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金融风险控制:让巨额损失成为过去时
金融危机以来国有企业暴露的金融风险已引起各界的高度关注,国家国资委特别下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中央企业金融衍生业务监管的通知》,规范国有企业套期保值业务。为了控制风险,除了从制度上加强管理,还应借助技术手段,对风险进行有效监控,并制定化解金融风险的合理对策。
金融危机以来国有企业暴露的金融风险已引起各界的高度关注,国家国资委特别下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中央企业金融衍生业务监管的通知》,规范国有企业套期保值业务。为了控制风险,除了从制度上加强管理,还应借助技术手段,对风险进行有效监控,并制定化解金融风险的合理对策。
金融风险控制的目标与原则
首先,企业要明确金融风险控制的目标。
在制定对策之前,要分清风险对冲与风险管理的区别:风险对冲只是将风险当作一种威胁,而风险管理却将风险既看成威胁又看成机会。
在竞争激烈的市场环境下,风险往往与机会并存,企业进行风险管理,不仅仅是为了减少原料成本、营业收入的波动,更重要的是将具有比较优势的风险转化为机会,并将处于劣势的风险进行屏蔽,以此来增强公司的竞争力。企业应将风险管理上升到公司战略的高度。
在风险管理过程中,企业需要综合考虑宏观经济、行业发展和自身的特点,制定应对措施,充分抓住有利的机会。例如,一家拥有低成本煤炭资源的电力公司,在抵御煤炭价格上涨的风险时,具有天然的优势。这家企业不仅不需要屏蔽煤炭价格风险。而且可以利用自己的优势,及时把握煤炭价格上涨的时机,兼并处于困境的竞争对手。
其次,企业金融风险控制要遵循两个重要原则:
一是从企业整体的角度来考虑风险。一个部门的风险很可能与其他部门风险形成互补,独立应对该风险会造成资源重复浪费,甚至可能导致公司整体风险加大。例如,当原材料价格和产品价格同步变动,而且价差比较稳定时,企业利润并不会随商品价格变化而波动,若企业对原材料进行套期保值,则会暴露于产品价格风险之下,反而加大企业利润的波动。
二是从成本和效果两方面综合考虑,选取适合自身的风险应对策略。这需要金融工程技术强有力的支撑,其中,估值技术、衍生产品定价技术、风险精算与操作风险控制技术都是非常重要的分析手段。例如,一家电力公司为了屏蔽煤炭价格风险,可以通过购买煤炭相关的衍生产品、收购煤矿、入股煤矿企业、与煤矿企业签署战略协议等方式来应对,企业应通过数量化分析,评估各种策略的成本、风险与收益,并做出最优的决策。
建立企业级风险控制系统
在企业自身产品结构日益复杂,分散化管理成本不断提高的情况下,需要一种企业级风险控制系统,这种系统既能评估各个业务部门的风险、又能监控企业整体层面上的风险。
构建企业级风险控制系统需要遵循三个基本原则:企业必须要知道自己各个部门或各个业务机构在做什么;这样会出现什么样的后果;如何控制不利结果的影响程度。
企业级风险控制系统应涉及风险识别、风险评估、风险应对、风险监控等各环节。
合理应用衍生产品
在使用期货、期权等金融衍生产品进行风险管理时,需要根据当时市场情形,灵活选用交易策略,策略不当有可能会给企业造成巨大损失。一家防范原材料价格上涨的企业,可以使用以下几种衍生产品策略进行套期保值:买入期货、买入看涨期权、卖出看跌期权、同时买入看涨期权并卖出看跌期权。在市场变化的不同阶段,这些策略会有不同的表现。当原材料价格与预期一致,不断上涨时,买入期货不需要花费成本,并能有效规避价格上涨风险;而当原材料价格下跌时,买入期货的亏损也最大。
除了选取合适的衍生产品交易策略,还应该在衍生产品使用数量、期限结构上与企业的经营活动匹配。并通过风险控制系统对衍生产品交易进行持续的跟踪与评估。
加强与专业机构的合作
企业风险控制体系是一个系统的综合管理工程,需要IT系统、宏观经济、管理科学、金融工程和企业财务知识的综合应用。企业需要对金融风险进行量化管理,运用有效的技术来识别、评估和监测金融风险,并在采取金融风险应对措施之后,进行持续的跟踪与控制。在这些方面,企业需要加强与国内金融机构的合作,尤其是在数量化模型、金融风险应对措施的选择、衍生产品定价和衍生产品使用策略方面与专业机构展开合作。目前,国内相关机构正在积极研究与探索国内外金融发展的最新动向和成果,并作为财务顾问广泛参与企业的金融风险管理活动。
结束语
综上所述,近年来某些国有大中型企业从事衍生品业务投机交易,导致巨额国有资产的流失。为避免重大的损失再次发生,一方面,国家必须从制度层面去规范企业金融风险控制,另一方面,企业通过健全金融风险内控机制,以及与机构合作的方式实现全面金融风险控制。国有大中型企业是我国经济建设的中坚力量,必须明确自己的社会责任感与时代使命感,不断加强金融风险控制,稳健经营,最终实现国有资产保值增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