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塞外粮仓”内蒙古河套平原有望实现小麦两季种植
日前,经中国农科院等有关专家对内蒙古河套平原引进示范种植的冬小麦进行现场测产,结果显示:3个主要品种亩产量接近或超过500公斤,比当地春小麦增产10%-15%。专家称,这一结果标志着河套平原冬小麦试种取得了突破性进展,小麦有望由单季种植变为两季种植。
新华网呼和浩特9月2日电(辛平)日前,经中国农科院等有关专家对内蒙古河套平原引进示范种植的冬小麦进行现场测产,结果显示:3个主要品种亩产量接近或超过500公斤,比当地春小麦增产10%-15%。专家称,这一结果标志着河套平原冬小麦试种取得了突破性进展,小麦有望由单季种植变为两季种植。
据巴彦淖尔市农牧业局介绍,河套平原从2007年开始试种冬小麦,到今年已实现了连续两季安全越冬,小麦返青率平均超过65%,部分品种超过了80%,平均亩产量接近500公斤,其中“宁冬326”品种亩产量达到532.79公斤。冬小麦的最佳播种期为9月25日至30日。据介绍,2009年至2010年,巴彦淖尔市计划将冬小麦种植扩大到2000亩,逐步实现两季种植。
内蒙古巴彦淖尔市农科院小麦研究室主任、高级农艺师张建成介绍,作为国家重要的商品粮基地,河套地区实现小麦两季种植将是一个历史性的重大变革,对于切实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具有积极作用。
张建成介绍,冬麦北移河套还有几个突出效益:一是可大幅度提高河套灌区小麦单位面积产量。根据巴彦淖尔市农科院试验结果,冬小麦平均亩产量比当地春小麦增产10%-15%。二是能有力带动河套灌区农业耕作制度改革,促进农民增收。由于冬小麦比春小麦早熟10天到15天,套、复种的空间大,可套种的种类多,增产幅度大,经济效益高。三是促进了农业结构和种植业结构的合理调整。在耕地面积不断减少的情况下,种植冬小麦是保证粮食安全,促进结构调整,缓解粮食作物、经济作物、饲料作物争地矛盾,提高土地产出率,促进农民增收的新途径。四是可以增加秋冬季节的绿色覆盖度,美化和保护生态环境。五是可以缓解春灌用水矛盾,减少灌水次数和灌水量。
内蒙古河套平原是我国重要商品粮基地,小麦年平均种植面积在190万亩左右。统计数据显示,近5年,河套平原年平均粮食总产20亿公斤,2008年粮食总产达21.5亿公斤,其中小麦总产7亿公斤,占内蒙古自治区小麦总产量的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