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制造业再造中国式突围
CCTV2《今日观察》2009年10月7日播出国庆特别节目:《中国式突围——机械制造业再造》,以下为节目内容。
解说:《今日观察》国庆系列——中国式突围来自一线的报告。金融危机,市场危机,双重危机下的装备制造业如何化危为机?《今日观察》正在评论。
主持人(王小丫):大家好!这里是正在播出的《今日观察》国庆特别节目——中国式突围来自一线的报告。我们今天要关注的是中国机械制造业在金融危机当中的突围。在过去的一年的金融危机的寒流当中,欧美制造业进入历史低点,由于上游产品能源短缺、钢铁的价格飞涨,下游的需求低迷,在内外交困的环境当中,中国的机械制造企业,也大都呈现明显的减速,甚至是下滑的势头。危机当中,中国的机械制造业如何奋起?未来的中国的机械制造业能否装备产业升级的“中国制造”呢?带着这样的疑问,我们的记者深入到机械制造的行业当中,带来了一份来自一线的报告。
解说:9月24日,当记者走进玉柴集团发动机东区仓库装卸作业区时,看到的工人正把前一天装配出厂的柴油发动机装载到货车上,准备发送到十堰、合肥、山东等地。
截至9月25日,企业单月总订单量达到42500台,同比增长47%以上,创历史新高,而在去年金融海啸袭来时,企业产品出口可谓是倍感寒冷。
今年前8个月,我国机电产品出口4278.5亿美元,同比下降20.6%。
去年第四季度,国内14家柴油发动机主要销售大幅走低,其中玉柴2008年第四季度销量严重下滑,销售总额萎缩到51754台,同比下降了48.2%,生产工人采用四天工作制,以应对减少的订单。
黄蔚(记者):在流水线的一端,我们看到检查员每天都记录下这台流水线一天的成绩量,这里有一份数据,2008年的9月21日,一个夜班共生产84台发动机,而到了2009年9月21日,一个夜班生产量已经达到了256台。
解说:今年2月份起,企业逐渐走出金融危机的阴影,订单不断追加。
戴辉智(玉柴发动机一厂重机总装工段段长):现在都开足了马力,所以就是说拿个数据来对比,我们今年预计第三季度比去年的产量增长80%。
解说:针对金融风暴,企业通过调整产品结构,开发农机产品,降低成本等措施,拓展国内市场。
今年1到7月,企业销售发动机41.1万台,同比增长5.68%,实现销售收入149亿元,同比增长8.36%。
中国式突围(七):机械制造业再造
主持人:今天我们的两位评论员是,一位是来自于玉柴集团的董事长宴平先生,您好,欢迎您。另外一位是我们的评论员刘戈。首先一个问题,我想请问一下宴董事长,我们都知道在这次金融危机当中,几乎是每一个行业都有一些冲击,大大小小不同而已,那么对于玉柴来说,这个面对的最大的挑战是什么,是哪个时刻?
宴平:去年上半年,由于美国次贷危机,引发了金融危机,当时我们判断肯定对实业也会带来影响,但影响到什么程度,实际上当时来说我们这个判断还处于一个比较模糊的认识,但是到了9月份以后,实业经济的这种冲击,按我自己形容,它不是一种缓缓的曲线,它一下子,从一个曲线里面一下子就掉到谷底去了。
主持人:急速地下滑。
宴平:急速地下滑,给我们,当时给我们感觉到我们有一句话叫做搞蒙了,这个蒙字主要是什么呢?就是说第一它还能下滑到什么程度,第二它要持续到什么时候?
主持人:其实那个时候是不是心里没底的感觉?
