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外高桥国际贸易示范区现雏形 建10贸易平台
担负着上海国际贸易中心建设破题重任,外高桥保税区国际贸易示范区已初具雏形。
担负着上海国际贸易中心建设破题重任,外高桥保税区国际贸易示范区已初具雏形。
早报记者从上海外高桥集团有限公司获悉,随着两大专业化贸易平台建成及海关事务服务中心的投用,外高桥保税区国际贸易示范区已形成了10个专业贸易平台。上海综合保税区管委会常务副主任戴海波昨天表示,国际贸易示范区产业聚集效应已现。
昨天成立的“上海外高桥保税区国际医疗器械展示交易中心”,也是国内首个采取特殊政策的医疗器械贸易平台。在这一平台中,企业可以不必缴纳保证金和繁琐通关手续,将国外的先进产品和技术进行展示,和国内企业进行无缝对接。同时,利用保税政策,并在通关和检测上的采取优惠政策,可以大大缩短产品进入国内的流程,促进贸易量的发展。
外高桥集团企业发展部副总经理曾暹豪告诉早报记者,目前平台已吸引了医疗器械行业内全球30强中的13家入驻,如强生、西门子、奥林巴斯、GE医疗器械等公司。这些巨头将通过该平台统一进行医疗器械的国际贸易、技术交流、展示推广等多项业务,可以完善上海医疗器械产品贸易和服务功能,在一定范围内替代出国考察,降低医疗设备采购成本,并推动出口产业结构升级。
而随着众多巨头的入驻,其产品几乎涵盖了绝大部分的医疗器械品种,其也或成为世界医疗器械产品的定价中心,获取定价权。
今年8月12日揭牌成立的外高桥国际贸易示范区,是“加快推进上海国际贸易中心建设、实现年内破题”的重大举措。记者了解到,目前大型专业化贸易平台已成为外高桥国际贸易示范区拓展贸易功能的重点。
保税区的汽车、钟表、医药分销、酒类交易等10大专业贸易平台已初步形成,部分商品进口总值占到上海较大比重,如:医药品占到上海市同类商品进口额的65.2%、钟表占47.8%、酒类占93.3%,医疗仪器占51.4%、化妆品占42.2%。戴海波表示,外高桥保税区的目标将是国际贸易基地和国际知名企业在亚洲的节点。外高桥国际贸易示范区的成功,将为三区(洋山保税港区、外高桥保税区及浦东机场综合保税区)联动发展提供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