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合作粤港定位需更明晰

2009-09-16 09:09 584

在粤港金融合作中,香港的最大优势就是发展成为人民币的一个离岸交易中心。--郁方。

新快报9月16日讯 粤港金融合作早已经不是一个新名词了,在过去近20年的发展中,两地在不断磨合,不断探索金融业的合作路径。年初,《珠江三角洲地区改革发展规划纲要》出台,支持广州市建设区域金融中心,允许在金融改革与创新方面先行先试,令两地的金融合作有了提速的空间。“利用好纲要,在政策和制度上真正实现突破,才是两地合作的关键。”昨日,广东省社科院现代化发展战略研究所研究员郁方接受了本报记者的专访,对粤港的金融合作进行了深入剖析。

现状

粤港金融合作仍处于浅层次

“粤港合作谈了近20年,这几年的动作比较大,但从整体来看,两地尤其是金融业的合作仍然处于一个较浅的层次。”郁方认为,从政府角度来说,两地之间的沟通与联系在加强,跨境金融基础设施建设与金融监管合作有较大进展;票据联合结算、外币、人民币实时支付与清算系统基本对接;银行、证券、保险业的合作也日趋密切。“但从社会经济发展与区域融合的需求看,需要更紧密地全面融合。”

对于粤港金融业合作受限,郁方认为有三大原因。一是政策、制度的约束。不仅粤港分属“一国两制”下的不同法律、监管机制,制度差异大,而且金融业受国家严格管控,地方政府在这方面没有太多的话语权;二是缺乏有效的合作平台。例如交易所、期货市场等,直接制约两地金融合作的深化;三是因为金融业本身的特性,它既是经济的一个支撑,又是一个产业,因此在粤港之间如何合理布局也很关键。“除了支撑香港这个国际金融中心地位的提升,发展广州和深圳的区域性金融中心,珠三角区域内城市群的金融资源业如何合理布局也非常重要。”

需求

粤港相互依赖无法分割

虽然粤港金融合作仍存在诸多问题,但两地的金融业发展趋势与需求决定融合是一种必然选择。事实上,由于地理、人口等各方面因素限制,作为国际金融中心之一的香港金融市场发展并不平衡,相对于银行业和保险业的蓬勃发展,香港的外汇市场和证券业则发展较慢,金融需求也相对饱和。“所以延伸金融腹地、拉升金融产业链便成为香港金融发展的迫切要求。”

郁方认为,《珠江三角洲地区改革发展规划纲要》的出台,就是顺应这种需求,为粤港两地的合作提供了更有力的政策支持。“纲要中明确提出支持6项改革试点,确定珠三角地区要承担5个试验区和先行区、8个示范区的先行先试重任,其主旨主要有两层:第一,是巩固香港作为国际金融中心的地位。第二,是支持广州、深圳建设区域金融中心,在粤港澳金融紧密合作框架下,实现粤港澳三地长期稳定发展。”

趋势

中国未来将是双金融中心格局

“目前中央已明确提出将上海建设成为国际金融中心,而在中国版图内的另一个国际金融中心就是香港。这种双中心的模式,在未来的中国将长期存在。”香港金融发展未来的定位应是亚太区资产和财富管理中心,这比起传统的金融业功能已经有所变化,它强调的是财富的管理与运营。随着社会财富和个人财富的增多,私人银行林立,香港打造财富管理中心势在必行。对外可辐射亚太区域乃至全球,对内可与广州为中心的华南区域性资产与财富管理中心的建设对接。”郁方认为,香港作为国际金融中心,国家必定要巩固并继续提升它的地位,所以未来更需要做的事情是如何发挥它与上海在金融业上的不同特色。

但是,香港国际金融中心地位的提升仅仅靠香港本身的力量是不够的。郁方表示,从全球的金融中心发展情况来看,现在这种金融中心已经不只是一个核心城市,而是从点状向圈状和带状模式转化,呈现国际金融中心区的发展态势。“例如纽约、伦敦、东京等都已拓展为国际金融中心圈。香港未来也应与珠三角通过金融一体化发展成为金融中心区。”

设想

香港做前台,广东做枢纽

香港应成为人民币离岸中心

郁方认为,在粤港金融合作中,香港的最大优势就是发展成为人民币的一个离岸交易中心。事实上,香港具有发达的离岸市场,该市场是在1973年香港取消外汇管制后,在没有特别资助的情况下发展起来的。目前香港是亚洲唯一的混合型离岸金融市场,也称伦敦型离岸市场,又称“内外一体型”,离岸金融交易和在岸交易浑然一体,居民和非居民在金融市场上都可以自由交易。

“因此,香港可以和澳门一起构建人民币的离岸中心,但分工和定位会有所不同,香港是前台,澳门则为枢纽中转。”不久前,人民币贸易跨境结算在广东4个城市开始试点,郁方认为,这对于深港等地是直接利好,将使香港作为人民币离岸中心的地位更加稳固,大量结算交易以及人民币交易的存在,会使人民币在国际市场向纵深发展。

