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0亿融资缺口考验银行资本监管红线
2010年,针对高速扩张的中国银行业,中国银监会的资本监管之手俨然更紧。
谁给银行钱?
2010年,针对高速扩张的中国银行业,中国银监会的资本监管之手俨然更紧。
12月16日晚间,银监会发布《商业银行资本充足率信息披露指引》,明确要求商业银行对核心资本总额、附属资本总额、资本充足率、核心资本充足率等重要信息应每季度披露。
有关未来银行股巨额再融资的预期由此再度升温。12月17日,沪指大跌76.14点,跌幅为2.34%;除华夏银行外,13只银行股集体下跌,整个板块跌幅达1.60%。
12月17日,中金公司研究报告预计,2010年银行股融资总额估计将在2300-2800亿,其中股份制银行需融资800亿元,国有大行预计实际融资规模在1500亿-2000亿元之间。
某股份制银行副行长向本报记者表示,2009年9.5万亿新增贷款消耗掉商业银行5000亿左右的资本,若明年再有8万亿贷款投放,将消耗银行约4000亿资本。
12月17日,知情人士透露,目前有监管部门倾向于上市银行通过股市再融资等方式解决资本缺口,但各监管机构之间尚未达成共识。
融资规模或超2000亿
上半年大量放贷严重消耗了银行的资本。三季报显示,招行、浦发、深发展和华夏银行核心资本充足率分别为6.61%、6.76%、5.2%和6.83%,均低于7%的监管要求。
12月11日,招商银行公布了自己的资本管理中期规划,此前招行已公布了220亿股的配股方案。此外,浦发银行定向增发150亿元,宁波银行定向增发44亿元,兴业银行180亿元配股,民生银行H股上市融资300多亿元。
中信银行近日也表示,考虑收购中信国金后,核心资本充足率下降近1 个百分点(仍达到9%左右),未来将考虑发行次级债补充附属资本。
中金公司认为,如果将其核心资本2010年末保持在8%,预计浦发、深发展和华夏还需融资大约320亿元;国泰君安则认为,浦发和华夏存在合计127亿元的核心资本缺口。
对于国有大行来说,补充资本计划虽无近忧,但有远虑。
从三季度末的数据看,中行资本充足率为11.63%,是唯一一家CAR 低于12%的上市大型银行,明年再融资的需求较强。广发证券预测,2010年中行和交行分别存在837亿、320亿的融资需求。
交银国际李珊珊预测,未来对核心资本的强调将是大势所趋。如果将工、建、中、交四家大行资本充足率提高至13%,需要补充资本高达2759亿元,假设其中80%用于补充核心资本,核心资本需求将高达2209亿元。
还有一个不可忽略的因素是明年光大银行、农业银行的巨额IPO。
光大证券预计,明年农业银行和光大银行在A股市场的融资规模分别为800亿元和200亿元。而交行相关负责人也表示,银行要想进行再融资,需要充分考虑自身的资本补充需要、与各监管机构的沟通协调,以及2010 年农行可能要IPO等三方面因素。
如何填平资本缺口?
2010年银行业潜在的庞大资本缺口和融资需求,到底由谁来填平?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金融研究所证券研究室主任范建军认为,银行业补充资本的方式不外乎股市融资、定向增发、发债和利润留存。
范建军介绍,正常年份,中国资本市场融资总额在5000亿-6000亿元左右,银行板块占比超过25%,银行股明年有1000亿元的融资额度,剩下的通过定向增发、发债、自有利润留存完全可以解决。
“在西方银行核心资本组成成分中,利润占到80%以上;外部融资方式占比在20%-30%左右;中国各个银行可以通过减少分红比例、利润转存资本的方式补充资本。”范建军分析。
不过,对于多数核心资本充足率较低的中小银行来说,发行次级债已是此路不通。10月份,银监会出台的资本监管新规已将全国性银行发行长期次级债务要求的核心资本充足率标准从原先的5%上调到7%。
交银李珊珊分析,目前满足次级债发行要求的银行越来越少,对于中小银行来说,次级债已经利用得相当充分,大行尚有一定空间;新规出台后,次级债购买主体大减,银行议价能力下降,发行成本加大,发行意愿下降。
股市再融资成为中国银行业补充资本缺口的主要路径。申银万国分析,考虑到受监管者及国际投资者偏好的限制,银行分红比例降低空间有限,再融资将成为补充资本的主要途径。
光大证券认为,2010年银行业需要通过股权融资解决的资本金缺口大约在2150亿元,其中已经公布的为557亿元,新增部分为1000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