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毅中:缓解融资难贷款难问题 大力扶持中小企业发展
中小企业融资难、贷款难是世界性难题。尽管我国相关部门在很多方面努力开展工作,取得了一些进展,但这一问题仍未得到根本性的解决。融资难、贷款难已成为制约中小企业发展的“瓶颈”,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这其中,既有体制机制问题,也有中小企业自身的问题。
工业和信息化部部长李毅中在人民论坛杂志发表了题为《缓解融资难贷款难问题 大力扶持中小企业发展》的署名文章。文章全文如下:
中小企业融资难、贷款难是世界性难题。尽管我国相关部门在很多方面努力开展工作,取得了一些进展,但这一问题仍未得到根本性的解决。融资难、贷款难已成为制约中小企业发展的“瓶颈”,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这其中,既有体制机制问题,也有中小企业自身的问题。
中小企业量大面广,覆盖国民经济各个领域,是最富活力的经济群体。改革开放30年来,我国中小企业和非公有经济从小到大,迅速成长,数量增多,素质提高,已成为推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今年1-6月,规模以上中小企业实现工业总产值16.8万亿元,占全部规模以上工业的69.2%。截至5月底,共有规模以上中小工业企业40.8万户,占全部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的99.3%;从业人员6238.9万人,占全部工业就业人数的53.2%;实现利税5696.8亿元,占全部工业实现利税的67%。加上规模以下企业和个体工商户,全国中小企业总数达到3660万户。在当前国际金融危机影响加深、我国经济发展正处在企稳回升的关键时期,加快中小企业健康发展,对促进经济增长、增加财政收入、扩大城乡就业、维护社会稳定,具有重要意义。
中小企业融资难、贷款难是世界性难题。从我国看,问题主要有四个方面
国际金融危机的蔓延对我国中小企业带来了很大的冲击和影响。国家及时出台了多项支持中小企业发展的政策措施,发挥了积极作用,但中小企业生产经营形势仍然十分严峻。上半年,规模以上中小企业实现利税总额同比下降8.9%,较去年同期回落39.7个百分点;亏损中小企业数量同比增长78.8%,亏损企业亏损额同比增长40.5%。中小企业的困难,反映最强烈的问题是资金短缺、融资难、贷款难。尽管国家相关部门在加大财政、信贷支持力度,创新对中小企业金融服务,拓宽中小企业融资渠道,构建多层次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等方面努力开展工作,取得了一些进展,但中小企业融资难的问题仍未得到根本性的解决。融资难、贷款难已成为制约中小企业发展的“瓶颈”,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
中小企业融资难、贷款难是世界性难题。从我国看,既有体制机制问题,也有中小企业自身的问题。主要有四个方面:
一是中小企业自身的问题。中小企业规模小,一些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弱,产品和市场竞争力不强,企业发展具有不确定性,加之信息不对称、缺乏有效的抵押和担保等,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金融机构的放贷意愿。
二是中小企业贷款条件严、融资成本高。国际金融危机影响下,企业经营环境趋紧,银行对中小企业尤其是小企业放贷条件比以往更加严格。有的银行还对中小企业贷款进一步上浮利率并附加条件,收取保证金或财务费,加大了企业融资成本。由于从银行贷不到款,不少企业被迫转向互保或民间高利借贷。
三是中小企业金融服务和信用担保机制不够健全。在为中小企业服务方面,金融机构作了许多努力,但总的看,体制机制还不能适应。近年来,我国加快构建多层次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为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和担保难等问题发挥了重要作用。但目前还存在诸多问题,主要是担保机构总体规模较小,抵御风险能力不强,信用担保放大系数低,功能不完善,管理亟待加强。
四是中小企业融资渠道狭窄。目前,我国多层次资本市场建设滞后,民间融资、上市融资、发债融资等渠道不畅,创业投资机制尚未形成,产权交易市场功能尚未发挥,中小企业难以通过直接融资渠道获得有效的资金供给。直接融资渠道窄,资金总量少,使得中小企业特别是小企业对银行贷款的依赖进一步加大,加剧了银行贷款的难度。