宴平:就是没底,而且我没底到什么程度,我在董事会上,在我们经营层里面,在我们干部职工里面,我说我们要做好两年不分红,两年不盈利的准备,但是我当时有个底线,这个工厂是不能停工,毕竟是几万人的企业。我当时最担心的,就是我的核心团队不要散掉了,这是做企业家里面是最担心最担心的。实际上当时行业里面,很多的研发人员跳槽,高管的离职,包括有一些本来都不愿意移民到国外去的,他一看觉得没希望了,都跑掉了。
主持人:走了。
宴平:都走了,所以这种冲击,就是说当时大家还是看不到这种希望,看不到希望,非常的这种担心,非常担心。
主持人:其实作为董事长可能是从来没有这样的一个渴望,希望春天来临,很挣扎。
宴平:以前讲春天,可能还比较不深,我们讲了,现在再一次体会来看,当时讲这种春天,就是说受过寒流的人,受过这种饥饿的人,对于这种温暖,对于这种温饱可能感觉就是不一样。
主持人:是如此的渴望春风吹过来。
宴平:没错、没错。
刘戈:我有一个细节提供一下,就是我们记者在采访的时候带回来的,就是当时有一个中层干部跟他们讲,就是在10月长假,就是“十一”长假以后上班的第一天,一个订单都没有,就是在整个他的职业生涯史上没有过这样的一个情况,所以当时从上到下确实是非常的这样的一个,就是蒙了的那种感觉,而且不光玉柴一家,整个这个行业,就是内燃机生产这样的行业,基本上面临的都是这样的一个情况,在去年第四季度的时候,一下子那个订单大幅度下滑,那么但是呢,随着今年2月份以后,春节前后,那么随着国家的那个刺激经济计划的这样的一种落实,那么这些企业慢慢地一些企业就起来了,但是还有一些企业,可能就在这样的一个打击下面的话,它就很难再有一个起死回生的一个,这样的一种机会了。
主持人:两年不分红,两年不盈利,只要工厂不关闭就行,但是在随后的时间当中,玉柴却是逆风飞扬,那么他们的成功的秘诀是什么呢?现在我们就来了解一下。
解说:从2008的40亿元,到2009年的130亿元,普天范围覆盖全国所有农牧业县,中央农机购置补贴资金规模的扩大前所未有,推高了农民购买农机的热情,农机企业也迎来了历史最好机遇。
玉柴集团敏锐地发现市场空间,据估算,农民每购买一台农机具,平均补贴近30%,大型机械最高补贴达到20万元,按照目前企业农机市场占有率40%测算,全国市场每月将给企业带来5亿元的市场增量。
经过调研,玉柴确定了发掘农村巨大潜力的思路,将产品从城里卖到了乡下。
李天生(玉柴机器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马上组织调研、分析、决策,在我们原来准备的产品比较丰富的基础上,我们马上进行市场细分,马上研发根据细分所需要的产品,我们很快的投入了市场。
解说:企业通过产品结构调整把市场容量大,又有国家补贴的产品扩展到产品份额的30%。
今年前两个月,耕田整机销售量同比增长20%,瞄准内需,企业也在努力开拓海外市场,通过研发新品,再加上产品性能价格比的优势,企业在中东、非洲等地市场也受到欢迎。
此外,地方政府在科研人才、资金等方面也给企业助力。
韩元利(玉林市师长):我们还帮助玉柴编制产业发展规划,争取国家重点振兴和技术改造项目的资金3000多万元。
解说:玉林市政府表示,还将通过调整扩大玉柴产业园区,重点支持发展36个投资40亿元的项目。
主持人:通常我们会这样来理解危机这个词,从一个积极的角度来想,就是危险当中其实和机会是并存的,我们都知道玉柴它在很多先天的条件上是不足的,先天不足,比如说地理环境,它的销售,或者吸引人才的这种优势跟沿海企业来比,是有一些差距的,那么玉柴为什么能够在这种危机当中,能够抓住后面这个机会,这是为什么?
宴平:那么在这次金融危机里面,我们积极主动地联合上下游的企业来共同应对这次金融危机,在出现金融危机以后,很多的上游供应商给我做零部件的,他们要想停厂,想关门,那么我们一定要把,刚才我说,我是不能关门的,但我不关门,他关门,也等于是我关门,怎么办?我们派出了近千人的队伍,到各个全国各地的配套厂家去,来一起做工作,一个是坚定信心,第二我们把玉柴订单也落实到他们身上去,那么当时我们在整个的提前的做,叫他未雨绸缪方面,我们从5月份开始应该就做准备了。我在产品的研发的时候,就要预测将来市场有什么需求,我提前比人家研发。
主持人:对。
宴平:那么要提前投放市场。第二我在产能上储备比较足。当我这个订单一上来的时候,你要50万台,我做50万台,要60万台,我做60万台,就是在产能上储备。
刘戈:我觉得就是玉柴很好的,很快的渡过了这个最艰难的时候,跟这个长期练就的一身工夫有关系。你比如说他们在上半年的时候就开始执行严格的这个付,就是说你必须是先到款,我后付货,那么这样的话,就避免了比如在金融危机的时候,最后资金链的断裂这样的一个问题。另外在金融危机刚开始冲击的时候,受到严重冲击的时候,工厂也不放假,保持正常的生产,这一点非常重要。
主持人:其实在这场金融危机当中,我们也看到,它给中国的机械制造业带来了很多的挑战,同时也有着巨大的机遇,比如说结构调整的机遇,比如说产业升级的机遇,那么怎样抓住这些机遇呢?稍候继续我们的今天的评论。
解说:危机之中如何绽放生机,中国装备如何成功装备中国制造?《今日观察》正在评论。
主持人:欢迎各位继续关注今天的《今日观察》,我们今天关注的是中国机械制造业如何在金融危机当中实现突围,那么对此各大媒体也有他们的一些观点和建议,我们一起来看。
解说:装备制造业被称作“工业之母”,装备制造业能否上水平,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整个国民经济能否上水平。
今年5月,国家公布装备制造业调整和振兴规划,目标提出产业实现平稳增长,市场份额逐步扩大,国产装备,国内市场满足率稳定在70%左右,围绕未来装备制造业发展,媒体纷纷热评。
新华社文章指出,目前我国装备制造业的整体实力与以前相比虽然有很大进步,但与发达国家相比,还有明显差距。尤其是在大型石化通用设备、高档数控机床、高档大型工程机械等领域,我们的技术力量还比较薄弱。
装备制造,机械制作,中国制造业面临机遇与挑战。
人民网文章“中国制造业:瞄准机会快上水平”指出,中国制造业将从过去片面注重生产环节向“研发”与“生产”相结合的战略转变。全球金融危机将促进中国制造业的国际化进程,将有更多中国企业走出去,在技术、品牌、市场方面,获得更多利益。
新华网以“金融危机下我国制造业企业如何自救?”为题评论说,在全球金融危机下,制造业企业不应过多抱怨外部环境,而更需要“积极自救”的思维模式。面对危机积极反思企业问题,迅速做出战略调整;进一步加大自主创新和精细化管理;同时,抓住国家扩大内需政策和国际产业转移带来的机遇,获得拓展发展新空间。
主持人:我想请问一下董事长,您觉得要实现中国装备来武装中国制造,我们应该如何把握这一次给我们带来的机遇?
