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学者在宁提醒 "后危机"金融监管面临新挑战
江苏金融业发展高层论坛19日在南京财经大学举行,来自金融监管机构的官员、江苏各大银行及证券保险企业的“金融巨头”与相关专家学者汇聚一堂,围绕“后危机时期的江苏金融业发展”展开研讨。
江苏金融业发展高层论坛19日在南京财经大学举行,来自金融监管机构的官员、江苏各大银行及证券保险企业的“金融巨头”与相关专家学者汇聚一堂,围绕“后危机时期的江苏金融业发展”展开研讨。
防止温和通胀变恶性通胀
“一提到通货膨胀,人们往往谈虎色变,这种把通货膨胀‘妖魔化’的认识是不全面的,要辩证看待通货膨胀。”南京财经大学金融学院副院长闫海峰教授表示。
闫海峰解释道,货币金融学原理告诉我们,通货膨胀是很难等于零的,要么为负要么为正,零只是一个理论值。大多数情况下,在经济发展过程中,通货膨胀率是正数,比较温和的通货膨胀(物价上升比例在3%~6%之间)是可以接受的,甚至对经济增长、就业还是有好处的。因为存在一定程度的通货膨胀,社会富余资金就会选择投资来保值增值。有人甚至还提出,适度的通货膨胀是对过度储蓄的变相惩罚,起到了鼓励消费的作用,这种说法也有一定道理。
闫海峰同时强调,如果通货膨胀率超过一定幅度(比如15%),就会成为恶性通胀,这个时候问题就大了。不过,综合各方面数据看,短期内还不存在大的通货膨胀问题,“通胀恐慌”不必要。但我们要保持警惕,要通过政策微调严防通胀超过临界点额转化为恶性通胀。
单方面加息会加剧“热钱”流入
“虽然通胀预期正在形成,但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要继续保持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可以预见,短期内央行加息的可能性并不大,即使加息幅度也十分有限。”人行南京分行副行长刘兴亚分析说。
刘兴亚认为,从央行数据看,截至11月末,广义货币供应量(M2)余额为59.46万亿元,狭义货币供应量(M1)余额为21.25万亿元,M1和M2“剪刀差”继续扩大,说明越来越多的资金进入实体经济,经济景气回升趋势继续保持,而一旦加息,企业经营成本就会提高,购买能力就会降低,这对经济复苏不利。
闫海峰说,从世界范围看,虽然中国经济已经率先开始复苏,但其他主要经济体的经济指标并不理想,原油价格近期回档15%就是一个信号,说明国际金融危机还没有完全过去,世界经济复苏路途遥远。在这种情况下,世界主要经济体国家不大可能加息。
我国央行加息与否不能不看世界各国尤其是欧美国家的利率走向,因为如果中国单方面加息,加上本就十分强烈的人民币升值预期,很可能加剧“热钱”流入,通过“加息”、“升值”双重套利。
金融监管面临众多新课题
“随着金融领域对外开放的加快,‘后危机时期’的金融监管面临着一系列新挑战。美国金融危机所暴露出来的金融监管问题,值得反思和借鉴。”省银监局局长于学军道出了其作为政府官员的忧患意识。
南京财经大学金融研究中心主任卞志村教授举例说,按照市场原理,金融机构高管的薪酬不该是监管机构的监管内容,应由金融企业和市场来决定。但是,从国际金融危机中我们发现,金融高管有可能为了个人的高薪而做出风险比较大的非理性行为,使金融机构遭受损失,最后由投资者和存款者承担。因此,各国的金融监管当局都将其作为监管的内容之一。金融机构高管的薪酬如何监管,这是一个新课题,需要研究。
再比如,房地产是一个产业链很长的产业,其在满足就业、拉动经济发展上具有无可替代的作用。而作为资金密集型产业,房地产又离不开金融支持,如何加强这方面的监管,既能促进房地产业发展,又抑制价格泡沫,同样值得探讨研究。(李荣国 陈晓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