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币理财产品零收益排行中外资行均上榜
随着2009年股市的单边上扬,银行理财市场又重新活跃起来,全年募集规模达到5万亿元以上。不过,不少投资者也发现,尽管市场红火,自己持有的银行理财产品还是存在到期无法实现预期收益的风险,不少运行期在两年左右的产品最终以零收益甚至是负收益收场。
随着2009年股市的单边上扬,银行理财市场又重新活跃起来,全年募集规模达到5万亿元以上。不过,不少投资者也发现,尽管市场红火,自己持有的银行理财产品还是存在到期无法实现预期收益的风险,不少运行期在两年左右的产品最终以零收益甚至是负收益收场。
根据普益财富披露的数据计算,从2009年6月底至今,共有105款到期未能实现预期收益,其中绝对多数为2007年下半年、2008年初发行的结构性产品。
中外资行均上榜
根据普益财富披露的数据,从2009年7月至今,一共有2523款产品到期,其中到期未实现预期收益的有105款,未实现收益比例为4.2%。而经记者查询,在有具体名称的产品信息中,到期未实现收益的有29款,涉及中资银行16家,外资行则有13家。其中,中国银行、平安银行和中信银行出现次数最多,而外资行中,德意志银行、渣打银行和东亚银行均是“重灾区”,德意志银行的到期未实现预期收益产品数量达4款,成为众银行中最多的一家。
而从到期收益情况来看,大部分到期未实现收益的产品收益为零。而在亏损的产品中,平安银行的“盈丰0712—基金优选人民币理财计划”、“盈丰0708基金优选人民币理财计划”亏损最为严重,由于是非保本的产品设计,其到期收益分别亏损15.30%和15.09%。
结构性产品最惨
从到期未实现收益的产品类型来看,结构性产品占据了绝大多数,达到19款,其次则为证券投资型产品,信贷资产类的产品仅有一款。这也可以总结为,最终零或负收益的产品就主要集中于两大领域:一是直接投资证券投资基金的理财产品;二是链接某种基础资产(比如股票、商品及汇率等)的结构性理财产品。其设计方式上就决定,这两类产品有获得潜在高收益的可能,同时也面临巨额损失的风险。在这些产品中,绝大部分的投资期限都在1年至2.5年间,以两年左右的为主。也就是说,到期未实现收益的产品发行时间大多在2007年的下半年到2008年上半年,而这段时段正好也是上证综指抵达6124.04点的峰顶后,筑就M头掉头急泻的关键点。此后一年内,上证综指迅速跌到1664.93点。
不过,从数据上来看,由于大部分证券投资型产品属于非保本浮动收益型,所以出现亏损的可能性较大,几款亏损的产品均为此类。例如平安银行、中信银行的几款亏损产品即属于此类(详见附表)。而结构性产品则大多有保本等条款,基本都以零收益告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