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力扶持中医药事业发展
近年来,在省委、省政府的高度重视下,经过全省中医药界的不懈努力,我省中医药服务体系日益完善,基本实现了大中城市、农村乡村和城镇社区全覆盖,培养造就了一批基本适应社会需求的中医药人才队伍,较好地发挥了中医药特色优势,进一步提高了中医药服务能力。
近年来,在省委、省政府的高度重视下,经过全省中医药界的不懈努力,我省中医药服务体系日益完善,基本实现了大中城市、农村乡村和城镇社区全覆盖,培养造就了一批基本适应社会需求的中医药人才队伍,较好地发挥了中医药特色优势,进一步提高了中医药服务能力。2008年我省中医药医院门诊总量和出院人数分别比2006年增加136.43万人、17.74万人,中医药服务已占卫生服务总量的30%以上,中医药“简、便、验、廉”优势给人民群众带来了极大的实惠,在缓解人民群众特别是农民“看病难、看病贵”方面作出了重要贡献。
但是,目前我省中医药发展现状与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和人民群众的需求之间还存在着较大的差距。首先,中医医疗机构服务条件相当落后。中医院基本建设滞后、基础设施不配套、医疗业务用房和医疗设备严重短缺、就医环境差,难以满足人民群众对中医药服务的需求,严重影响了中医医院的发展和中医药服务能力的发挥。其次,中医药人才十分匮乏,随着老一辈中医药专家相继退休或去世,加上在人才培养上一些深层次的机制问题没有得到很好的解决,我省中医药人才十分缺乏,尤其是严重缺乏有专长的名老中医、优秀的中医临床人才和中医药学术带头人、农村实用型中医药人才。再次,中医药特色优势逐渐淡化。一些名老中医药专家的临床经验没有得到有效继承,不少特色诊疗技术、方法濒临失传。同时,由于对中医药事业投入不足,加之中医药服务项目收费偏低,中医医院为求生存,不得已“以药补医”、“以西补中”,不少中医医院出现了“亦中亦西”甚至“重西轻中”的发展倾向。另外,因为相关政策和规范、标准制定滞后的原因,特色中药制剂也受到限制,中医药的特色优势有淡化的危机。
中医药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瑰宝,凝聚着中华民族的智慧。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中医药形成了完整的理论体系,创造了独特的诊疗方法,积累了丰富的实践经验。充分发挥中医药这些特色优势,不仅是满足人民群众医疗保健需求的重要途径,而且是缓解群众看病难、看病贵问题的有效措施,对建立覆盖城乡的基本卫生保健制度,建设有中国特色的医疗卫生事业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我们要从战略高度支持和促进我省中医药事业的发展,切实加大对中医药事业的扶持力度。
加强对中医药事业的领导。把中医药发展列入政府的议事日程,根据本地区实际制定支持中医药发展的规划,明确目标和措施,进一步理顺我省中医药管理体制,健全中医药管理机构,形成机构健全、人员配套、职责明确的中医药管理体系。坚决贯彻国家“坚持中西医并重”的卫生工作方针,把中医药与西医药摆在同等重要的位置,着力推动我省中医药事业健康、快速和可持续发展。
加大对中医药事业的投入。各级政府要站在关注和改善民生的高度,积极调整财政支出结构,逐步加大对中医药事业的投入,要将中医药事业专项经费在财政预算中单列,并随着经济社会发展逐年增加;要落实对公立中医药机构投入倾斜政策,研究制定有利于公立中医药机构发挥中医药特色优势的具体补助办法,建立鼓励医疗机构提供简、便、验、廉的中医药服务政策性亏损的补贴制度,大力改善公立中医药机构的服务条件,提高中医药服务能力。
完善落实中医药各项扶持政策。要着重制定完善有利于发挥中医药特色优势的政策措施,要考虑中医医疗机构的生存和发展,合理确定充分体现服务成本和劳务价值的中医药服务收费项目和价格;要从鼓励人民群众使用中医服务的角度出发,在医疗保障体系中增加纳入报销范围的中医诊疗项目和中药品种,并逐步提高中医药报销比例;要研究和探索符合中医药特点的中药研制与生产管理政策,扶持濒危野生中药材生产,鼓励中药制剂研发使用,为人民群众提供安全、有效的中药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