此外,香港还应该重点向着人民币债券中心发展。对于内地企业来说,除了赴港上市之外,还可以到香港去发债融资。

广东定位区域中心重在布局

郁方认为,依托着香港这一国际金融中心,广州与深圳应定位于枢纽型区域金融中心,向外与香港对接,向内则辐射华南、乃至全国,起着承转作用。“而珠三角区域的各个城市,都应该有自己的发展重点,着力解决金融业的布局问题。”

对于广州来说,可以作为一个财富枢纽型的区域金融中心,或者说是华南的资产和财富中心,对外与香港对接,对内则集聚民间资产。此外,广州也可与香港的债券市场对接,一来是弥补了香港的不足,二来也支持了华南的企业资金需求与产业链的发展。

对于深圳来说,可将港股直通车与深圳对接,深圳未来将成为创业板市场、中小板市场、高新科技市场的中心,而香港在股权建立方面也很有基础,双方对接意愿强烈。“一旦深港两地实现对接,立马就可以解决资本市场的供需不足问题。”郁方透露,在不久前赴港考察中,她就发现香港那边关于对接的态度比我们更迫切。

此外,佛山地区已经被作为金融外包基地的后援区。“若与本部关系密切,像广州和佛山,要考虑土地和运输成本,减少集聚性损失,将佛山建成高科技型的外包基地,具体可主要发展数据处理或电力储备等。”

香港专家言论

香港金管局总裁任志刚:

粤港金融领域可于两个方面合作,包括作为支持和配合国家对粤港区域发展规划,以及粤港两地在国家外汇管制和服务业对外开放改革方面的“先行先试”。内地与香港金融合作需“三互五通”,即在互动、互补及互助的前提下,提高内地与香港资金融通的流动性、金融工具流动性、金融机构流动性、基础设施(包括金融工具支付系统)的联通,以及人民币在内地与香港之间的流通。

香港行政会议成员张炳良:

粤港合作绝不能再走以前老路。珠三角的发展不能忽视香港,而香港也不能超越于珠三角之外。如果香港要维持国际金融中心的地位,就不能是独立的。

目前广东正面临一个发展上的临界点。过去30年,广东有自己的优势,她是最早开放的地区。但下一个30年,无论香港、广东还是上海,都不会重复过去30年的发展模式,因为条件和环境已经不同。现在大家都有了区域发展的概念。我觉得,如何互惠发展是以后要面对的主要问题。

香港工业总会主席孙启烈:

香港虽然是国际金融中心,但近年来在产品多样性、多元化发展和结构改善方面进展非常之慢,只剩下股市和银行两个强势领域。广东银行存贷款余额很高,但缺乏机制调配、缺乏产品。合作对于两地的发展是有提升的,整个珠三角的发展需要大量的、上百种的金融产品。香港应该走出第一步,通过合作拿到这个市场。

香港中文大学校长刘遵义:

粤港金融合作可在四个方面进行尝试。一是粤港证券可扩大开放,在CEPA的基础上先行先试;二是深港两地股票市场可进行连线,让两地股票可同时在两地上市;三是两地企业可考虑允许两地通过进行人民币及港元融资,也可对跨国企业联合提供直接投资融资;四是保险业可考虑适当程度地互相开放。

香港特区政府中央政策组首席研究主任王春新:

国际金融危机势必引起全球经济重心向东方转移、经济模式的转变和金融中心的转变。具备金融创新能力、金融人才等条件的香港,将有机会成为亚太地区的环球金融中心。珠三角与香港可在金融制度、监管、创新以及人才培训上多交流合作,把市场做大,将资金融通效率进一步提高,将来市场一定会主动进行分工。 (本文来源:新快报 作者:张潇 实习生 庞倩影)
 

0
标签: 金融合作 
发表评论
同步到贸金圈表情
最新评论

线上课程推荐

火热 45节精品课,全景解读供应链金融科技风控与数据风控的深度剖析

  • 精品
  • 上架时间:2020.08.29 17:33
  • 共 45 课时

火热 融资租赁42节精品课,获客、风控、资金从入门到精通

  • 精品
  • 上架时间:2020.10.11 10:35
  • 共 42 课时
相关新闻

天津南开区印发碳达峰实施方案:开展国际绿色经贸金融合作

2023-01-31 21:37
52907

苏宁支付与甘肃银行达成场景金融合作

2022-10-27 14:30
28462

银保监会副主席:不断加强中国与东盟金融合作,携手开辟互利共赢的新局面

2021-11-25 15:45
6499

联易融携手中铁二十三局开展供应链金融合作,推动集团产业协同发展

2023-02-20 16:07
48870

中国数字金融合作论坛举办研讨会

2022-10-27 14:30
28289

搭台促交流 共商谋创新,香港与前海共办金融合作研讨会

2021-12-17 14:42
21343
7日热点新闻
热点栏目
贸金说图
专家投稿
贸金招聘
贸金微博
贸金书店

福费廷二级市场

贸金投融 (投融资信息平台)

活动

研习社

消息

我的

贸金书城

贸金公众号

贸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