纺织业跨境人民币结算:雷声大雨点小
备受关注的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启动一个多月来,面临的仍是交易寥寥可数的静观局面。记者走访了多间企业,锦兴纺织是当中唯一一家在启动首笔业务后还继续积极推进的拥护者。
叫好不叫座
在记者抵达广州锦兴纺织漂染有限公司(下称“锦兴纺织”)在广州番禺区的生产基地时,锦兴纺织中国区财务总监邓仕刚刚送走某银行的工作人员。为了积极推进这家每年进出口额高达1.5亿美元的企业采用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最近已有数间银行派人上门拜访邓仕刚,希望取得合作。
今年4月8日,国务院决定在上海市和广东省广州、深圳、珠海、东莞四城市先行开展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试点工作。7月起,试点工作正式在广东启动,锦兴纺织在启动当天就在建设银行成功办了第一笔金额为300.0288万元的跨境人民币付汇业务,当日上午9:10左右汇款已到达其在建设银行香港分行的账户。“效率还是挺高的。继启动当天第一笔业务办理成功后,锦兴纺织又达成了数笔业务总额达1000万元的人民币付汇业务。”邓仕刚说。
然而从总体来看,备受关注的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启动一个多月来,面临的仍是交易寥寥可数的静观局面。记者走访了多间企业,锦兴纺织是当中唯一一家在启动首笔业务后还继续积极推进的拥护者。
广东省人民政府新闻办披露的信息显示,目前广州、深圳、珠海和东莞四个试点城市共有273家试点企业参与了人民币结算,但仍然处于初始阶段,成交额并不高,外商的积极性也不高。对此,有资深业内人士总结道,这项业务面临着试点企业静观、非试点企业翘首的尴尬。这项“千呼万唤”才出台的便利措施,似乎叫好不叫座。
据邓仕刚总结,目前锦兴纺织的人民币结算业务仅限于在香港地区的生意往来。锦兴纺织这家有着13年历史的纺织企业,集团总部设于香港,并于2004年在香港联合交易所上市。在中国的生产基地主要生产纺织面料,设于马达加斯加的生产基地则主要负责成衣的生产。尽管业务已经遍布全球,但拥有众多服装名牌的欧美客户才是锦兴纺织的大客户。
目前,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的业务在境外已覆盖的范围包括东盟十国及我国香港、澳门地区。对于占据广东外向型企业进出口份额最大的欧美地区,虽然业务还没有开展,但郑仕刚已经开始尝试询问。他给长期合作的数位欧美客户发去邮件,介绍这项新开展的业务,并将可得的好处分项列明。“毕竟是商人,绝对不会做自己没有利益的事情。”
“有些客户回复说会考虑,有一些是连回复都没有,一下子他们可能都还没有反应过来是怎么回事。”邓仕刚表示。
“拦路虎”逼企业放缓脚步
“以人民币作为结算货币后,等于把风险转嫁到客户身上。”尽管锦兴纺织在逐步推进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但是邓仕刚仍难掩对客户流失的担心。
与锦兴纺织不一样的是,更多企业已经把这种担心转化为实际的行动——放缓脚步。
中国银行广东省分行国际结算部总经理林炜江在8月初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自7月7日首日试点,广东省中行就办理了将近700万的业务,在近一个月以来陆续收到客户的需求,但业务的总量并不多,共有800多万的业务开展,其中有700多万业务在首日办理,后来又开展了100多万的业务,涉及企业5家左右。
今年4月才在广州开设分行的平安银行广州分行副总经理徐含丹表示,对各银行来说,目前这项业务仅仅停留在工作报告阶段,连中行也只是做了这么少的业务,可见目前这项业务开展困难。平安银行深圳总行取得了试点资格,而新开设的广州分行尚未取得试点资格,徐含丹表示暂时还未把这项业务作为重点工作来跟进。
近日在中山大学举行的一个沙龙上,一位嘉宾一语道出众多试点企业的最大担忧:获得出口退税的条件之一是需要提供出口收汇核销单,而进行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不纳入外汇核销的手段。这意味着,企业在选择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后,如果后续的细节没有落实,将有可能无法获得出口退税。
试点当天参与业务的企业的出口退税是否已经到账?中国银行广东省分行国际结算部高级经理姚青表示,目前还是悬在半空未解决。在金融风暴余波未了的进出口形势下,出口退税的利润往往成为不少中小企业的最大利润来源,由于细节落实措施未明确,很多企业不得不停下了实施新政的步伐。
“享受出口退税政策,具体应该如何提交资料,要拿哪些单据,哪些部门受理,多长时间才能拿到出口退税,这些都是税务主管部门制定的,但是还没有出台具体的方案。”从事进出口贸易长达十多年的曾先生表示。
结算主动权缺失
在不少从业人士看来,这只是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的第一道“拦路虎”,最关键的问题还在于中国的企业在对外贸易中往往缺少主动权,没有权力选择结算货币。
“中国很多公司在跟外商的谈判中普遍处于劣势的地位,选择哪种结算货币更多是由外商说了算。加上外界普遍对人民币存在升值的预期,也导致了外商不愿意用人民币结算。”邓仕刚说,“我们不可能因为计价手段和结算手段而得罪客户。”
记者电话采访了多家从事外贸生意的公司,他们均表示长期以来,在与客户的生意往来一直都是用美元或欧元结算。
一家有着20多年历史、高居中国进出口额500强前列的大型外贸公司,曾遇过客户主动要求用人民币结算。用人民币结算对中国企业来说,本来应该是件值得开心的事情,但他们却犯愁了,因为客户要求在国内付人民币。“我们是做国际贸易的,怎么可能在国内付出人民币?肯定是出口到哪里去,从哪里收外汇回来,怎么可能出口到美国,然后在国内收人民币呢?”该公司负责人张先生对记者表示。最后,这单生意无疾而终。
选择何种货币进行结算,表面看仅仅是一种支付的手段,但背后却体现着企业实力的博弈。“中国的企业要有自主选择权,还有很长的一段路要走。”
非试点企业翘首等待
在试点城市的企业纷纷放缓实施这项新业务的步伐时,一些非试点城市的企业却翘首等待这项业务的试点范围逐步扩大。
远在浙江的米高集团董事副总经理高珍仙带着期待的心情,特意来广州参加了中山大学举行的专题沙龙。
高珍仙告诉记者,在米高集团的众多公司和业务中,拥有自主出口权的工厂对人民币结算的需求特别强烈,因为工厂经过多年的运转,已经拥有一定的客户,定期采购的原料需要用到大量的货币结算。
如果工厂能够直接使用人民币结算,这意味着可以节省成本,并固定风险。据高珍仙透露,因为担心汇率变动,工厂一直以来都不敢把太多美元放在银行账户上。
在她看来,拥有自主出口权的工厂使用人民币结算并不是一件困难的事情,“现在很多外商在国内都设有代理,在中国台湾和东南亚国家直接设有办事处,这些外商就可以直接使用人民币结算了。”
“我一直以为这项业务在广东已经大范围铺开了,经过这次讨论,才知道这项新政还面临着这么多的困惑。”高珍仙在跟同行的沟通中了解到,很多浙江外向型企业希望分享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的好处。
高珍仙的希望或许很快能够实现。中国人民银行条法司司长李波24日透露,央行将同有关部门适时提请国务院扩大境内试点地域范围,部分优秀中小企业有望进入新一轮试点名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