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贸易保护抬头 出口复苏或受阻
透视贸易保护主义的阴霾。贸易保护主义的升温,从一个侧面向我们揭示,经济在进入到复苏期后,将会重新面临各种问题。因此复苏的进程可能并不会那么一帆风顺。
透视贸易保护主义的阴霾。贸易保护主义的升温,从一个侧面向我们揭示,经济在进入到复苏期后,将会重新面临各种问题。因此复苏的进程可能并不会那么一帆风顺。
各国的贸易保护倾向有所抬头。通过对2008年11月的G20华盛顿峰会以来,全球贸易保护数据的梳理,我们有以下认识:1、全球贸易保护主义近1年来仍较为严重;2、G20并没能遵守反保护主义的诺言,贸易保护倾向较强;3、更值得担忧的是,后续有相当大规模的潜在贸易保护措施待实施,这给全球贸易投下阴影。
中国是最经常的贸易保护措施针对的对象。自2008年11月以来,已针对中国实施的贸易保护措施已达99条;最值得警惕的是,在潜在的贸易保护措施中,将有77条将针对中国,这意味着中国未来所面对贸易保护措施将增加78%。这是相当不利的一种局面。同时,中国的贸易产品受影响范围相当之广。共有27%的贸易商品会受到贸易保护措施的限制。
我们认为,前车之鉴将约束贸易保护不至于失控,但贸易保护正传递出复苏进程反复的信号。在度过危机最困难的时刻之后,各国齐心协力合作、维持政策一致性的行为正在受到挑战。在经济逐步企稳之后,互相博弈的心态重新出现,“以邻为壑”力求自身率先复苏的意愿在增强。我们认为全球经济正从一致的政策刺激期步入各自的复苏期。各国的政策也会根据各自国内的情况出现不同的调整,由此对复苏进程产生一定的反复性。
对中国出口复苏主题的再讨论。对于中国出口的回暖,我们基本维持前期在多篇报告中的观点:1、中国出口仍会持续有所改善;2、出口的改善更可能是偏温和的;3、从短期看,新兴市场较发达经济体更为可靠;4;对出口复苏下的行业,我们比较关注汽车零配件、电子元器件、通信设备、纺织产业链(化纤、纺织、纺织机械等)、化工(化肥、农药)、机械设备等受益于出口订单的改善,但未来会受到贸易保护的考验。
低碳经济也许是贸易保护下的潜在受益者。碳排放作为一种新的贸易保护形式,在带来新的贸易压力的同时,也相应的对低碳经济的发展提供了额外的动力,我们认为低碳经济主题仍然值得重点关注,低碳经济的组合见我们上周的周报。
勿让保护主义蚕食经济复苏嫩芽
近期贸易保护主义之风甚嚣尘上,给刚刚吐露复苏嫩芽的全球经济蒙上一层阴影。
仅仅一周内,一些国家采取的贸易保护措施令人“眼花缭乱”。9月11日,美国决定对中国轮胎实行征收“特保”关税;数日后,美国钢铁协会申请对中国产的部分钢管征收反倾销和反补贴税。阿根廷宣布将从中国等亚洲国家进口的自行车橡胶轮胎实行反倾销措施。
今年4月初,G20领导人在伦敦金融峰会上一致承诺抵制贸易保护主义。但世界贸易组织认为,G20成员国并没有很好地遵守这个承诺,继续实施了一系列贸易保护主义措施。
经济危机进入第二阶段,一些国家“以邻为壑”的内在冲动大大增强,贸易摩擦更容易加剧。WTO报告显示,在今年7—9月份共有53项新的贸易保护措施出炉。近期这种举动更加密集,平均每三天就有一个成员国采取贸易保护主义措施。
中国作为全球最大出口国,无疑最易受贸易保护主义者攻击。今年前8个月,全球共有17个国家(地区)对中国发起79起贸易救济调查,涉案总额约100.35亿美元,同比分别增长16.2%和121.2%。
