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流园区成赤峰经济发展新引擎
近年来,赤峰市委、市政府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增长、做大经济总量为首要任务,不断调整经济结构,转变发展方式,推进可持续发展;不断解放思想,开拓创新,加快新型工业化、农牧业产业化、城镇化进程,推进协调发展。近日,本报记者走进赤峰,深入企事业单位、农村社区等生产建设一线,详细调查采访,切身感受了赤峰市各族人民团结一心、顽强拼搏、锐意进取的精神风貌和谋发展、求发展的强烈愿望,赤峰市委、市政府抢抓新机遇、应对新挑战、促进大发展的信心与决心。本报从今天起,将连续4天刊发赤峰市发展现代物流业、推进设施
举全市之力,做大做强赤峰市三大物流园区,赤峰市经济的腾飞能否插上隐形的翅膀?
国家卫生城市、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地处蒙冀辽三省区交汇处的内蒙古赤峰市,以460万的总人口数位居内蒙古第一,赤峰市委、市政府结合当地实际,认真落实科学发展观,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前所未有的成绩,全市生产总值连续6年保持20%左右的增长,农牧业、工业和服务业快速发展,城乡面貌根本改善,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
多年来,赤峰志在打造辐射周边地区的农畜产品生产加工基地、东北华北地区重要的能源基地,但是,赤峰市又不得不面对第三产业发展“短板”的现实。
但现在这种情况正在发生改变,这在很大程度上得益于当地红山、松山和喀喇沁旗和美工贸三大物流园区的建设。
三大物流园区横空出世
有着悠久历史和厚重文化积淀的赤峰市,依托丰富的土地和矿产资源优势,在赤峰市政府的带领下,早已成为内蒙古蒙东地区经济发展的领航员。近年来,赤峰市紧紧抓住新型工业化、城镇化和消费结构升级的历史机遇,通过改造提升传统服务业,赤峰市经济发展的后劲明显增强。
然而,这一切并没有成为当地政府和老百姓炫耀的资本,他们发现,与其咫尺相邻的辽宁、河北等地的经济发展令他们望尘莫及。被抛在身后的赤峰并不急于在速度上追赶对手,冷静下来的赤峰人从自身找原因。倔强而又坚韧的赤峰人深知“磨刀不误砍柴工”的道理。
时间转眼进入2006年,就是在这一年,赤峰市吹响了进军的号角,选择发展物流园区作为第一场攻坚战。
“一方面通过调查研究、制定规划、行政推动、市场化运作、服务管理等手段和措施,为三大园区高起点、高标准、规范化建设奠定了坚实基础;另一方面市里统一协调、各旗县区具体实施配合,实现了政府、企业、个人共同推动园区建设的大好局面。” 回想起6年前,物流园区建设之初的情况,赤峰市副市长吴平仍感慨万千。
吴平副市长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说,为了使物流产业真正成为赤峰市经济社会发展的新动力,他无数次亲自带队到河北省石家庄、承德市,辽宁省辽阳市等地实地考察,回来后深入一线,对赤峰市的工农业生产、市场需求等几乎所有细节进行深入分析,做市场调研,经过近一个半月的集中突击,赤峰市决策者对赤峰市乃至区域内的物流产业发展方向做到了心中有数,准确定位。
充分详实的研究分析,为日后赤峰市打造华北、东北、蒙东接合部的物流枢纽中心和集散地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考虑到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和中心城区物流产业发展现状以及物流园区建设等实际情况,赤峰市下决心,在中心城区打造占地面积7500亩、计划总投资50亿元的红山物流园区和规划占地2平方公里,重点发展农用机械、生产资料等专业功能区的松山物流产业园区,同时,在与赤峰市中心城区相毗邻的赤峰市喀喇沁旗打造总占地4800亩的和美工贸园区。
三大物流园区彰显独特战略价值
2009年12月中旬,内蒙古自治区党委书记胡春华视察赤峰市期间,深入部分投入运营的红山物流园区,在谈及赤峰市经济发展时表示,赤峰市要充分发挥区位优势,加快发展现代物流业,更好地发挥物流业服务城乡生产生活、提高商贸流通、带动创业就业的重要作用。
记者从赤峰市政府部门了解到,为了打造内蒙古东部百万人口区域性中心城市,与赤峰市发展远景相衔接,与城市建设目标相结合,政府倾力打造三大物流园区,就是为了提升物流产业现代化水平,提高流通效率和企业竞争力,并加快第三产业发展,进而实现赤峰市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优化资源配置,更好地发挥区位优势和资源优势,提升经济整体运行的质量和效益,推动地区经济发展。
