降税进程推动贸易发展 自贸区优势尚待机制强化
2009年1月1日,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全面启动。在中国、东盟已签订的主要经贸协议中,2005年开始实施的中国-东盟《货物贸易协议》直接涉及关税壁垒撤除进程,是近年来双方实施时间最长、效果最为明显的经贸协议之一。
新华网广州1月5日电(记者詹奕嘉)2009年1月1日,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全面启动。在中国、东盟已签订的主要经贸协议中,2005年开始实施的中国-东盟《货物贸易协议》直接涉及关税壁垒撤除进程,是近年来双方实施时间最长、效果最为明显的经贸协议之一。
2008年,广东与东盟双边贸易额已经超过600亿美元,占中国与东盟贸易总额的1/4强,居国内各省区市首位。记者在广东调研发现,即便是在国际金融危机的不利影响下,中国与东盟都从自贸区协议的实施中获益匪浅,而中国-东盟自贸区的正式建成将进一步“创造”货物贸易量。
业内人士指出,为更好发挥中国-东盟自贸区的优势,政府有关部门应和东盟国家合作建立稳固有效的经贸机制,如建立信息互动服务平台、设立经贸代表办事处、多举办针对东盟货物的展会等。
--降税减低壁垒 货物贸易渐增
从2005年开始,中国-东盟《货物贸易协议》逐步落实,双方相互关税不断下降,减少了中国和东盟企业关税环节的支出,提高了双方优势产品的竞争力,降低了经营成本,从而促使双边货物贸易数量不断增长。
商务部国际司商务参赞、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贸易谈判委员会中方谈判代表张克宁透露,2005年至2009年,中国对东盟平均关税从9.9%降至2.4%,东盟各国对中国的平均关税从15.8%降至3.2%。
关税下降之后,广东对东盟出口贸易和进口贸易的额度都有较为明显的增长。广东省对外贸易经济合作厅提供的数据显示,自2005年中国与东盟国家启动降税进程以来,2005-2008年广东对东盟出口贸易增速分别为24.9%、26.7%、39.8%和20.3%;与此同时,广东从东盟进口增速分别为10.0%、16.4%、20.3%和7%。
国际金融危机虽对我国第一外贸大省广东贸易形势造成不利影响,但广东-东盟货物贸易的增长势头依然在持续。据广州海关统计,广东对东盟出口2009年前10月保持正增长,进口降幅也大大低于进口降幅水平。2009年1-10月,广东对东盟贸易额合计494.4亿美元,其中出口209.9亿美元,增长4.4%;进口284.5亿美元,下降12.1%,贸易逆差74.6亿美元。
作为广东-东盟贸易的主要商品,机电产品出口近期增势不弱。据广州海关统计,2009年1-10月,广东对东盟机电产品出口134.8亿美元,上升4.8%,占广东对东盟出口额的64.2%;高新技术产品(与机电产品有交叉)出口83.5亿美元,增长14.8%。
《货物贸易协议》的落实给东盟国家也带来很大好处。广东从东盟进口的货物量,特别是农产品与资源能源不断增长。据广州海关统计,2009年前10月,废金属、煤、水果和废塑料分别进口7.3亿美元、7.1亿美元、4亿美元和2.8亿美元,分别增长61.7%、3.7%、58.3%和77.7%。
张克宁说,2008年,中国自东盟进口受惠货物61亿美元,为企业优惠税款36亿元人民币。同时,中国企业申领了18.4万份中国-东盟自贸区优惠原产地证,向东盟出口受惠货物51亿美元。
--自贸区进一步拓宽货物贸易空间
