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贸易与航运融合 上海两级政协合破题北外滩发展
没有贸易,航运无从谈起;没有航运,贸易也难以进行。因此,坚持“航运企业总部基地、航运要素集聚中心、口岸服务中心、国际游邮客运中心”的功能定位,与洋山深水港、外高桥港区等形成错位互补的格局,北外滩就一定能在上海国际航运中心建设中发挥独特的作用。前不久,在上海市政协和北外滩区域所在的虹口区政协联手调研、联合召开的北外滩发展战略定位研讨会上,市区两级政协提出了上述观点。
没有贸易,航运无从谈起;没有航运,贸易也难以进行。因此,坚持“航运企业总部基地、航运要素集聚中心、口岸服务中心、国际游邮客运中心”的功能定位,与洋山深水港、外高桥港区等形成错位互补的格局,北外滩就一定能在上海国际航运中心建设中发挥独特的作用。前不久,在上海市政协和北外滩区域所在的虹口区政协联手调研、联合召开的北外滩发展战略定位研讨会上,市区两级政协提出了上述观点。
上海北外滩航运历史可以追溯到1845年,由英商东印度公司沿黄浦江地段北侧建造驳船码头开始,到上世纪40年代中期逐渐形成繁荣的航运产业带,在上世纪80年代中期以前,这一沿江地带曾经是上海散货航运的重要集散地。市政协委员汪亮在实地调研后认为,100多年来的历史沉淀,不仅给这一区域留下了深厚的航运文化烙印,更积淀了一批重要的航运企业资源。
虹口区政协认为,北外滩地区航运货物集散功能虽已渐渐淡去,但这一区域内集聚的航运服务元素可以成为国际贸易与国际航运融合的底气。虹口区政协提供的资料显示,我国目前唯一一家以航运资源配置为交易平台的航运交易所就坐落在北外滩,另外还有中国港口协会、上海海事局、上海报关协会等行政和行业组织以及包括中海航运(中国)总部、联东地中海船代、高丽海运、友好航运等2300余家国际知名港口、航务、货运、中介、物流等服务企业汇集此地。如此多的要素在北外滩形成了具有相当竞争力的资源优势。在研讨会上,上海市政协委员方怀瑾阐述了相关调研成果:航运服务,尤其是为国际航运提供的各种服务,本身就是典型的服务贸易。目前,北外滩区域在产业要素布局、产业发展内涵上已形成了基本框架,具备了一定的产业规模和产业吸引力,是发展服务贸易的重要“本钱”。
上海市政协和虹口区政协建议,以开放的政策吸纳全国范围内有国际旅游服务资质的企业和商贸企业入驻北外滩区域,为国际邮轮及其顾客提供“在岸”服务。在大力推动航运业发展的同时,也要吸引有规模的金融和商贸企业入驻,更要鼓励通讯和信息企业在本区域内的发展,使服务贸易的市场主体有重点、有系统地在区域内集聚,形成与航运有关的运营活动的一个新的“业务外包基地”。此外,加强与世界港航业界行业组织的联系,积极争取国际大型港航行业会展落户北外滩区域,形成特色鲜明的地区乃至世界级航运信息汇集与交流的中心。
与会的虹口区政府相关领导当场表示,政府将努力在航运金融、航运保险、航运交易、航运信息等领域实现突破,争取航运产业基金、航运金融租赁公司、航运专业保险机构、全国性船舶交易平台、航运综合信息平台等项目落户北外滩;大力吸引一批高层次航运国际会议活动在北外滩举办,着力扩大北外滩航运服务集聚区的影响力;不断延伸航运产业链,增强航运服务业对长三角、全国乃至全世界的服务辐射能力,提高北外滩在国际航运服务市场中的话语权。(记者 顾意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