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中心更需金融安全
——专访摩根大通银行前高级副总裁张小庆
“从金融市场的角度说,金融安全意味着对信息(数据)和资金的来龙去脉要了如指掌。但当前中国金融市场中包括审计、投资评级、网络通讯和律师事务等基本被外资企业所垄断,这对中国的金融安全构成了巨大挑战。”昨日,在“2009年海外华人金融高管浦东行”的活动中,摩根大通银行前高级副总裁张小庆接受本报采访时表示,上海在建设国际金融中心过程中要有金融安全意识。
金融安全是指一个国家的金融体系能经受住来自国内外的冲击,安全地运行和发展,并在冲击过后迅速调整到新的安全状态。作为非传统安全的金融安全,一直是世界各国国家安全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
美国作为金融业高度发达的国家,虽然遭受了2008年金融危机前所未有的冲击,但通过一系列有效的救市措施,美国金融业“伤筋未动骨”,现正在缓慢地恢复中。
而在对外方面,美国也从未放松对金融安全的重视。张小庆介绍说,一方面,美国政府监管部门和金融企业之间的人员交换非常频繁。例如,美国前财长保尔森曾任高盛集团主席和首席执行官,而克林顿政府时期的财长罗伯特·鲁宾曾任花旗银行执行董事会主席和高盛集团主席。“华盛顿和华尔街保持着众所周知的默契。”
另一方面,美国虽号称实行自由经济的国家,政府也鼓励金融巨头们自由竞争,然而在华尔街经常可以发现,当一些问题一旦涉及到金融安全,这些金融巨头们会出奇地保持一致,维护美国国家利益。“虽没有直接证据这样的默契是有人组织的,但也不能排除这种可能性。”张小庆说。
不仅金融领域,其他领域也是如此。例如,美国是一个极其强调反垄断的国家,各行各业至少都有3个大公司竞争。但在上世纪90年代中期,美国政府却破天荒地牵头把麦道公司卖给了波音公司,这样波音就成为美国唯一的大客机制造商。美国政府这样不惜违反“反垄断法”,其目的就是防止麦道公司向中国输出技术。
张小庆认为,与美国等其他西方发达国家的成熟金融业相比,中国金融业还处于初级发展的阶段,因此更需要发展和完善中国本土的金融企业,包括自己的金融审计评级等企业。
由于中国的金融市场中审计、投资评级等领域基本被外资所垄断,中国许多行业的核心运行数据,外资公司都是十分清楚的。例如,今年“力拓门”中就暴露出中国钢铁行业的一些核心数据被外资企业所掌握,导致中国在铁矿石谈判中吃了亏。
在和平时期,这也许造成的是经济损失。但国际形势瞬息万变,中国周边也存在不安定因素。由于掌握中国经济运行数据的外资公司和外国政府之间有着错综复杂关系,一旦有事,中国如何保证自身金融安全将会变得非常困难。
因此,张小庆建议,在建设上海国际金融中心的过程中,应该鼓励中国企业尤其是本地企业在审计、投资评级、网络通讯和律师事务等领域不断发展壮大,使他们有和D&T、KPMG、穆迪等国际知名企业直接竞争的实力,这样中国的金融安全才能多一分保障。
本报记者 陆益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