近期频频发起贸易争端的美国、欧盟等,实施保护主义的案件主要集中在不属于高科技产业的“夕阳产业”。出于增加就业等目的,西方保护主义者希望向欧美早已失去竞争力的制造业回归,将海外潜在的竞争对手阻挡在国门之外。然而,早已失去竞争优势的欧美国家,在当前全球产业分工已经明确的背景下,很难实现其目的。并且,国际贸易领域著名的“勒纳定理”早已指出:对进口商品征税,完全等同于对出口商品征税。
历史上一些著名贸易保护案例也很能说明问题。1930年6月,美国颁布“斯姆特·霍利关税法”案,大幅提升2000多种进口商品关税,引来英法德等国家对美采取报复性关税。关税战曾使全球贸易规模在1929年—1934年间萎缩了约66%。今年7月中旬,世界贸易组织曾预测,今年全球发起反倾销数量将达437起,是2008年2.1倍。受此影响,该组织总干事拉米预计,2009年全球贸易规模将缩水10%。
我们应该看到,当前尽管全球经济出现复苏迹象,但威胁复苏的因素仍然存在。目前的经济复苏动力主要来自大规模的政府刺激计划,对拉动经济的效应可能会延续到2010年,但之后可能“断粮”,需要消费拉动。但私人消费能否跟上并保持足够的力度,目前还是个很大的变数。
另外,包括中国在内的亚洲经济对全球经济复苏贡献巨大,但许多亚洲经济体属于外向型结构,其对世界经济的推动离不开出口,出口复苏预期将成为亚洲经济重要动力。在美欧等世界主要市场内需不振和贸易争端增多的情况下,亚洲的出口环境发生变化,出口型企业的风险和不确定性积聚。任何贸易保护主义行为,都可能对相当脆弱的复苏构成严重伤害。假如世界经济出现“二次衰退”,复苏之路将变得更加漫长。
联手反对贸易保护主义成为即将召开的匹兹堡G20金融峰会重要议题之一,但达成共识并转为实际行动的任务仍十分艰巨。金融危机肆虐时各国共同行动容易达成一致,但要挞伐“人为制造”的保护主义和“短视”的政策决定则比较困难。不过,贸易自由化是大势所趋。“得道多助,失道寡助”,贸易保护主义者最终只能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
亚行:贸易保护政策大多针对中国
亚洲开发银行(亚行)9月22日发布的2009年亚洲前景报告称,自从全球金融危机爆发以来,出现了更多贸易保护政策,而大部分都针对发展中国家,尤其是中国。
在这一轮贸易保护的攻势下,被波及到的出口国中,发展中国家占了85%,而其中几乎一半的贸易保护措施把矛头指向了中国。
公开数据显示,2008年里共有181个新发起的贸易调查,超过70个是指向中国的。在亚洲经济体中,遭受这些带有贸易保护色彩调查的数量和国家也在不断上升,波及包括印度尼西亚、印度、马来西亚、台湾和泰国等37个发展中国家和地区。
而对工业发达国家展开的贸易调查,则有几乎一半是针对美国、欧洲和日本三国。其中以美国最为严重。
报道指出,从2008年下半年开始,贸易保护行为,尤其是非关税壁垒的措施,呈明显上升态势。此外,各国在推行一揽子财政刺激政策的同时,也纷纷采取购买国货的政策,可能会间接抑制全球贸易的发展。
虽然报告认为,贸易保护主义的抬头还不至于引起未来全球贸易的下滑,也不会引发一场贸易保护主义大战;但是,蔓延的贸易保护主义还是需要加强引导和控制。
报告呼吁,各国应尽量依靠WTO的贸易争端协调机制,而不是以反倾销措施作为报复手段。另外,国际社会也应该制定一个抑制贸易保护主义的共识和机制,以保护全球经济复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