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标准”与“中国制造”的尴尬与试点
2007-12-26 23:08155
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
随着跨国企业“本土化”不断深入,众多跨国企业在管理策略上似乎已经有了相似的看法:企业在中国市场上的竞争力以及“本土化”策略成功与否,某种程度上依赖于中国市场的供应商。
在越来越长的产品链中,本土供应商和跨国企业的配合就显得愈发重要,彼此的依赖程度也越来越大,传统的企业间彼此竞争你死我活的零和概念,被共同成长共同赢利的双赢多赢的概念所取代。
一家跨国企业如果想在中国的市场上分得一杯羹,首先就应当做到“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与供应商“共同成长”已经不再只是一句口号,而成为典型的共识。
对于本土供应商而言,在与跨国公司打交道时始终必须正视“世界标准”,如何借力跨国企业在短时间内迅速与国际接轨,是中国供应商所面临的严峻考验。
“国际标准”的妥协与坚持
“我们的标准会适应中国市场特点而作出调整。”一位世界500强零售巨头的大中华区主管坦陈,跨国公司进入中国市场投资设厂后降低标准,对国内供应商和国外供应商分别呈现出“两张脸”。
这位不愿意透露姓名的负责人表示:“不要忘记我们只是一家企业而已,追逐利益是企业的天性,寻求出价更低的供应商以赢取更低的成本、获得更大的利润空间是每个企业的本能。”
与有些刻意“适应”供应商的企业不同,很多跨国公司从不轻易降低对供应商的标准,这也让很多中国供应商在巨大的商机面前望而却步。作为世界第三大建材零售集团,英国“百安居”在质量上的高门槛是勿庸置疑的,这对供应商提出了近乎于苛刻的要求。
据“百安居”采购人员介绍,中国供应商的产品要想进入“百安居”,首先要达到国家质量标准,同时还必须符合“百安居”自定的质量保证系统。
要么牺牲企业的标准去适应中国供应商,要么恪守原有的“世界标准”让中国供应商来适应,这对于那些想迫切实施“本土化”策略的跨国企业而言,不啻是一个困难的抉择。
博世(长沙)有限公司总经理博汉德承认,目前中国本土企业中能达到博世要求的供应商企业还十分有限。尽管本土供应商在劳动力成本等方面具有竞争优势,但其现有的管理、标准、技术等多方面因素,决定他们短期内难以进入博世集团的“一级”供应商梯队。
“我们对中国供应商抱有很大期望,希望一批供应商能迅速成长壮大,与我们开展合作。”伊莱克斯集团中国区制造总监庄清吉说,跨国企业生产的是符合国际标准的产品,中国供应商企业应提升管理能力。
大众:扶持供应商成长的一个样本“‘对质量的永不妥协’是大众汽车在全球范围内严格遵循的准则,这一准则的贯彻离不开一个具有高质量和高水平的汽车零部件配套产业。”大众汽车集团(中国)主管采购的执行副总裁柯鲁迪表示,大众汽车将一如既往,帮助中国汽车零部件配套产业与全球最高水平接轨,为中国汽车工业的可持续发展贡献力量。
随着国产化率的进一步加大,作为最早进入中国市场的跨国汽车企业,大众意识到目前中国供应商的整体力量与全球最高水平还存在一定差距,为了进一步推动零部件厂商达到全球最严格的质量标准,大众决定再一次将提升供应商质量标准的行动提上日程。
大众汽车采购部的负责人陈宝说:“我们严格按照大众集团的采购程序去采购。不仅在部门的划分上与大众集团一样,决定程序也是与大众集团完全一致。”
据陈宝介绍,所有与零部件有关的技术成本控制人员都要参与采购预备会。采购部首先介绍询价情况,质保部门对零部件打分,分为ABCD级。如果一个供货商的产品被列入C级,即使价格再便宜我们也不能选择。
陈宝强调,在预备会上,每一个部门都有否决权。预备会开完之后是客户互动中心,副总经理、各部门的部长都要参与。“一些小螺栓之类的产品在预备会上就可以做决定,但大的产品一定会拿到中心做决定。”他认为,通过透明的流程可以选择到符合技术要求、价格又合适的供货商。
“我们会有意识地将订单集中在一两家中国企业。”陈宝表示,大众汽车通过采购正扶持中国供应商做大做强,“我们不像其他实验室一样仅仅给你一个不合格的实验报告,我们会告诉他们造成不合格的原因可能是什么,如果供应商选择的原材料有问题,我们会告诉他可能会在哪几家的厂商选择到符合要求的原材料。”大众集团实验室的李珂说。
对于大众汽车对供应商的“无私帮助”,大众零部件供应商、来自上海圣德曼铸造有限公司的总经理王芳斌表示出了极大的认同。他说:“与大众汽车的多年合作令我们受益匪浅。大众汽车提出的新要求,对我们来说是压力更是契机。我们将抓住这一机会,在大众汽车专家和同事的帮助下,提高企业的经营、生产和管理水平。”
