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气东送成本定价涨60% 或形成两巨头竞争格局
“从川气东送的定价可以看出,在决定定价模式时,更多趋向于成本定价,保证生产商的适当盈利。”刘毅军表示,如此一来,在最初的发展阶段,有利于快速的建立起产业链,市场价格也会随之上浮。
9月2日,位于湖北武汉的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天然气川气东送管道分公司的工作人员告诉本报记者,目前川气东送工程已经进入了最后的阶段,“员工每天都扑在一线赶工,基本上可以保证川气东送工程如期开通送气。”
一位接近中石化的人士介绍,预计9月底,“川气东送”工程将具备供气条件。
这条将达州地区普光气田的天然气,经重庆、湖北、浙江、江苏输至上海的管道,除了是西气东输之后又一重大工程外,对于业内人士来说,还有着更重要的意义:它的定价模式,可能决定下一步的天然气价格形成机制改革。
成本定价上涨60%
在此前发改委印发的《关于川气东送天然气价格有关问题的通知》中,川气东送天然气出厂基准价格定位每立方米1.28元,具体出厂价格则由供需双方在上下10%的浮动范围内协商确定。
同时,川气东送全线管道平均运输价格暂定为每立方米0.55元,到四川、重庆、湖北、江西、安徽、江苏、浙江、上海的管道运输价格分别为每立方米0.06元、0.16元、0.32元、0.54元、0.65元、0.76元、0.81元和0.84元。
1.28元的出厂基准价,已远高于西气东输一线每立方米0.48元的出厂价格。前述接近中石化的人士人士根据《通知》所提供的价格测算,到达上海门站时,普光气田的价格将达到每立方米3元以上,相比西气东输到达上海的平均门站价1.32元,价格上涨达到60%左右。
中国石油大学工商管理学院教授刘毅军认为,相比在定价时更多考虑市场承受力的西气东输一线工程,川气东送天然气在定价的时候,更多的考虑了资源的稀缺性。
“从川气东送的定价可以看出,在决定定价模式时,更多趋向于成本定价,保证生产商的适当盈利。”刘毅军表示,如此一来,在最初的发展阶段,有利于快速的建立起产业链,市场价格也会随之上浮。
在煤炭,石油价格不断上涨的同时,天然气的价格也已经进入了上升区间。但是由于国内天然气价格改革尚未启动,目前天然气的价格缺口大大超过石油和天然气。刘毅军表示,在之前的定价方式之中,更多的是考虑到下游的承受力,即在与替代能源相互转换时,要保证天然气的价格不会过高。而从川气东送的定价来看,承受力已经成为间接的指标,体现资源稀缺性的因素被提到了前台。
但是,刘毅军也表示,川气东送如果自年底开始通气,所输送的气量有限,其新的定价也不会很快的影响到国内的天然气市场。据前述相关人士表示,川气东送的大规模输气,要到2011年左右。
可能形成中石油中石化竞争格局
在规定川气东送天然气价格的同时,《通知》还规定,该运输管道价格已经包含了损耗,供气方不得再在气价外加收损耗费用。
天然气的特殊属性,使其在运输中必须使用专门的管网设备,经过了长距离运输,其过程中的损耗也就随之而来。
此前,由于国际天然气价格不断上涨,而国内天然气价格按兵不动,但是由于各地距离不同,管网质量也不尽相同,管网运输的损耗很难统一计算。这样的情况,造成了许多下游公司在输气的同时,通过上调管网损耗的方法,达到“以损耗补成本”的目的。
而根据《通知》的要求,损耗价格不再额外征收,而是计入运输管道价格之中。刘毅军表示,此举抑制了“以损耗补成本”的做法。同时,通过这种举措,也可以看出天然气价改的在方向上,激励管道企业改进管道质量,尽量减少损耗的意图。
但是,在川气东送的定价方案中,不同气源的竞争关系并没有反映出来。
随着西气东输,川气东送,以及海上天然气运输通道的确立,对于北京,上海等天然气用量巨大的一线城市来说,可选用的气源大大增加了。但是刘毅军表示,目前的定价方案中,并没有引导同一个用气地区的不同气源的竞争的内容。
单就隶属中石化的川气东送工程来说,其所经过的四川、重庆、湖北、江西、安徽、江苏、浙江、上海等地与隶属中石油的西气东输的管线流经区域有很多重合。前述相关人士表示,多气源的竞争关系在川气东送启动之初并不会表现出来,但是当川气东送工程开始正规送气,并且国内天然气价格进一步理顺的时候,不同气源的竞争必然凸显。(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