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开行商业化改革之旅绝非坦途
一切水到渠成,且理由多多。
公开资料显示,作为直属国务院领导的开发性金融机构,国开行是除央行外惟一一家头顶“正部级”头衔的“银行”。自现任行长陈元1998年主政以来,国开行交出了令绝大多数商业银行侧目的成绩单。
国开行2005年财报显示,截至2006年底,国开行资产余额达23143亿元;不良贷款率为0.72%,堪令国内诸多商业银行甚至上市银行“汗颜不已”。
与此同时,国开行在投行业务方面也屡有斩获。其中最为人称道的莫过于,2007年7月,该行首期出资15亿英镑(约合22亿欧元),以每股7.2英镑价格入股巴克莱银行。此举一度创下国内金融机构出海投资的纪录,引发全球银行界震动。
值得一提的是,2004年,《华尔街日报》曾以少有的对国内银行肯定的态度,以《从放贷机器到明星银行———国家开发银行向借款人说“不”》为标题,对陈元执掌的国开行大幅报道。
以上种种,显然仍不能完全令对国开行商业化改革持谨慎态度者心悦诚服。谨慎者相信,国开行的商业化改革棋局几经权衡,终于落下关键一子,固然是好事,但由此展开的收官之旅绝非坦途。
风起于青萍之末。
2007年10月,市场传出消息,央行副行长苏宁将接替陈元担任国开行行长。此说虽旋即遭国开行否认,但现年62岁的陈元是否将带领国开行继续商业化之旅,这无疑是个问题。
问题绝不止于此。
显见的事实是,海外市场鲜见政策性银行转型商业化。创造性的征途前方,阻力和困难之大,可以想见。
此外,国开行长期凭借其独一无二的国家信誉发债融资,享受着大大低于一般商业银行的综合资金成本。这一点一直为商业银行所诟病。
而《财经》拿到的国开行商业化方案并未明确说明,是否取消国开行主权级信用等级。
“尽管拓展了业务,增设了其他功能,但筹资成本或将增高。未来采取何种方式吸收企业存款可能是比较大的挑战。”国开行一位人士谨慎地向《财经》表示,“恐怕不能走商业银行增设网点的老路,一来增加成本;二来周期太长。”
在这位人士看来,与股改后今非昔比的工行、中行、建行、交行相比,国开行没有基层网点、业务品种相对单一、筹资渠道狭窄等劣势,都将使国开行转型之旅不容乐观。
另一个不容回避的问题是,国开行绝大多数项目贷款日期都是动辄20、30年,这些有着地方政府背景的贷款,表面看来有基础设施项目支持,又有地方政府担保,但早有专家指出地方政府隐形债务其实已是地方政府“生命中另外一个难以承受之重”,一旦中国经济出现周期性波动,必然的结果是———地方政府违约,进而导致国开行不良贷款率骤增。
如何厘清利益杯葛,在国开行改革的重重问题中突围,当局者智慧至为关键。拭目以待。(顾卫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