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中小企业工作,促进中小企业发展的方针政策也十分明确。最近国务院决定成立中小企业发展领导小组,并从中央技术改造专项资金中切出30亿元,专门支持中小企业的技术改造。国务院领导同志多次要求,工业和信息化部等各有关部门要及时研究提出政策措施,缓解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为中小企业排忧解难,帮助企业渡过难关。同时把解决当前困难和谋求长远发展结合起来,充分发挥中小企业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着力调整结构,转变发展方式,加快自主创新,实现又好又快发展。
积极创造有利于中小企业发展的政策环境,推动融资难、贷款难等问题得到有效解决
工业和信息化部承担着指导中小企业发展,会同有关方面拟订促进中小企业发展和非国有经济发展的相关政策和措施,协调解决重大问题等职能。我们将认真贯彻落实中央重大决策部署,尽快推动出台促进中小企业平稳较快发展的若干意见,积极创造有利于中小企业发展的政策环境,继续加强与相关方面的沟通协作,加大工作力度,积极推动融资难、贷款难等问题得到有效解决。
进一步完善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要会同银监会、财政部等制定完善融资性担保机构的监管机制,落实中小企业信用担保补助、营业税减免等政策,引导中小企业信用担保机构扩大对中小企业贷款担保功能。大力推动区域性和省级中小企业信用再担保机构设立,促进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建设。加大对那些生产有基础、产品有市场、融资需求急的中小企业信贷支持。推进建立以信用记录征集、调查、评级为主要内容的中小企业信用制度,提升中小企业自身融资能力。建议财政继续加大风险补偿、保费补贴、税收支持等政策力度,支持地方多渠道筹资,加快建立和完善多层次中小企业贷款担保机构,形成有效的信贷风险分担机制。
推动针对中小企业的金融机制创新和服务创新。支持银行内部建立健全中小企业贷款机制,如设立中小企业事业部,落实信贷责任,加强业绩考核,放宽呆坏账核销额度等,调动基层银行的积极性,力争对中小企业信贷投放增速不低于全部贷款增速。鼓励各金融机构开展产权、非专利技术和股权等无形资产的质押贷款,开办融资租赁、公司理财、账户托管等多种中小企业融资业务。鼓励民间资本参投中小企业金融机构,积极发展小额贷款公司和村镇银行。
推动建立中小企业多层次直接融资体系。稳步扩大中小企业板规模,加快创业板市场的形成与发展。鼓励各类创投机构加大对中小企业投资力度。进一步规范各类产权交易市场,为各类中小企业产权、股权、债权等提供交易平台。整体规划,分步推进,搞好中小企业集合发债试点,提高中小企业集合债发行规模。鼓励大中小企业合作,发挥大企业资金优势,密切产业链上下游的联系。探索研究电子商务网络为中小企业提供联保贷款模式。
大力推动中小企业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今年中央财政中小企业发展资金从39亿元增加到96亿元,体现了中央财政对中小企业的支持。我们将发挥中小企业发展领导小组的机制,加强部门协调,提高资金使用效果,同时推进国家中小企业基金的加快设立,吸引带动民间资本。结合重点产业调整和振兴规划,用好30亿元中小企业技术改造资金,通过贴息、补助等办法,重点推动轻工、纺织和电子领域中小企业特别是小企业的技术改造和结构调整。抓好100个产业集群示范,加强分类指导,促进节能减排和土地集约使用。总结地方经验,制订承接产业转移能力的政策措施。
加强和改善对中小企业的服务。落实好中小企业服务体系建设专项规划,重点加强技术创新、创业培训、市场开拓、管理咨询等服务,建立健全中小企业社会化服务体系。着力推动中小企业技术研发、质量管理、信息咨询和国际市场开拓等公共服务平台建设,抓好88个中小企业创业基地项目,及时发现、总结先进典型经验,做好宣传交流推广。推进中小企业信息化工程,加大中小企业培训力度。加强中小企业领域国际交流与合作,办好中国国际中小企业博览会。
指导中小企业提升自身素质。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贷款难等问题,促进健康发展,从根本上来说,还需要企业练好内功、提升素质。要引导企业及时掌握市场信息,正确研判形势,增强风险意识;采取有针对性措施,切实加强管理,千方百计节能减排、增收节支、降本增效,提高市场竞争力。支持中小企业发挥经营机制灵活的优势,更加注重技术改造和自主创新,突出研发、品牌和营销,抓好品种质量,向“专、精、特、新”以及产业集群方向发展。
应对国际金融危机、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工业是重点,企业是难点,需要各相关方面积极努力、大力协同。有党中央、国务院的高度重视,有相关各方面的协同努力,中小企业一定能够渡过难关、走出困境,为促进经济发展、社会和谐作出新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