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贸易格局迎来均衡发展契机
随着《货物贸易协议》(2004)、《服务贸易协议》(2007)、《投资协议》(2009)三个协议的签署和实施,中国与东盟地区将成为继欧盟和北美自由贸易区(EU和NAFTA)之后的世界第三大自由贸易区,至此一个拥有19亿人口、接近6万亿美元国内生产总值、约4.5万亿美元贸易总量、由发展中国家组成的世界最大自贸区框架已初露雏形。
东盟经济部长会议刚刚落下帷幕,中国和东盟《投资协议》的签订标志着中国—东盟自贸区合作框架全面建立。随着《货物贸易协议》(2004)、《服务贸易协议》(2007)、《投资协议》(2009)三个协议的签署和实施,中国与东盟地区将成为继欧盟和北美自由贸易区(EU和NAFTA)之后的世界第三大自由贸易区,至此一个拥有19亿人口、接近6万亿美元国内生产总值、约4.5万亿美元贸易总量、由发展中国家组成的世界最大自贸区框架已初露雏形。
经济区域化逆势而上
经济全球化与经济区域化是驱动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的两个轮子。然而伴随着全球金融危机影响的加深,去全球化、全球贸易及资本流动的萎缩现象日趋严重,一些国家希望通过贸易保护主义来达到维持本国贸易平衡和经济利益的目的,这不仅威胁世界经济复苏的步伐,加剧全球贸易摩擦,也使全球化进程严重受阻。在这样的大背景下,中国逆全球贸易保护主义风潮而上,积极推进区域经济自由化、一体化进程,不仅是在外贸形势极其严峻的形势下,为摆脱外需持续低迷千方百计寻找新的增长动力,创造更大的外需弹性,更是在向世界传递中国始终如一地坚持贸易投资自由化方向、坚决反对贸易投资保护的决心。
世界将迎来第三大经济体
区域经济一体化为何成为极富活力的贸易合作方式?事实上,区域经济一体化所创造的贸易转移与溢出效应、生产转移与投资转移效应、福利效应等将大大促进区域内的资源优化配置和各成员国的产业结构升级,使集团内部区位更具竞争力。
中国—东盟自贸区是当前世界上经济增长速度最快,人口最多的地区。中国与东盟从1991年建立对话关系至今的18年中,大体经历了三个阶段,即1991年-1996年建立全面对话框架、1997年-2002年走向睦邻互信、2003年至今年确立战略伙伴关系。2000年到2008年间,中国东盟贸易增长迅速,东盟和中国双边贸易以26.7%的年增长率增长,其增长速度快于中国和东盟各自的总体对外贸易的增长速度。2008年,虽然受到全球金融危机的影响,但中国与东盟贸易仍同比增长13.9%,东盟继续保持中国第四大贸易伙伴和第三大进口来源地的地位。预计到2010年中国—东盟自贸区有望在进出口总额上超过北美自由贸易区,到2020年在GDP总量上超过欧盟自由贸易区。
中国—东盟合作潜力和发展空间巨大。中国与东盟各方的工业化水平、产业结构及资源禀赋等存在差异,可以在平等互利的基础上形成不同的产业协作层面。按照人均GDP、科技发展状况、工业化水平和贸易模式,中国—东盟的经济发展水平大致可以分为四个层次:第一层次是属于高收入国家和地区的新加坡、文莱,具有高科技和知识密集型产业优势;第二层次是马来西亚,属于中上等收入水平,具有中等技术及资金密集型产业比较优势;第三层次是中国和东盟的泰国、菲律宾、印尼,属于中下等收入层次,具有自然资源和劳动密集型产业优势;第四层次是东盟北部的柬埔寨、老挝、越南、缅甸,属于低收入国家和地区,具有廉价劳动力和自然资源优势。自贸区建立后,经济结构层次较高的新、马、泰三国中相对更先进的行业,将向中国进行大规模产业转移,中国的经济规模可以保证东盟国家的产业转移获得广阔的发展空间。自贸区大规模的FDI和迅速增长的地区内贸易进而促使各国和地区产业结构呈现系统性改变,逐渐形成垂直分工与水平分工相交织的分工体系,从而形成与发达国家间的有力制衡。
东亚经济一体化进程加速
然而中国—东盟合作的战略意图绝不仅仅在于此,东亚经济一体化进程正在加速推进。后危机时代“中国—东盟自贸区——东亚经济一体化——东亚共同体”的发展脉络依稀可见。目前以“东盟共同体”为核心,以东盟10+1合作机制(东盟加中国)为第一外围,以东盟10+3(东盟加中日韩)合作机制为第二外围,以东亚峰会为代表的“10+6(再加上澳大利亚、新西兰和印度)”合作机制为第三外围的“同心圆”战略正在构筑。
一场全球金融海啸,改变了全球经济力量的对比。全球金融危机虽然给全球带来痛苦的调整,然而这也恰恰是打破当前失衡的全球供需和分工体系的一大契机。中国—东盟自贸区的建成将使其对欧美市场的依赖度明显下降,大幅提升对区内需求的依存度,这将会深刻改变全球的经济和贸易结构。可以预期的是全球力量格局很可能向快速增长的国家和经济体转移。下一轮增长的强大驱动力,将来自于中国等在内的东亚新兴经济体国家。一个更加均衡、更加富有活力的国际经济新格局正在形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