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密招行无担保授信《集结号》5000万内幕
12月20日,冯小刚导演的《集结号》在全国正式“吹”响。与以往不同,这部贺岁大片获得了招商银行5000万的无担保授信贷款,开创了国内银行业无担保贷款影片的先河。一时间,银行“触电”成为热议话题。本报记者就有关问题,详细采访了全程跟办此事的招商银行深圳分行客户经理曹珂与招行的有关领导。
“中国有人口红利下的巨大市场和五千年的灿烂文明,完全不需要像制造业那样以低价竞争去赢得国际市场,中国电影行业在得到有效配套政策支持后前景是令人瞩目的。”
“我们把对《集结号》的贷款作为公司银行转型的一次尝试。华谊公司财务状况良好,受到投资者青睐,市场相对成熟。我们按中小企业贷款性质和管理模式来发放和进行信贷管理。”
招商银行行长马蔚华
在招商银行内部讨论该项目时,以行长马蔚华为首的高管层达成一致,鼓励公司银行部进行贷款模式创新。
“事实上,文化产业有着类似制造业的流水线生产。如制造、品牌、营销、渠道等环节,它们也完全具备。创作剧本、拍摄就是制造,名导演、名演员就是品牌,宣传炒作就是营销,各大影院就是渠道。显然,大制作才是影视的国际趋势,但其间没有足够的资金是难以成功的。”
“对于中资银行来说,梳理好风险管理点是能否放贷的关键。”
招商银行总行公司银行部总经理 张健
“总体来看,我们公司部以国内需求为主,而在品牌消费品、服务业等领域加大探索,这是公司业务转型的方向。比如连锁式酒店、影视文化产业等,都有一定前景。这些以内需为基础的同样具有增长性的行业,必然成为将来公司银行融资业务争夺的市场,我们正在加紧业务战略转型的步伐。”
招商银行总行公司银行部总经理 张健
1、 能否谈下招行和华谊合作的背景。
曹珂:2006年年中的时候,我们行的高管和华谊兄弟的总裁王中军在一个论坛活动中偶然结识,他们聊天中谈及《集结号》的拍摄计划,并提到了资金筹集事项。原来,国内影视界在资金筹集上一直压力很大,一些名导演及其背后的公司尽管是市场炒作高手,却在资本运作上经验不多。即使是商业大片,他们大致的操作思路也只是以预售等形式吸引境外投资者,又或以合作拍摄的方式筹资。即便是夺得过西柏林、威尼斯等国际电影节奖项的名导演张艺谋的影片也是如此。对于一些票房前景比较看好的影片,这些渠道的融资成本都比较高,如果能利用相对低成本的银行贷款来完成拍摄就再好不过了。
此后我们了解到,在欧美的成熟市场,电影是银行放贷的宠儿之一,他们有专门公司做影视拍摄的完工担保,影视公司可以直接到银行去贷款。在香港,电影人也有专门的政府基金提供支持,所以即便拍摄或销售失败,这个基金也能承担一定的损失,降低银行贷款的风险。
后来高管层讨论后,觉得要进行创新,我们总行就发起了由公司银行部、授信审批部和深圳分行组成的调研团队,开始了新的尝试。
2、大家都注意到这笔贷款是无抵押的贷款,在这次创新中,您觉得银行遇到的最大的困难是什么?
曹珂:一开始,我们内部讨论的时候就充分注意到这个问题,我们银行对以前的一些传统行业都有涉猎,有基本的流程可以遵循,但文化产业,尤其是电影业,大家都比较陌生。我们发现复杂的文化产业,资金循环的流程大不同于对产业企业贷款。制造业有标准化连续生产的有形产品,而影视作品却是无形的。一个好的剧本能不能拿到拍摄许可证?拍摄能否完工?完工后能否卖个好票房?众多的环节都充满变数。还有,影片完成拍摄后如果通不过电影审查,不能公映,投资者就要血本两亏,像没有等来集结号的9连战士那样战死沙场。
我们后来对《集结号》的贷款列出了三个风险点:拍摄许可风险、拍摄完工风险、影片销售风险。我们的风险管理和审批部门人员阅读了剧本,经过对风险仔细研判后认为,对于饱含兄弟情感和英雄气概的战争片来说,获得拍摄许可证问题不大。而华谊公司提供完工风险担保,至于影片销售环节,则需要采取《集结号》全球版权作为质押。
这个时候,新的问题就又产生了。因为我们拿了他的全球版权作质押,那就意味着《集结号》不能进行片花预售和公开放映。经过与律师的沟通,我们后来采取了将版权质押权行使到拍摄完工阶段,拍摄完工后,即以全球放映的票房收益权替换版权质押权。在全球片花的销售上,在我们法律部的帮助下,我们追加了一些条款来控制风险。
最终,在2006年8月29日,在经过两个多月的尽职调查后,我们给《集结号》贷款5000万元的报告终于通过了终审并放款,贷款性质为无第三方公司担保。
3、既然是无担保授信,那你们如何监控这笔贷款的?
