“从紧”的苗头。比如,小企业在还贷之后,出现续贷困难。其中,当地一家大行自1月6日起,上收辖内机构的信贷审批权限,导致小企业续贷困难。
同时,部分信贷投向收紧,比如房地产业贷款,不仅当地大行基本没有投放,连2009年获得授信的开发商,今年初的提款申请也遭拒绝。
再就是银行贷款管理收紧。其中,监管部门已开始启动针对《固定资产贷款管理暂行办法》落实情况的检查,“各行在管理上从严要求,企业也感觉很紧”。
“目前,最为关键的问题,也是宏观调控部门要做的,是确保信贷资金进入实体经济。简单的控总量,不能解决问题,还需要调整结构。”一家股份制银行中层表示。
上海银监局局长阎庆民也在1月22日举行的2010年全局工作会议上表示,在沪银行业机构的信贷投放要坚持“有保有控”,要严格控制对“两高一剩”行业的贷款,着力加大对七大战略性新兴产业、节能减排和生态环保项目等重点领域的金融支持。
阎庆民还要求各小型银行业金融机构一律不得承接大中型银行压缩、退出的不符合产业政策、环保政策、项目审核要求和“两高一剩”类贷款。
“但在实践中,银行会遇到矛盾,一些贡献了税收和就业的中小企业,往往也属于产能过剩行业,我们也感到为难。”某上市银行杭州分行的一位人士认为。
也有商业银行人士建议,可以考虑将中小企业贷款进行单独考核,不进入整体的信贷规模,不受总量控制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