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办国际金融博览会
由深圳市金融办、深圳贸促会等联合举办的第三届国际金融博览会,将于12月4日至6日在深圳举行,期间来自香港、内地共600多家金融机构将参展,并将推出500多种金融产品。
由深圳市金融办、深圳贸促会等联合举办的第三届国际金融博览会,将于12月4日至6日在深圳举行,期间来自香港、内地共600多家金融机构将参展,并将推出500多种金融产品。
此次金博会内容包括企业融资和上市服务、国际金融服务、港澳台金融服务等,其中企业融资和上市服务及个人理财等内容备受关注。另外,此次金融博览会引人关注的还包括深港金融创新发展峰会,以及深港保险经纪代理交流大会。
据深圳金融办副主任肖志家介绍,深化深港两地金融合作,使深圳成为金融服务创新改革试验田,对中国金融市场的成熟发展和融入国际金融市场起重要作用。此次深港金融创新发展峰会将吸引香港金管局、香港银行同业公会等众多机构前来与会,与深圳政府和金融机构商谈两地金融产品创新与业务合作,共同打造深港国际金融中心。(文汇报 李昌鸿)
深圳借金融博览会打造全球金融中心
一年一度中国(深圳)国际金融博览会将于十二月四日至六日举行,组委会今日称,该展会将助力深圳打造成全球金融中心。
深圳贸促会会长何学文表示, 到目前为止,已确认的参展机构近六百家,展馆面积达三万平方米。展会分企业融资和上市服务、国际金融服务、港澳台金融服务、产权推介及交易、金融技术设备展、个人理财服务、区域经济展示和金融高端人才交流八大板块内容,参展机构则包括中资、外资银行、证券公司、基金、保险公司、风投创投机构、技术设备、物权股权投资机构和港澳相关机构等,并为百姓理财提供现场服务。
作为深圳唯一的一个金融类专业展会,本届金博会将举办首届中国(深圳)金融创新发展峰会,将以“深港金融合作和金融服务创新”为主题,通过高峰论坛来全面搭建深港金融合作的沟通交流平台,服务深港国际金融中心建设战略,促进深圳金融产业的快速健康发展。
深圳市金融办副主任肖志家表示,到今年九月底,深圳金融机构有一百九十四家,金融总资产三点一万亿元人民币,金融增加值为八百0七亿元,占GDP的百分之十三点七,在最新的GFCI全球金融中心排名中,深圳首次参评即获得第五名成绩。(广东新闻网 郑小红)
深圳“大部制”改革:应对金融危机中的改革突围
“这是我的旧名片,抱歉上面的贸易工业局已经不存在了。”“这是我的新名片,不过上面的办公地址可能还要变动。”……走进深圳市民中心,当记者与深圳“大部制”改革后新亮相的科技工贸和信息化委员会几位官员面对面座谈时,交换名片的环节显示,这个全新的政府机构正处在运转之初。
深圳是“大部制”改革的地方排头兵。从7月30日深圳市公布政府机构改革方案,到9月8日精简后的31个工作部门正式挂牌,再到10月各个部门工作人员基本就位,不到3个月时间,深圳建市以来最大规模、最大力度的政府机构改革取得了实质性进展。
“我们委全部人员10月14日刚刚到位,新部门涉及面广,整合力度比较大,很多处室的人现在还处在互相熟悉和适应阶段,不过各项审批和管理职能并没有因为机构改革出现间断。”新任科技工贸和信息化委员会副主任邱宣对记者说。
因在金融危机的背景下深入改革,深圳此次改革更受到人们的瞩目。邱宣说:“金融危机并不能挡住深圳加快政府机构改革的脚步,而且通过部门合并整合,政府机构运作效率高了,服务改善了,有助于更好应对金融危机。”
此次深圳行政机构改革,力度之强、范围之广、进度之快,前所未有。原先46个政府工作部门减为31个、“瘦身”近1/3,80%的工作部门纳入整合范围,涉及的600多项行政审批事务减少近200项。
以科技工贸和信息化委员会为例,这一新机构就是在撤并贸易工业局、科技和信息局、高新技术产业园区领导小组办公室、高新技术产业带领导小组办公室、保税区管理局、信息化领导小组办公室多家机构基础上重新整合组建而成,原先55个处级单位,整合后变成29个,公务员从原先400多人减少近百人,变化最大的是正处级岗位,从42个减少到29个。
“从名称上就能看出,我们委员会将科技、工业、贸易和信息化融合起来。新部门更强调科技创新,29个处里,最多的就是姓‘科技’和姓‘高新’的处——科技创新支撑处、科技发展处、科技成果推广处、高新技术产业化处、高新技术改造处……凸显深圳产业调整特点。”邱宣说。
她告诉记者,创业板近期在深圳启动,对深圳中小科技企业赴创业板上市是个很大的促进。整合后的委员会十分重视中小企业创业板上市前的辅导和培训工作,下一步还将安排专门上市辅导培训资金,力争企业实现“零成本”上市,更好解决企业融资难题。
此外,实行“大部制”后,大大减少了原先各个部门职能交叉、政出多门现象。这里的一位处级干部告诉记者,深圳企业多为高新技术企业,在很多项目审批上,既牵扯到贸易工业局,又与科技和信息局有关,以前部门间容易扯皮推诿,整合后变成一个部门,大大简化了审批程序,提高了政府效率。
不只是部门间的整合,一些内部事项的处理也在这次改革中加深了整合。从科技工贸和信息化委员会来看,因为新部门现有15个处有对外审批许可业务,为方便企业办事,委员会新设立“业务受理处”,对全委所有对外行政许可业务集中受理,对企业而言,就变成了“一站式”的窗口,办事不需要往每个处室跑,大大方便了企业。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深圳此轮机构改革核心就是对行政权进行“三分”改革,分别设置委、局、办三种机构。其中“委”主要承担制定政策、规划、标准等职能并监督执行的大部门;“局”是主要承担执行和监管职能的机构;“办”是主要协助市长办理专门事项,不具有独立行政管理职能的机构。“委”、“局”之间最终将形成“行政合同制”,以此来考察绩效,实现行政权力间的相互制约。
据悉,深圳此次共成立了七个像科技工贸和信息化委员会这样“大部制”的委员会。其中,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划入价格综合管理、国民经济统计分析等职能;规划与国土资源委员会由规划局和国土资源和房产管理局合并而成。此外还设立了财政委员会、交通运输委员会、卫生和人口计划生育委员会、人居环境委员会。
深圳的率先突破,为其他地方的改革提供了参考的“样本”。仅在珠三角,今年以来,继深圳之后,珠三角的佛山顺德区、广州市、珠海也都相继启动了“大部制”改革。
对深圳而言,此次“大部制”改革是深圳经济特区成立以来的第7次行政管理体制改革,也是“行政权三分”的“深圳模式”继2003年之后再次上路。
有调查显示,“政府职能转变”是近年来企业家们最迫切希望推进的改革之一。不少企业经营者意识到,深化改革的关键是政府职能转变,只有真正实现政府职能转变,其他改革才能更加顺利地推进。
不过,对于深圳此次改革的效果有多大,邱宣说现在还很难判断,可能还要等2到3年后才能看出。“但通过近一段的实践,能深切感受到,这新一轮政府机构改革绝不是简单的精兵简政,而是通过优化组织结构,整合资源,厘清政府、市场、社会三者的关系,力争从根本上转变政府职能,建设服务型政府。”(深圳商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