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设现代化国际港口城区
2008-01-09 09:57281
发挥产业区位优势
塘沽是天津滨海新区的核心载体,总面积758平方公里,总人口64万,是天津港、天津经济技术开发区,天津港保税区和塘沽海洋高新技术开发区,临港工业区所在地。塘沽距天津市中心45公里,距北京160公里。
区属经济从2003年开始连续三年实现“三年翻一番”,经济总量实现跨越式的突破。2006年,全区实现生产总值500亿元,同比增长30%,是 2002年的2.8倍,年均增长24.2%。区属生产总值实现106亿元,同比增长18%,是2002年的2.6倍,年均增长21.7%,提前实现了2007年达到100亿元的目标。人均生产总值突破1万美元。
塘沽拥有丰富的石油,天然气、原盐,地热、海产品等资源。塘沽加工制造业发展迅速。海洋化工,制盐、造船等产业稳步发展,高新技术、海洋石油、精细化工,工程机械等产业迅速壮大。2006年,全区规模以上企业工业总产值实现600亿元,同比增长28%,是2002年的3.1倍,年均增长 32.8%。特色渔农业不断壮大。以海淡水珍品养殖和苗种繁育、食用菌生产加工、特色畜禽养殖为重点,滨海型,外向型渔农业基本形成。
塘沽区紧紧围绕建成天津滨海新区商贸中心的战略目标,依托港口优势,构筑现代化物流体系,形成了大物流、大商贸发展格局。目前建成商业设施总面积达150万平方米。
按照现代化港口城市标志区的建设标准,塘沽区改善投资环境,增强服务功能,城市面貌和居民生活环境得到很大改善。
抓住发展机遇
滨海新区纳入国家总体发展战略,给塘沽带来难得的历史机遇。未来5到10年,是塘沽进一步加快发展,加速实现现代化的关键时期。
完善城市功能定位。根据滨海新区“一个基地,两个中心,一个宜居的生态城区”的功能定位和发展要求,塘沽区的总体功能定位是:按照服务型开放性城市的发展思路,全面推进开发开放,进—步完善基础设施,拓展服务功能,加强社会管理,优化生态环境,努力建成临港产业和海洋产业聚集区,“一个基地、两个中心”的综合服务功能区,开放文明,宜居生态的现代化国际港口城市标志区。到2020年,把塘沽建成海洋和港口特色突出:技术领先、服务配套、辐射带动作用强的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聚合区域,建成港城一体、经济发达、社会和谐、发展持续、代表滨海新区综合发展水平的现代化国际港口城区。
实现经济快速健康发展。“十一五”时期的主要目标是:全区生产总值年均增长18%以上,到 2010年达到800亿元以上,人均生产总值1万美元左右;区级财政收入突破30亿元,年均增长 18%。全区完成固定资产投资1500亿元左右,城市载体功能进一步增强,生态环境明显改善。城乡居民收入水平和生活质量普遍提高,到2010年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民人均纯收入分别达到25000元和16000元以上。
健全六大产业聚集区。“十一五”期间,塘沽区将重点抓好六个具有比较优势和发展前景的产业聚集区的开发建设,大力发展规模经济,力争实现聚集效应。一是海洋高新技术开发区。海洋高新技术开发区规划控制面积调整为50平方公里,积极融入京津塘高新技术产业带,建成全市重要的科技创新和研发转化基地。海洋石油工业园作为高新技术开发区域的延伸发展,规划面积25平方公里。二是临港工业区。“十—五”期间完成开发面积22平方公里,远期开发面积80平方公里,建成国家级化工和装备制造基地。“十一五”期间完成天津碱厂、新港船厂向临港工业区的搬迁;为大沽化工厂搬迁创造条件。三是中心商务商业区。在中心城区50平方公里范围内,重点开发建设响螺湾、于家堡、新港船厂、蓝鲸岛、东西沽等地区,建设滨海新区服务于环渤海的金融贸易信息服务中。心、文化娱乐中心和生态居住中心。四是海滨休闲旅游区。包括京津游艇海岸旅游景区、港湾旅游观光区、北塘旅游区、海河下游观光带等,面积40平方公里。打造滨海黄金休闲旅游目的地。五是西部产业拓展区。充分利用港口和交通优势,在城市西部靠近外环线30平方公里的范围内,建设生产生活资料物流区和物流加工区。六是滨海都市渔农业示范区。大力发展都市型观光农业,重点发展海水工厂化养殖和食用菌等具有区域特色的种植、加工等主导产业。
“十一五”期间,塘沽区将重点培育六大支柱产业,构筑八大产业基地。六大支柱产业包括海洋油气开采业、石油化工与海洋化工产业、加工与装备制造业、港口航运服务业,商务贸易与滨海旅游服务业、城市房地产与生活服务业。进一步发挥优势,突出特色,结合城市功能布局和产业发展条件,努力构筑海洋油气开采、石油化工与海洋化工、装备制造及加工、高新技术研发及转化、船舶修理与服务、港口综合物流、休闲娱乐及旅游度假,工厂化海水养殖及观光农业等八大基地。
构筑宜居生态城区发展体系。作为滨海新区的核心载体,未来5到15年,塘沽城市发展与布局的总体思路是:“突出中心,拓展两翼,开发河海,向西延伸”,逐步形成以“一个中心区,四个卫星城”为架构的城市发展体系,总人口规模100万一 180万人。
