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基已稳,眼光更高 中资行渐入佳境
●截至2007年9月末,中资银行的资产总额达到51万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20.3%。
●截至9月末,境内商业银行不良贷款余额12517.8亿元,比年初减少34.9亿元;不良贷款率为6.2%,比年初下降0.9个百分点。
时光拉回到一年前,当外资银行还只能办理100万元以上的人民币业务时,中资银行已经意识到,应该有更高的眼光,应该瞄准利润更丰厚的中间业务,但前提是,得有一个稳健的根基。
一年后再来看,情况如何?以上市银行为代表的中资银行是否有了足够雄厚的实力和底气迎接挑战?中间业务在这一年又是如何迅猛发展的?
今年以来,整个银行业进入大发展阶段,资产规模不断扩大。截至2007年9月末,中资银行的资产总额达到51万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20.3%。其中股份制银行的规模增长速度更为耀眼,国有商业银行资产在今年头九个月增长了17.0%,但股份制银行的增速达到了34.6%。
资本充足率:底气所在
资本充足率是保证银行等金融机构正常运营和发展所必需的资本比率,商业银行拥有足够的资本是进行经营活动的前提,更是进行业务扩张和抵御风险的基础,或者说,资本充足率是一家银行的底气所在。
从14家已上市银行2007年的三季报来看,所有银行的资本充足率在今年都有了不同程度的提高。随着各家银行对风险控制水平的不断提高,资产质量也有了进一步改善。
比如工行和建行,两家的资本充足率分别达到了12.97%和12.53%,同时两家的核心资本充足率也分别达到了11.20%和10.60%,远远高于8%和4%的监管要求。
而今年还有一个需要特别注意的就是深发展的资本充足率达标问题。截至9月30日,深发展核心资本充足率刚刚达标,而整体资本充足率仅为4.27%,低于8%的监管标准,在上市银行中最低。
虽然深发展业绩实现稳定增长,但资本不足使得业务发展只能依靠自身积累,在激烈的竞争中无法实现外延式的规模扩张,限制了市场份额的提升和各项业务的发展,补充资本金一直是其最重要的工作。
根据最新的消息,这家上市银行中唯一不达标的银行,有望解除这个烦恼。上周,宝钢集团入股深发展,以三季末净资产计算,深发展净资产规模将增至约126亿元。同时,权证行权有望带来近60亿的核心资本,市场还预测深发展将在明年年初发行80亿元的次级债,如果以上多渠道补充资本金完成后,深发展也将迎来“底气十足”的大发展。
不良贷款率:稳中有忧
根据最新的统计数据表明,我国商业银行继续保持了不良贷款余额与比例“双下降”的稳健态势。截至9月末,我国境内商业银行不良贷款余额12517.8亿元,比年初减少34.9亿元;不良贷款率为6.2%,比年初下降0.9个百分点。
但在“双降”之中,也要看到,有部分银行的不良贷款率在下降,但不良贷款余额却在上升,只不过是由于今年各家银行都纷纷放贷,扩大了“分母”,从而使“分子”不良贷款率有了下降。
从不同的商业银行类型看,国有商业银行似乎不如股份制商业银行更加审慎。今年头9个月,国有银行不良贷款余额10798亿元,比年初增加88.2亿元,不良贷款率7.8%,比年初下降0.9个百分点。而股份制商业银行实现了真正的双降,不良贷款余额944亿元,比年初减少48.3亿元,不良贷款率2.4%,比年初下降0.6个百分点。
而前不久,央行发布的第三季度货币政策执行报告中提出警示:目前我国“住房抵押消费贷款增长很快,违约风险已有抬头趋势,一旦房价大幅波动,容易引发商业银行不良贷款的激增”。
中间业务:新竞争高地
中间业务是作为中间人向买卖双方两头收取手续费的业务,此类业务对于银行基本上是属于无风险收入。中资银行曾经严重依赖利息收入,但在竞争的推动下,重视开展中间业务所带来的收入,使得各家银行喜上眉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