2010年1月1日开始,东盟国家将对中国90%以上的产品实行零关税,东盟6个老成员国对中国平均关税降至0.6%,4个新成员国对中国平均关税降至5.6%。部分广东外贸部门官员、企业家及专家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中国-东盟自贸区建成后,关税与非关税壁垒的降低将进一步促进双方贸易增长,双方都将享受到自贸区带来的更多优惠,但并不是所有企业都已经意识到了这一商机。
自贸区建成后,中国的产品和服务能够以比WTO更为优惠的条件进入东盟市场,部分原先不可能的贸易被“创造”了出来。
广东省外经贸厅外贸发展处处长张鹏认为,当前东盟各国进口量最大的是电子、通讯设备等机电产品以及纺织服装等日用消费品,这两者广东出口均具有比较优势。“自贸区实现零关税以及贸易便利化,必将扩大广东与东盟机电产品、日用消费品和资源性产品的进出口规模。”
美的日用家电集团副总裁王振刚告诉记者,2008年,美的集团在东盟地区销售商品总额达约1亿3百万美元,2009年前9月仅小家电产品就已经出口8800万美元,2009年全年预计在东盟出口数额可以增长20%左右。
自贸区建成,同样有利于东盟国家优势产品扩大到中国的出口量。
广东省丝绸纺织集团经营管理部有关负责人表示,“随着2009年1月1日中国与东盟大约95%的进出口商品实行零关税,预计未来,集团对东盟进出口将在目前三亿多美元的基础上,有一个大的发展,尤其在进口贸易方面。”
暨南大学东南亚研究所副所长张振江告诉记者,中国-东盟自贸区可以看成一个区域性经济安排,具备多边对话机制,因此对贸易发展有一定保障作用。“一旦遇到大的贸易争端,政府会出来协调,这对双方经济往来会起一定的政治保证作用。”
从政府有关部门公布的统计数据看,一些企业仍未准备好到东盟国家开展经贸投资,“政热商冷”的问题不容忽视。
商务部国际司商务参赞张克宁透露,企业需申领优惠原产地证书方能享受自贸区优惠政策。但目前中方和东盟方面的企业申领的比例都不到20%。另据广东省佛山市检验检疫局统计,由于没有申请原产地证书,佛山88%出口东盟的货物未享受优惠税。
据暨南大学经济学院教授陈红蕾分析,由于中国-东盟自贸区正处于快速发展的过程中,不断有新的规则和制度产生。一些进出口企业由于缺乏专业外贸人才,对双方新签订的贸易协议不够敏感,对签证政策与规则不了解,所以没有及时享受到新规则带来的好处。
--自贸区优势尚需机制保障
业内人士分析,为了更好发挥中国-东盟自贸区优势,除针对企业加强相关政策宣传推广工作外,推进中国-东盟货物贸易发展还需加强多方面的经贸合作机制建设。
广东省对外贸易经济合作厅有关负责人表示,作为全国与东盟货物贸易额度最多的省份,广东将从以下几方面提升经贸合作机制的建设力度。
一是建立东盟-广东信息服务平台。以广东省外经贸厅政府网站及广东易发网作为平台,通过链接东盟相关国家政府网站,收集推出东盟经贸情况介绍和中国、广东相关的政策。广东省外经贸厅外贸发展处处长张鹏说,对外贸易经济合作厅正在链接中国-东盟自贸区秘书处网站,准备建立中国-东盟经贸合作电子网络交流平台,相关栏目和链接将于近日开通。
二是在新加坡设立广东驻东盟经贸代表处。“广东是外贸大省,但还不是外贸强省,有必要在全球重要目标市场建立自己的经贸代表处或办事机构。”广东省对外贸易经济合作厅副厅长朱泽南告诉记者,现在首选的对外办事机构就是在新加坡设立广东省人民政府驻东盟经贸代表处,代表处的相关工作内容已经初步拟定,工作方案也已形成初稿。
三是参加和组织开展针对东盟货物贸易的国内外展会。将东盟国家作为广东组织境外参展的重点市场,研究和挑选目前东盟国家知名的国际性展会,选择重点组团或动员鼓励广东企业参展,参与和支持我国境内举办和开展的针对东盟货物贸易的展会或相关商务活动,邀请或配合东盟国家政府或其他商务机构在广东开展商务活动,促进相互投资,带动贸易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