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金融中心插上信息翅膀
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着眼于建立健全全球性的金融服务体系,通过高效的资源配置功能、发达的金融市场体系、完备的市场中介组织体系等,不断满足金融交易、中介服务等功能,为金融信息服务的发展带来了良好机遇。
国际金融中心对金融服务专业化和便捷化的需求增强,必然需要金融信息服务能力相应提升;
高效发达的金融信息服务是国际金融中心充分发挥资金集聚和辐射效应的重要保障;
金融信息服务的发展为国际金融中心提供强大的后台服务,有利于金融业的产业升级。
国际金融中心日益趋向无形化和知识化,越来越需要高度发达的信息技术。金融信息服务业在我国属于朝阳产业,发展潜力巨大。因此,金融信息服务功能的建设是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的重要内容
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着眼于建立健全全球性的金融服务体系,通过高效的资源配置功能、发达的金融市场体系、完备的市场中介组织体系等,不断满足金融交易、中介服务等功能,为金融信息服务的发展带来了良好机遇。
环境 世界第二 全国第一
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的推进,有利于加快发展金融服务业,完善金融综合服务体系,助推企业在承接国际金融服务外包等领域抢占先机
近年来,国际金融服务外包发展迅速,据估计,目前全球服务外包业务总量为1.2万亿美元,其中离岸金融服务外包业务量为2100亿美元。全球金融服务机构尤其是发达国家金融机构越来越多地将原来自行承载的业务转交给外包商。一批世界超级金融机构,包括美国运通等都向海外大规模地转移了客户呼叫中心与软件开发业务。
在这一过程中,中国已成为众多跨国金融机构全球化战略部署的重要市场之一,有机会成为继印度之后的全球承接金融服务外包业务的第二大中心。上海被视为我国承接国际金融服务外包潜在竞争力最强的区域之一。从综合环境和产业发展的成熟度而言,上海在金融信息服务的基地建设、企业集聚、后台服务、产业环境建设等方面走在全国前列。
政策 先行探索 试点扩大
金融信息服务的快速发展离不开国家有关政策的支持,而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的良好政策环境为金融信息服务的发展提供了有利条件
为支持金融服务发展,国家先后出台了多项措施,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的目标与国家政策都是相符的。而且,国际金融中心建设这一国家战略的实施,为上海提供了更多政策上先行探索、先行试点的广阔空间。
2009年9月,中国人民银行等六部委联合出台了《关于金融支持服务外包产业发展的若干意见》。该政策与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有关实施政策密切相关,而且上海在政策试点方面具有独特的先发优势。2009年6月出台的《上海市推进国际金融中心建设条例》明确,要营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金融发展环境,鼓励发展金融外包服务,支持金融机构开发、推广有利于金融市场健康发展、符合国家金融监管要求的金融产品和业务等。
以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为例,上海2009年7月成为首批试点地区之一,并率先在全国启动试点。下一步,试点对象和范围将逐步扩大,符合条件的上海金融信息服务企业在外包业务中合理利用该试点政策,有利于更好地应对市场汇率变化,有效规避汇率风险,增强企业的市场竞争力。
市场 半壁中国 未来伦敦
上海金融中心建设将加快金融市场体系完善和金融机构集聚,为金融信息服务提供大量的市场需求
金融市场体系的完善和机构集聚是金融信息服务需求产生的强大动力。以伦敦为例,作为全球规模最大的三大金融中心之一,伦敦金融城集聚了庞大的金融机构,有近180家外国证券公司、500家外国银行和100家跨国保险公司。伦敦股票交易所上市的外国公司超过450家。这些金融机构大范围应用计算机,以科技创新体现和保障金融服务业的高效和迅捷的行业特征,促使伦敦在IT技术创新、信息安全和技术应用方面居国际前列。
国际金融中心建设战略实施以来,上海市出台的各项政策都着重于金融市场和金融机构建设。2009年8月出台的《上海市集聚金融资源加强金融服务促进金融业发展的若干规定》明确表示,要优化上海金融发展环境,鼓励金融机构集聚。
截至2009年6月,上海金融机构总数为914家。其中,外资法人银行、中外合资寿险公司、合资基金管理公司、基金管理公司数量均占国内一半以上,保险资产管理公司占全国的60%,我国的私募证券基金、QFII、QDII以及私人银行业务也主要集中于上海。
与此同时,依托于健全的金融市场体系,上海吸引了越来越多境内中外资银行资金运营中心等业务总部入驻。随着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的深入推进,上海的金融市场体系将更为完善,金融机构数量将进一步增长,金融信息服务需求也将更为旺盛,从而推动金融信息服务更快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