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元”雏形显现 国际金融格局谋变
随着东盟十国及中日韩(10+3)财长和央行行长以及香港金融管理局总裁正式签署清迈倡议多边化协议,备受关注的亚洲区域外汇储备库正式宣告成立,这也意味着亚洲构筑金融危机防护体系迈出了第一步。
随着东盟十国及中日韩(10+3)财长和央行行长以及香港金融管理局总裁正式签署清迈倡议多边化协议,备受关注的亚洲区域外汇储备库正式宣告成立,这也意味着亚洲构筑金融危机防护体系迈出了第一步。
根据协议,清迈倡议多边化总规模为1200亿美元,将通过货币互换交易向面临国际收支和短期流动性困难的清迈倡议多边化参与方提供资金支持。其核心目标是解决区域内国际收支和短期流动性困难,并对现有国际融资安排加以补充。
中国社科院金融所研究员刘煜辉指出,此货币互换机制是对原有清迈倡议的升级完善,也是亚洲首个金融合作制度化的机制。
从2000年开始提议,到目前亚洲外汇储备库正式建立,清迈协议完成了三大转变。即以双边货币互换为核心的清迈倡议,到推动清迈倡议多边化,再到建设区域外汇储备库。
世界能源金融研究院执行院长、中国金融研究院院长何世红认为,清迈倡议多边化的签定,可以减轻东亚国家对美元储备的依赖, 进一步降低了积累美元的风险。另外,从更长远来看,在清迈倡议多边化的基础上,东亚国家可以继续深化合作机制,互相保持汇率稳定,最终形成区域统一货币。
目前,世界形成了欧元区和美元区两个主要的货币区域,亚洲作为世界经济的重要一极,各国都积极通过强化金融协调与合作,提升一体化水平。
中国商务部分析指出,就世界经济区域发展而言,北美、欧盟已分别形成了一极,未来亚洲肯定也要形成一极,这一极有可能因清迈倡议多边化来推动整体亚洲经济发展,并对世界经济产生影响。
2006年,亚行区域经济整合部门提出亚洲货币单位概念,为“亚元”的诞生提供了初步构想。亚洲货币单位将包括中国、日本、韩国以及东盟10国等13个国家的货币,作为测试成员国货币总体稳定程度的指标。于此同时,在清迈倡议下,截至2008年底,10+3各国共签署了16份双边货币互换协议,总规模为840亿美元。
分析人士认为,清迈倡议多边化将进一步推动亚洲货币一体化进程,亚洲各国正在努力创立新兴的亚洲货币体系,以一体化货币的方式应对美元和欧元浮动。
然而,由于亚洲各国多样性的客观存在,制约着亚洲金融一体化的实现,区域金融货币合作也面临着诸多困难和挑战。目前,亚洲主要国家和地区货币合作的基础仍仍然薄弱,还不完全满足最优货币区的标准,而作为主要货币的人民币、日元等尚不能自由兑换,因此“亚元”的建立必将经历一个较为漫长的时间。
何世红表示,亚洲区域货币未来整合的趋势是单一货币,但这一演进的过程是逐步、渐进的,亚洲外汇储备库的建立,使得未来国际金融格局有了新构想,亚元的建立虽然困难重重,但亚洲区域货币合作的概念却在逐渐成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