塘沽是天津滨海新区的核心载体,总面积758平方公里,总人口64万,是天津港、天津经济技术开发区,天津港保税区和塘沽海洋高新技术开发区,临港工业区所在地。塘沽距天津市中心45公里,距北京160公里。
区属经济从2003年开始连续三年实现“三年翻一番”,经济总量实现跨越式的突破。2006年,全区实现生产总值500亿元,同比增长30%,是 2002年的2.8倍,年均增长24.2%。区属生产总值实现106亿元,同比增长18%,是2002年的2.6倍,年均增长21.7%,提前实现了2007年达到100亿元的目标。人均生产总值突破1万美元。
塘沽拥有丰富的石油,天然气、原盐,地热、海产品等资源。塘沽加工制造业发展迅速。海洋化工,制盐、造船等产业稳步发展,高新技术、海洋石油、精细化工,工程机械等产业迅速壮大。2006年,全区规模以上企业工业总产值实现600亿元,同比增长28%,是2002年的3.1倍,年均增长 32.8%。特色渔农业不断壮大。以海淡水珍品养殖和苗种繁育、食用菌生产加工、特色畜禽养殖为重点,滨海型,外向型渔农业基本形成。
塘沽区紧紧围绕建成天津滨海新区商贸中心的战略目标,依托港口优势,构筑现代化物流体系,形成了大物流、大商贸发展格局。目前建成商业设施总面积达150万平方米。
按照现代化港口城市标志区的建设标准,塘沽区改善投资环境,增强服务功能,城市面貌和居民生活环境得到很大改善。
抓住发展机遇
滨海新区纳入国家总体发展战略,给塘沽带来难得的历史机遇。未来5到10年,是塘沽进一步加快发展,加速实现现代化的关键时期。
完善城市功能定位。根据滨海新区“一个基地,两个中心,一个宜居的生态城区”的功能定位和发展要求,塘沽区的总体功能定位是:按照服务型开放性城市的发展思路,全面推进开发开放,进—步完善基础设施,拓展服务功能,加强社会管理,优化生态环境,努力建成临港产业和海洋产业聚集区,“一个基地、两个中心”的综合服务功能区,开放文明,宜居生态的现代化国际港口城市标志区。到2020年,把塘沽建成海洋和港口特色突出:技术领先、服务配套、辐射带动作用强的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聚合区域,建成港城一体、经济发达、社会和谐、发展持续、代表滨海新区综合发展水平的现代化国际港口城区。
实现经济快速健康发展。“十一五”时期的主要目标是:全区生产总值年均增长18%以上,到 2010年达到800亿元以上,人均生产总值1万美元左右;区级财政收入突破30亿元,年均增长 18%。全区完成固定资产投资1500亿元左右,城市载体功能进一步增强,生态环境明显改善。城乡居民收入水平和生活质量普遍提高,到2010年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民人均纯收入分别达到25000元和16000元以上。
健全六大产业聚集区。“十一五”期间,塘沽区将重点抓好六个具有比较优势和发展前景的产业聚集区的开发建设,大力发展规模经济,力争实现聚集效应。一是海洋高新技术开发区。海洋高新技术开发区规划控制面积调整为50平方公里,积极融入京津塘高新技术产业带,建成全市重要的科技创新和研发转化基地。海洋石油工业园作为高新技术开发区域的延伸发展,规划面积25平方公里。二是临港工业区。“十—五”期间完成开发面积22平方公里,远期开发面积80平方公里,建成国家级化工和装备制造基地。“十一五”期间完成天津碱厂、新港船厂向临港工业区的搬迁;为大沽化工厂搬迁创造条件。三是中心商务商业区。在中心城区50平方公里范围内,重点开发建设响螺湾、于家堡、新港船厂、蓝鲸岛、东西沽等地区,建设滨海新区服务于环渤海的金融贸易信息服务中。心、文化娱乐中心和生态居住中心。四是海滨休闲旅游区。包括京津游艇海岸旅游景区、港湾旅游观光区、北塘旅游区、海河下游观光带等,面积40平方公里。打造滨海黄金休闲旅游目的地。五是西部产业拓展区。充分利用港口和交通优势,在城市西部靠近外环线30平方公里的范围内,建设生产生活资料物流区和物流加工区。六是滨海都市渔农业示范区。大力发展都市型观光农业,重点发展海水工厂化养殖和食用菌等具有区域特色的种植、加工等主导产业。
“十一五”期间,塘沽区将重点培育六大支柱产业,构筑八大产业基地。六大支柱产业包括海洋油气开采业、石油化工与海洋化工产业、加工与装备制造业、港口航运服务业,商务贸易与滨海旅游服务业、城市房地产与生活服务业。进一步发挥优势,突出特色,结合城市功能布局和产业发展条件,努力构筑海洋油气开采、石油化工与海洋化工、装备制造及加工、高新技术研发及转化、船舶修理与服务、港口综合物流、休闲娱乐及旅游度假,工厂化海水养殖及观光农业等八大基地。
构筑宜居生态城区发展体系。作为滨海新区的核心载体,未来5到15年,塘沽城市发展与布局的总体思路是:“突出中心,拓展两翼,开发河海,向西延伸”,逐步形成以“一个中心区,四个卫星城”为架构的城市发展体系,总人口规模100万一 180万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