曹珂:呵呵,为了监管资金用途,我可能就成为银行系统全程跟随商业大片拍摄的第一人啦。根据授信审批的要求,我到了《集结号》的拍摄地江西婺源、北京、沈阳等地跟踪贷款用途。我们还开立了资金监管账户,采取了循环报账制,即要求对方每月出预算,并以发票的形式报销。结清了上月的账目后,再发放下月的贷款。
根据我们和华谊公司的协议,华谊公司的自筹资金5000万必须先用完。因此,该笔前期资金有无投入,实际如何使用,也在我们的监管之列。
那时候,我们可真是高度关注剧组的一举一动,稍有风吹草动,就格外警觉。男主角从葛优换成张涵予,我们专门向导演咨询原因。还有一次,看到张涵予从马上摔下来的报道,我吓坏了,赶到婺源外景地,眼见他健步如飞才算放心。
2006年8月底贷款出账时,华谊那时候已先期投入了3500万,主要用来购买器材、定制道具、租赁武器,以及预付部分片酬和保险金等等,而这时电影还没有开拍。华谊余下的1500万,被要求放在我们招行的专项账户上,由我们双方共管。
当初真是我自己给自己下了套。我在贷后管理报告上写:逐笔审核票据。这3500万的账一报过来我就傻眼了,连10块钱盒饭的票都贴在那里,害得我用计算器足足加了两个小时。过后,只好重新修改贷后管理报告,对3万元以下的小额支出采取直接列表的方式报账,辅之现场抽检。再把这个报告报总行重新审批。
我们必须保证所有支出的真实、合法。很多大片最后都超出预算,无米下炊。还有一些诸如演员纳税问题,对银行资金来说都是风险。在国外,保险公司会提供“拍摄完成险”,还有演员的各种保险,但国内没有类似的避险工具,只能靠自己多加小心。比如,我们就要求剧组提供工资薪酬的完税证明,以免有人偷漏税导致被查封冻结资金。
我记得,花钱最多的时候是剧组调迁。去年11月,为了拍一场初春的景色,剧组从沈阳宽店调迁到江西婺源,光是请军车拉那几台大餐车,就花了很多钱,而且群众演员也非常多。我们经常要看看拍摄进度是否正常,演员是不是尽职,包括导演是不是能掌控全局。我发现,冯小刚是个认真细致的人,对现场的控制力很强,很有权威。
4、在这中间,银行和影视公司之间有发生摩擦吗?
曹珂:呵呵,这个问题很犀利啊。其实,华谊兄弟也算是第一个“吃螃蟹”的电影公司,他们起初也有些不自在。其中,他们最不理解的是,明明3500万花的是自己的钱,银行却还要查账?而且,其中2900万的票据还被打了回来。为此,华谊的财务总监特地飞到深圳,跟招行解释每笔钱是怎么花的,为什么要花那么多,除了提供了部分佐证外,不得不补充了几百万的票据。
第一笔账,我们和华谊磨合了两三个星期;第二笔,用了1周多时间。此后,我们的贷款共分4笔放款,最少800万,最多2000万,在审查票据环节就顺畅很多了。
5、目前的收益如何,还款正常吗?
曹珂:2007年中,《集结号》拍摄完成,被纳入年度贺岁片市场,获得了中移动等合作伙伴的支持。3月份时,华谊已和国内大多数院线签署了合作协议。华谊公司对《集结号》的票房期望值锁定在1.8亿到2亿元人民币。
现在,电影院都在放映,大家对这个片子也都比较认可。
通常一部大片的收入主要来自三块,国内院线票房是大头,其次是海外代理发行和音像制品。根据我们与华谊兄弟签的协定,票房收入的回款会陆续打入招行的专项账户。
目前各方面情况都很正常。
背景材料:
在市场调研中发现,2006年国产电影票房在中国市场上只占到略高于50%的份额,为14.4亿元人民币。而同年美国市场电影票房95亿美元,美国影视出口额285亿美元。与近邻相比,韩国2005年票房收入为中国同期的4倍。这意味着13亿中国人均电影年消费才1元钱,资金力量在影视行业大可一搏。
2007年招商银行成立了中小企业金融部,作为公司银行部的二级部门,其思路是,中国出口导向型的制造业市场未来将发生变化,持续的高利润空间将受到挑战,长期以来基于制造业贷款业务的银行客户结构也应早作转型。
深发展就与冯小刚执导的影片《夜宴》进行了以担保公司担保项下的融资合作,为《夜宴》的拍摄提供额度为1亿元的贷款,风险由担保公司承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