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阳能热利用产业面临提速契机
“向屋顶要能源”,如果说10多年前这还只是美妙的蓝图,而今这样的场景正在成为许多人生活中的一部分。近年来,随着国内太阳能产业的快速发展,越来越多的太阳能产品飞入了寻常百姓家。专家指出,中国太阳能热利用产业当前面临提速契机,但要实现更大发展,仍要改变当前粗放式增长模式。
新华网北京11月19日电(记者周文林)“向屋顶要能源”,如果说10多年前这还只是美妙的蓝图,而今这样的场景正在成为许多人生活中的一部分。近年来,随着国内太阳能产业的快速发展,越来越多的太阳能产品飞入了寻常百姓家。专家指出,中国太阳能热利用产业当前面临提速契机,但要实现更大发展,仍要改变当前粗放式增长模式。
太阳能产业:“一半是海水,一半是火焰”
由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主办的第八届中国国际住宅产业博览会近日在京举行,推动太阳能热利用产业及加快太阳能与建筑一体化发展成为与会人士普遍关注的话题。
“中国是太阳能应用大国,在一些产品的制造量和保有量方面都是世界领先,但中国不是太阳能应用强国。”山东力诺瑞特新能源有限公司常务副总经理文哲亮在“住博会”上说。
文哲亮认为,中国的太阳能产业虽经历了20年的发展,但依然 “一半是海水,一半是火焰”。尽管中国的太阳能产业以年均30%的速度增长,但整个行业格局散乱。“大大小小的太阳能企业有五六千家,但2008年太阳能热利用的市场只有400亿元。”
中国可再生能源学会副理事长、太阳能建筑专业委员主任委员仲继寿在“住博会”期间表示,太阳能热水利用是中国最早的一个太阳能产业,但由于门槛比较低,竞争无序,不仅降低了大型企业研发的动力,也降低了整个行业向上提升的空间。
相关资料显示,目前国内太阳能热利用行业前10位的企业总体占有率只有约20%,另外80%的市场份额被很多小企业获得。激烈的竞争进一步催生了鱼龙混杂的不健康状况。
此外,当前中国太阳能产业不强的另一个表现是太阳能热利用比较单一,绝大多数应用都局限在太阳能热水方面。一提起太阳能时,大多数人会把它和热水器画上等号,但太阳能的使用实际上范围相当广,例如空调制冷等,但这些方面目前在国内应用得仍非常少。
“向屋顶要能源”
在此次“住博会”上,由住宅产业化促进中心打造的权威性住宅产品示范样板间“明日之家”受到参观者的极大关注。专家指出,为满足未来我国资源节约和环境友好型居住环境的建设发展要求,中国的住宅建设正在向更环保、更节能、更长寿和更舒适的可持续居住方向转化,而“向屋顶要能源”,充分利用太阳能正在成为建筑新潮流。
“太阳能建筑一体化在中国势在必行,二者之间可谓‘天仙配’,它能为建筑节约大量能量。”文哲亮在“明日之家”集成技术企业展上说。
发展改革委能源研究所研究员胡润青认为,目前国内太阳能与建筑一体化水平还处在起步阶段。这既涉及太阳能产品本身,也涉及建筑设计师对太阳能热利用产品的了解程度。不过,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建筑开始应用太阳能,起到了探索和示范效果。力诺瑞特仅去年就在全国就成功运作了近千套太阳能与建筑一体化工程,受到市场和地方政府的肯定。业内专家表示,它的成功意味着太阳能利用产品将成为中国住宅的重要构成部分,有助于实现标准化设计、工业化生产、集约化供应。
专家认为,当前推进太阳能与建筑一体化面临的问题是必须加快产业规模的发展。规模化的发展不仅可以使技术更成熟更普及,而且会使产品价格更便宜,从而进一步刺激消费者和开发商对太阳能热利用的自觉追求,使建筑太阳能利用获得更大的成长空间。
太阳能热利用产业面临提速契机
“第一年我们参加‘住博会’的时候,要告诉开发商太阳能是什么,第二年参加时,我们要告诉他们太阳能可以解决很多问题,现在我们告诉他们,太阳能的技术已在变化,市场在延展,许多高端太阳能采暖产品已成熟。”文哲亮说。
在“住博会”上,记者看到,北新建材、松下电器、博洛尼、力诺瑞特等国内外企业纷纷展出了其最新的节能环保新产品。力诺瑞特展示了一款太阳能、燃气双动力采暖锅炉,通过供暖控制系统和太阳能供热系统集成智能化运行,提供供暖能量。这表明太阳能热利用正在向更广阔的应用领域快速发展。
仲继寿在“住博会”期间表示,中国政府面临着减排重任,同时能源安全问题是下一个10年中国可能面临的重大挑战,必须在能源方面制定切实可行的可持续发展战略。另一方面,太阳能热利用产业是朝阳产业,尤其是经过多年积累,中国在这一领域已获得了某些局部优势,在这些因素之下,太阳能热利用产业面临着良好的提速发展机遇。
参与此次“住博会”的专家表示,从热水到热能,从民用到工业,从家电化到工程化,从提供产品到提供成套技术,太阳能应用正在发生转变,而这些必须通过产业化的推广来实现。
此外,有专家指出,今后太阳能热利用产业有两个方向特别需要关注。一是使太阳能真正成为助推城市化进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实现城乡住宅在能源利用上的革命性变革。二是要推动太阳能热水向热能综合利用的转变。目前我国工业热能占社会总能耗的60%,供暖、制冷占建筑能耗55%,将太阳能延伸至采暖、制冷、中高温应用领域,前景将非常广阔。
“我们希望太阳能热利用产业改变粗放式的增长方式,不希望这个产业成为第二个VCD产业。只有把市场不断扩大,才能突破发展的瓶颈。”文哲亮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