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货公司并购热浪即将袭来
经过2008年极端行情洗礼的中国期货业在2009年继续快速成长,保证金及交易量均创出新高,同时行业制度建设得到实质性提升,如期货行业分类监管的新政策已开始实施。2009年将注定成为期货行业发展的分水岭。
经过2008年极端行情洗礼的中国期货业在2009年继续快速成长,保证金及交易量均创出新高,同时行业制度建设得到实质性提升,如期货行业分类监管的新政策已开始实施。2009年将注定成为期货行业发展的分水岭。
良好的发展前景既是机遇,也是挑战,更需要前瞻性的思考。那么,未来几年,期货公司又将会发生哪些显著变化?个人认为,期货公司之间的并购重组将是主导行业发展的重头戏,新一轮并购重组将不可避免。
分类监管 酝酿并购契机
目前中国股市投资者超过9000万,证券公司数量仅为123家;而期货市场客户数只有86万,却有165家期货公司!行业中最优秀的期货公司所占的市场份额也不高,“同质化”、“恶性竞争”明显。
回顾国内期货公司的重组整合之路,可以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是在商品期货发展时期,自发形成的重组整合。例如,由于风险事故等因素,三隆期货、齐鲁期货与泉鑫期货在齐鲁证券主导下“三合一”;又如,湖南泰阳期货与苏州中辰期货由于拥有共同的股东背景而合并重组为方正期货。
第二阶段是在金融期货推出前后,大量证券公司买壳,控股或参股期货公司,而传统实力强大的期货公司则通过整合增强实力。目前全国165家期货公司中,60多家已被证券公司控股或参股。不过,被并购的期货公司大都不是期货市场上的主力,并购的着眼点则主要在其壳资源上。
第三阶段是国内期货行业实施分类监管,创新业务即将推出,将促进期货行业自主性、大规模地重组整合。分类监管的评级将作为证监会今后批准期货公司开展新业务、新设营业网点等事项的审慎性条件,其中,领先的期货公司可以在全国开设网点,并有可能获得创新业务的机会,落后的期货公司就只能在其辖区内开设网点或不允许发展。分类监管的实施将使得那些仅在部分品种略有优势的期货公司面临市场份额逐渐减少,发展受到限制,行业地位快速下降的后果!
而2009年4月证监会主席尚福林在期货监管工作座谈会上特别强调:“实施期货公司分类监管,通过风险分类和差异化监管,扶优限劣,鼓励通过兼并重组等方式做优做强。”分类监管体现出的鼓励和限制并举的政策导向将为期货市场再次进行大规模并购重组提供巨大推动力。
未来,国内也最终会出现大型金融集团类期货公司,它们将通过并购、上市实现快速发展。
并购重组思路探讨
个人预计,未来期货公司的并购重组将会以分类监管的争先和保级为目标,以实力较强的A、B类和券商背景的期货公司为主导,通过并购重组那些面临较大整合压力的D和E类公司,实现优势互补,做优、做大、做强期货公司。
就期货公司数量而言,个人认为通过并购可将目前期货公司数量缩减三分之一,总数由165家减至120家左右。
目前全国165家期货公司中,60多家被证券公司控股或参股。新一轮期货公司并购最有可能发生在目前还未被证券公司控股或参股的110多家左右的期货公司之间,通过并购可将目前无券商背景的110多家期货公司减半到60家左右。
未来期货市场可能形成券商系期货公司与传统期货公司各60家左右的局面。
就并购的路径而言,个人认为可能出现以下四种情况。
路径1:A、B类期货公司吸收整合实力较弱的D、E类期货公司,或非A类公司之间进行合并重组,力争成为A类期货公司。
通过吸收合并,优质期货公司可快速获得网点资源和客户资源,完善区域布局,并通过管理经验移植,带动所并购公司的发展。
路径2:具有单一类别品种优势的期货公司强强联合,成为综合类期货公司。
国外成功的具有现货背景的期货公司均背靠大型企业集团,该集团在多个类别商品中占据优势。举例来说,在金属、农产品、能源等大类商品中占据单一类别品种优势的公司进行强强联合,将单一大类品种的优势扩大到多个大类品种,成为具有多类别品种优势的综合类期货公司。
路径3:优质期货公司通过主动参股或控股券商来获取金融背景。
股指期货推出后,目前在商品期货上占据优势并已经处于行业领先地位的期货公司将不可避免地遭遇到大型券商控股的期货公司的挑战。优质期货公司高管应有气魄和战略眼光,条件成熟时积极参股或控股中小券商,以获取金融背景,避免在金融期货发展时的被动。
路径4:存在控制权要求的优质期货公司也可变通寻求券商背景。
考虑到优质的期货公司股东不希望控制权旁落,而证券公司申请IB资格的条件之一为“全资拥有或者控股一家期货公司,或者与一家期货公司被同一机构控制”。针对“或者与一家期货公司被同一机构控制”,优质期货公司的股东可寻求控股或参股目标证券公司,进而实现旗下期货公司与券商的深度合作。
当然,在期货公司并购的大潮中,我们也不应只局限于国内期货公司之间的并购。虽然政策面仍有限制,期货公司也不能放弃寻求外资参股的努力。
(作者现就读复旦大学EMBA 2009秋(1)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