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行再融资悬而未决 中小上市银行密集“补血”
与国有银行再融资的悬而未决相对照,中小上市银行的“补血”方案纷纷从“梦想照进现实”。
银行业转型应减少对资本市场融资依赖
与国有银行再融资的悬而未决相对照,中小上市银行的“补血”方案纷纷从“梦想照进现实”。
南京银行于12月19日发布公告称,该行将按照每10股配售不超过2.5股的比例向全体股东配售,募集资金净额不超过50亿元人民币。至此,今年下半年以来,共有7家中小上市银行完成融资或披露再融资方案,融资规模近1000亿元人民币。
满足监管 储备资本
满足监管方对资本充足率的要求,是银行纷纷再融资的主要动因。经过一轮超常规信贷投放,中国银行业资本充足率普遍下降。工商银行行长杨凯生曾表示,比较今年中期与今年年初银行间资本水平,大概下降了200个基点。但就工行而言,工行董事长姜建清认为,公司短期并无融资压力。
自下半年以来,监管部门拟提高银行资本充足率要求的消息不断传出。在监管部门辟谣“大型银行资本充足率提高至13%”之后不久,银监会副主席王兆星便撰文披露,银监会要求中小银行的最低资本充足率提高至10%,大型银行提高至11%。
中国社科院中国经济评价中心主任刘煜辉表示,明年新增信贷预计在7万亿~8万亿元,对资本的硬性需求摆在这里,银行需要为明年的业务做资本储备。
于是,下半年开始,中小上市银行再融资工作密集展开。
9月份,浦发银行(600000.SH)发布公告称,完成150亿元定向增发工作;一个月后,宁波银行(002142.SZ)发布了定向增发50亿元的再融资计划;而深发展(000001.SZ)的资金饥渴则有望通过向中国平安(601318.SH,02318.HK)定向增发得以缓解,如方案获得证监会批准,将为深发展筹集67亿~107亿元资本金;民生银行(600016.SH)于11月正式登陆港交所,发行H股募集资金达300多亿元。而招商银行(600036.SH,03968.HK)、兴业银行(601166.SH)和南京银行选择配股融资方式,拟分别筹集180亿~220亿元、180亿元和50亿元资金。
资本市场融资依赖仍在
光大证券分析师金麟指出,按照目前的监管要求,经过本轮再融资,除浦发银行与华夏银行仍有再融资需求外,其他中小银行眼前的资本不足问题基本解决。
招商银行更是在股东大会上表示,若此次按220亿元的上限完成融资,在“资产增幅不超过20%,加权风险资产不超过18%,一级资本大于8%,整体资本大于10%”的前提条件下,该行三年内应再无融资需求。
然而,中金公司研究报告预计,2010年银行股融资总额估计将在2300亿~2800亿元,其中股份制银行需融资800亿元。
由于融资金额巨大,每一次银行再融资都意味着股市的强烈震荡。中国银行业对资本市场的融资依赖似乎仍将继续。
“国内银行不断再融资与其盈利模式有关。”刘煜辉指出,中国银行业主要依靠存贷款利差盈利,表外业务和中间业务等消耗资本少的业务占比不高。“银行信贷和盈利能否扩张完全取决于资本。如果无法通过股权进行融资,依靠银行自身利润抵补资本金,整个经济就会呈现信贷收缩状态。”
中金公司另一份报告也指出,单纯依靠风险资产规模扩张带来的盈利增长需要持续的资本市场的融资支持,盈利持续增长的不确定性将日益增大。因此,提高资本运用效率,减少对资本市场的融资依赖将成为未来中国银行业转型的重点,而目前资本运用效率较高的银行亦将得到资本市场的认可,享受估值溢价。
刘煜辉强调,短期内改变银行盈利结构难以实现,应着力通过金融创新,实现更集约式的资本管理,提高资金使用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