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握手东盟 共建金融“特区”
10月21日。第六届中国-东盟博览会“中国-东盟金融合作与发展领袖论坛”落下帷幕,与会人士发布了中国-东盟金融合作宣言,宣言希望推进区域金融市场稳定、促进区域货币合作和货币合作。
10月21日。第六届中国-东盟博览会“中国-东盟金融合作与发展领袖论坛”落下帷幕,与会人士发布了中国-东盟金融合作宣言,宣言希望推进区域金融市场稳定、促进区域货币合作和货币合作。
论坛参与各方认为,尽管近期世界经济出现一些积极的变化,国际金融市场有所企稳,但国际金融危机面临的不确定性仍然很大,加快推进中国与东盟金融合作有重要的意义。
建设“10+3”外汇储备库 推动区域化结算试点
宣言指出,中国-东盟要加强维护区域金融稳定,加强金融监管和风险预警,推动区域内各国加强自身金融体系的建设,推动建设各国中央银行和金融监管当局之间的合作机制,加快中国与东盟信息共享平台与机制的建立,共享涉及地区金融安全的金融数据。
在今年5月的第12届东盟10国与中日韩财长会议上,中日韩就总额达1200亿美元的区域外汇储备库的出资份额达成协议。协议规定如果区域内发生金融危机,可以借贷方式向出现流动性困难的成员提供资金帮助。这无疑是亚洲货币合作的一个重大进展。
此次发布的合作宣言建议,在备受关注的“加强区域内货币的合作”目标下,加快推动清迈倡议多边化,尽早建成“10+3”区域外汇储备库;推动本地区域化的结算试点,清理不必要的制度障碍,建立双边出口企业风险减少企业经营的成本。
目前,东亚是全世界美元外汇储备最多、美元外汇储备对GDP比率最高的地区。建立区域外汇储备库,将对亚洲地区各经济体经济的发展提供了坚强的后方保障。
此外,合作宣言还就加强区域内资本合作提出了建议。
首先,建议积极推动区域内的合作基金,区域性的合作银行和担保公司的成立,广西作为中国东盟贸易的合作前沿,将积极筹备设立政府创业投资引导基金,更好服务与中国东盟贸易往来。
同时,建立金融机构互设分支机构的门槛,帮助中国-东盟各国金融机构在其他国家内积极尝试开展相关金融业务,代理期货交易、保险和股票投资等新业务。
此外,加快区域内的债券市场建设,探索区域内一国政府金融机构和企业到别国市场发行债券。
金融“特区” 将加速人民币区域化进程
2000年通过的“清迈倡议”主要是基于双边货币互换协议的区域合作机制,将为亚洲金融合作打下良好基础。
对于此次合作宣言中,关于加快推动清迈倡议多边化的建议,有分析人士指出,中国-东盟的自由贸易区建设,将大大加速人民币的区域化。就区域经济而言,加强货币合作最重要的好处就在于能够加强本地区抵御外部风险的能力。对此,外经贸大学金融学院副院长丁志杰表示,东亚地区传统上是美元本位,对美国经济和美元的依赖是本地区的一大弱点,亚洲区域货币合作有利于亚洲经济内生性的良性发展。
但也有专业人士认为,各方面也应该正视货币一体化所带来的风险。货币一体化后,其成员国不能自主控制货币政策,有可能承受高于其他国家的通货膨胀,或是承受高于其他国家的失业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