随着跨国企业“本土化”不断深入,众多跨国企业在管理策略上似乎已经有了相似的看法:企业在中国市场上的竞争力以及“本土化”策略成功与否,某种程度上依赖于中国市场的供应商。
在越来越长的产品链中,本土供应商和跨国企业的配合就显得愈发重要,彼此的依赖程度也越来越大,传统的企业间彼此竞争你死我活的零和概念,被共同成长共同赢利的双赢多赢的概念所取代。
一家跨国企业如果想在中国的市场上分得一杯羹,首先就应当做到“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与供应商“共同成长”已经不再只是一句口号,而成为典型的共识。
对于本土供应商而言,在与跨国公司打交道时始终必须正视“世界标准”,如何借力跨国企业在短时间内迅速与国际接轨,是中国供应商所面临的严峻考验。
“国际标准”的妥协与坚持
“我们的标准会适应中国市场特点而作出调整。”一位世界500强零售巨头的大中华区主管坦陈,跨国公司进入中国市场投资设厂后降低标准,对国内供应商和国外供应商分别呈现出“两张脸”。
这位不愿意透露姓名的负责人表示:“不要忘记我们只是一家企业而已,追逐利益是企业的天性,寻求出价更低的供应商以赢取更低的成本、获得更大的利润空间是每个企业的本能。”
与有些刻意“适应”供应商的企业不同,很多跨国公司从不轻易降低对供应商的标准,这也让很多中国供应商在巨大的商机面前望而却步。作为世界第三大建材零售集团,英国“百安居”在质量上的高门槛是勿庸置疑的,这对供应商提出了近乎于苛刻的要求。
据“百安居”采购人员介绍,中国供应商的产品要想进入“百安居”,首先要达到国家质量标准,同时还必须符合“百安居”自定的质量保证系统。
要么牺牲企业的标准去适应中国供应商,要么恪守原有的“世界标准”让中国供应商来适应,这对于那些想迫切实施“本土化”策略的跨国企业而言,不啻是一个困难的抉择。
博世(长沙)有限公司总经理博汉德承认,目前中国本土企业中能达到博世要求的供应商企业还十分有限。尽管本土供应商在劳动力成本等方面具有竞争优势,但其现有的管理、标准、技术等多方面因素,决定他们短期内难以进入博世集团的“一级”供应商梯队。
“我们对中国供应商抱有很大期望,希望一批供应商能迅速成长壮大,与我们开展合作。”伊莱克斯集团中国区制造总监庄清吉说,跨国企业生产的是符合国际标准的产品,中国供应商企业应提升管理能力。
大众:扶持供应商成长的一个样本“‘对质量的永不妥协’是大众汽车在全球范围内严格遵循的准则,这一准则的贯彻离不开一个具有高质量和高水平的汽车零部件配套产业。”大众汽车集团(中国)主管采购的执行副总裁柯鲁迪表示,大众汽车将一如既往,帮助中国汽车零部件配套产业与全球最高水平接轨,为中国汽车工业的可持续发展贡献力量。
随着国产化率的进一步加大,作为最早进入中国市场的跨国汽车企业,大众意识到目前中国供应商的整体力量与全球最高水平还存在一定差距,为了进一步推动零部件厂商达到全球最严格的质量标准,大众决定再一次将提升供应商质量标准的行动提上日程。
大众汽车采购部的负责人陈宝说:“我们严格按照大众集团的采购程序去采购。不仅在部门的划分上与大众集团一样,决定程序也是与大众集团完全一致。”
据陈宝介绍,所有与零部件有关的技术成本控制人员都要参与采购预备会。采购部首先介绍询价情况,质保部门对零部件打分,分为ABCD级。如果一个供货商的产品被列入C级,即使价格再便宜我们也不能选择。
陈宝强调,在预备会上,每一个部门都有否决权。预备会开完之后是客户互动中心,副总经理、各部门的部长都要参与。“一些小螺栓之类的产品在预备会上就可以做决定,但大的产品一定会拿到中心做决定。”他认为,通过透明的流程可以选择到符合技术要求、价格又合适的供货商。
“我们会有意识地将订单集中在一两家中国企业。”陈宝表示,大众汽车通过采购正扶持中国供应商做大做强,“我们不像其他实验室一样仅仅给你一个不合格的实验报告,我们会告诉他们造成不合格的原因可能是什么,如果供应商选择的原材料有问题,我们会告诉他可能会在哪几家的厂商选择到符合要求的原材料。”大众集团实验室的李珂说。
对于大众汽车对供应商的“无私帮助”,大众零部件供应商、来自上海圣德曼铸造有限公司的总经理王芳斌表示出了极大的认同。他说:“与大众汽车的多年合作令我们受益匪浅。大众汽车提出的新要求,对我们来说是压力更是契机。我们将抓住这一机会,在大众汽车专家和同事的帮助下,提高企业的经营、生产和管理水平。”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