目前,三大物流园区正在紧张建设中,其中,位于赤峰市中心城区正北端、起步建设最早的红山物流园区,自2006年6月份启动建设以来,现已累计投资30亿元,完成5100亩的建设面积。
“我们现在实现‘七通一平一监控’的面积已有3800亩,128家企业进入园区,其中73家已经投入运营。”红山物流园区管委会副主任孙剑告诉记者,到2009年底,园区初步建成物流配送区、仓储区、汽贸区、建材交易区和矿业资源转运区等功能区,并实现55亿元的交易额,实现税收1.2亿元。
物流园区的贡献还不仅如此,仅在红山物流园区,就已经安置1万多人就业,更大的普惠是,到2011年,园区全部建成后,年货物吞吐量可达500万吨,仓储量120万吨,年交易额100亿元,利税3亿元。
在孙剑看来,园区建成后,蒙东各盟市的商户、东北三省、河北省的商家都可以在这里做交易,进行商贸往来,这里将成为辐射蒙冀辽的现代化综合性物流园区。
同样为赤峰市经济发展起到带动作用的和美工贸园区正在全面建设中,记者来到位于喀喇沁旗牛家营子镇仓窖物流园区时,看到该项目的一期工程建设工地上堆满了建筑材料,而率先引进的家具经销企业红星美凯龙在园区内的家居广场地上一层建设已经完成,正等待开春动工建设。
“园区在建设过程中,需要大量的工人搞基建,为当地百姓提供了充足的就业机会,而目前已经建成的建材市场在开售时就供不应求。同时,政府部门在园区建设过程中给予大力支持和配合,是项目招商和建设顺利进行的保障。”和美工贸园区管委会副主任张国锋说,园区二期工程还规划了建设文化产业园区和轻工装备制造、食品加工等新兴的工业园区,“和美工贸园区的建设呈现出了强劲的发展势态,正在朝着喀喇沁旗新的经济增长极的目标迈进。”
与上述两大物流园区相比,依托便利的交通条件和充足资金的松山物流园区的基建和招商等工作正在如火如荼地进行中,记者来到该园区时,发现已有十余家商户入驻,赤峰华普农业装备有限公司总经理唐占会告诉记者,以前赤峰市的农资市场过于分散,造成农民购买的成本上升,并且质量和服务无法得到有效保障。现在,农民可以在松山园区采用“一站式”购买所有农用物资,既方便又有保证。据了解,该园区在2008年开工建设后,主要进驻的是农用物资、小商品城和煤炭物流的流通与销售企业,其中,在农机方面,建成后年营业额将达到15亿元,吸纳2000多人就业,将成为蒙东地区甚至是东北地区最大的农机销售地。
赤峰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加速器
三大物流园区的建设速度和发展前景无疑更加增强了赤峰市所有人的信心。记者对这三家物流园区采访和了解项目进展情况时注意到,赤峰市委、市政府为了将物流产业做成区域性强势产业可谓绞尽脑汁。
一份赤峰市政府印发的赤峰市人民政府关于赤峰市物流产业园区建设的若干意见显示,到2010年底,力争使中心城区物流产业园区的建设资金投入达到200亿元,实现年交易额80亿元,安排2万人就业。并使之成为一个区域性的物流中心,成为内蒙古自治区规模较大、功能较全、档次较高的物流产业园区。
当然,对于正处于起步阶段的赤峰市物流产业来说,仅仅有畅想是远远不够的,为此,有关部门在大量前期工作的基础上,严格对园区进行功能分区和相关配套设施建设,并严禁搞重复建设和招商过程中的不正当竞争行为。
制度上的保障还要有合理的发展规划,赤峰市政府要求园区规划要与城市总体规划相衔接,在物流产业项目上充分考虑到要为工业园区发展和全市工业的产销所需提供专业的物流服务……发展第三方物流、依托锦州港口和蒙古国及俄罗斯建设国际集装箱多式联运中心,打造“北上出境,南下出海”的物流通道。
在赤峰,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和城市规模的不断扩大,现代服务业迎来了真正的春天。作为第三产业的主力军,赤峰市物流产业的发展前景不可限量,正如胡春华书记在物流产业园区视察时所说的那样,“赤峰市的第三产业发展势头非常好,特别是以物流为代表的现代服务业走在了内蒙古自治区同行业的前列。”
不难发现,物流业这个助推赤峰市第三产业发展的强大引擎,已经为赤峰市的后续发展提供了充足动力。具有良好资源优势、区位优势、交通优势、人才优势的赤峰市,已经具备了加快发展的条件和基础,赤峰市要做的只有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按照已经确定好的发展思路,脚踏实地地走下去,一个科学发展、跨越发展的新赤峰一定能早日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