宴平:金融危机对全球,特别对于中国的工业,肯定带来深刻的影响,但是任何一次世界的经济危机,都孕育着背后有很多新的机遇产生,我觉得很重要一点就是,政府要确确实实利用金融危机来推动我们企业的升级和这个产业化,我个人认为,更重要的就是政府的层面来推动企业产业升级,要起到一个主推的作用。
主持人:主推。
宴平:这么多年中国制造业也好,中国制造业好,应该说在赶超世界的这个水平中,已经有了实现大跨越了,但是我认为现在就差那么一步,就是说。
主持人:差在哪里?
宴平:对我们上下产业链核心的供应部件,核心的零部件的这种研发,这种投入,人才的储备,靠一个企业是很难做到的,我在全国人大期间一直呼吁政府,要有政府牵头,企业主体联合上下游,高等院校,政府来开展攻关,我有一句话通俗话,我们卫星都可以上天了,为什么我们这种基础产业,不能去赶超世界水平。
主持人:其实可以这么理解,一颗中国心是很珍贵的,但是要有足够强劲的这个动力的话,需要大家都联合起来。
刘戈:对,那么柴油机,再更广泛一点内燃机,再更广泛一点机械,那么它都是用来装备我们的工业基础的,你比如说就内燃机对吧,汽车需要内燃机,轮船也需要,飞机也需要,还有农用机械,收割机都需要。总体来说在我们国家,我们看到相对低端的大型的,就是容易制造的这些我们都能来得了,全世界我们是第一大内燃机生产的生产国家,一年生产6000万台,但是对于那些在技术含量高的,在需要就是附加价值高的这些领域的话,我们现在还有很大的差距。也希望像玉柴这样的企业的话,能够为中国的装备工业,为中国的内燃机工业的发展,能做出他们的努力和贡献。
主持人:好,稍候是一段广告,广告之后我们来看一看特约评论员有什么样的观点。
主持人:今天我们关注的的是中国的机械制造业如何能够找到新的机遇,那么接下来我们来看一看特约评论员他的什么观点。
王燕梅(中国社科院工业经济研究所副研究员):我觉得装备工业应该来说,从自己的发展来说,是这几年进步很快的,自己武装自己的能力,跟差不多十年前相比,已经有很大提高了。但是我们高端的一些东西,包括整机,包括更重要的一些零部件,要达到完全自己武装自己的程度,应该还是说差距还是比较大的。我们长期存在一个结构升级的问题,应该说前一阶段增长中,有一个通过市场需求拉动,慢慢调整的过程,但现在这个结构升级,这个问题还是没有根本解决,现在等于说前一阶段都在保增长,那现在这个调结构,应该也是放在我们这个政策关注的着眼点。
鞠厚林(银河证券机械行业分析师):把技术的差距尽快地缩小,中国的装备(制造业)最大的一个差距就是技术层面的差距,应该说从很多的装备产品来看,技术差距还是比较明显的,像机床可能是从技术差别上讲最大的,从每年的销售看,就是国内市场上的机床从事实上看,得有一半是需要从国外进口的一个产品,然后像其它的,一些发电设备和工程机械,这些相对而言可能差距会小一些,但是应该也不是完全没有差距,第二个把自己的成本优势,必须要维持。
主持人:我们现在也看到,可以说是机会已经来临,但是挑战也是非常的严峻的,形势也是非常的严峻的,想请问两位中国的机械制造业,怎样在这一个危机当中,真正地实现突破,找到一个突破口,可以说是或者说我们在发展的过程当中,我们应该注意什么样的?
宴平:所有中国的企业,不管处在目前处在什么发展水平,我觉得都必须具有这种国际化的观念,把自己的企业的目标一定要放在国际水准上,要勇于将自己的企业放到全球经济中去,去衡量。政府、社会,大家对中国工业的崛起,中国工业走向世界,给予更多的关注。
刘戈:很多企业现在已经在这么做了,你比如说玉柴,北京去年增加了很多的大型公交车,那么那些车里头,我们只能看到它是黄海牌的,宇通牌的,我们看不到里面实际上是用的玉柴的发动机,那么这一点的话就非常重要,就是说它在一定程度上,在产业向高端在进发,就是向低噪音的,低污染的这样的一个进发,那么在对于整个中国的机械产业来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