积极应对气候变化 维护国际贸易公平
中国坚决反对任何“以环境保护为名,行贸易保护之实”的做法,将从国情和实际出发,承担与发展阶段、应负责任和实际能力相称的国际义务,为应对气候变化做出应有的贡献。
全球气候正在持续变暖。作为一个负责任的发展中大国,中国充分认识到应对气候变化的重要性和紧迫性,采取积极措施应对气候变化,减少能源消耗,并坚决反对以保护环境为名的贸易保护主义。
2007年中国政府发布实施了《应对气候变化国家方案》,成为第一个制订应对气候变化国家方案的发展中国家。在能源强度方面,明确提出到2010年单位GDP能耗在2005年基础上减少20%左右、森林覆盖率要达到20%,并明确了实现这些目标的重点领域及政策措施。在能源结构上,通过落实《可再生能源法》,以及《可再生能源中长期规划》,提出到2010年可再生能源消费量达到能源消费总量的10%,到2020年达到15%左右。以此降低煤炭在一次能源中过高的比重,从而达到降低能源使用过程中温室气体排放的目的。
通过一系列的政策措施,中国在应对气候变化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单位GDP能耗2006-2008年分别比上年下降1.79%、4.04%和4.59%。此外,为应对金融危机,中国政府提出了4万亿的经济刺激方案,其中共有5800亿用于节能减排、生态工程、调整结构、技术改造等与应对气候变化相关的活动。
今年6月,美国众议院通过了《清洁能源与安全法案》,拟于2025年开始对来自未采取强制减排措施国家进口的钢铁及其制品、铝、水泥、玻璃、纸浆、纸、化学品、陶瓷等原材料产品加征“碳关税”。此举在国际社会引起较大争议,特别是受到发展中国家的批评。
当前,发达国家提出的减排目标与发展中国家的要求仍相去甚远,以致出现了有减排义务的发达国家不全面履行义务,无需量化减排的发展中国家却面临“碳关税”限制威胁的尴尬局面。讨论气候变化,应该更多地对发展中国家特别是最不发达国家在气候变化上提供资金和技术,帮助发展中国家在经济发展过程中减少碳的排放。同时发达国家尽快兑现在《京都议定书》中承诺的各项目标。
贸易是双向的,任何单边措施都可能引发连锁反应。“碳关税”事实上将提高发达国家的市场准入门槛,削弱发展中国家的竞争力,在本质上与WTO规则背道而驰,与发达国家一贯倡导的经济全球化和贸易自由化也是不一致的。
世界银行的最新研究成果显示,如果美国按照每吨二氧化碳50美元征收“边境碳税”,则意味着对中国输美产品加征10%的关税,俄罗斯10%,南非9%,印度8%,加拿大2-6%。世界银行认为,征收“碳关税”是单边行为,会对国际贸易产生重大冲击。“碳关税”严重背离了WTO的基本原则,有可能违反国民待遇、最惠国待遇等WTO最基本的规则,一旦强行实施,将成为新的贸易壁垒,不可避免地引发全球贸易战。而就在美国众议院以微弱优势通过《清洁能源与安全法案》后,美国总统奥巴马也警告说,开征“碳关税”可能会发出一种保护主义信号。特别是在世界各国携手应对金融危机,共同反对各种形式的保护主义的形势下,提出实施“碳关税”显然是不合时宜的。
中国坚决反对任何“以环境保护为名,行贸易保护之实”的做法,将从国情和实际出发,承担与发展阶段、应负责任和实际能力相称的国际义务,为应对气候变化做出应有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