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口企业再现招工难传递三大经济信号
在经济企稳回升的时候,观察市场的方法与角度都要随之发生变化。再以“刻舟求剑”式的思维方式去思考问题,制订投资策略,是要吃大亏的。
首先,就业形势的好转,首次从滞后指标这个环节,发出了中国经济企稳回升的信号。这跟较早之前大家关注的采购经理人指数(PMI)等先行指标的意义不同,它是从反映经济运行状况的最终环节,也就是就业环节,证实了中国经济的探底回升,同时也是自去年第四季度以来,一系列刺激政策开始在民生层面上发生作用的直接证明。
几个月前,不少分析人士都把眼光紧盯在采购经理人指数等先行指标上,对企业用工、居民就业等滞后指标不那么在意。没错,在经济下滑的时候,关注先行指标和一致指标对经济趋势的预测意义,那是很自然的。但在证明经济是否回稳的时候,滞后指标表现如何,就很关键了,只有滞后指标也出现反转,才能证明经济确已回升。
现在,长三角、珠三角等地区再度出现了企业用工缺口,出现了招工难问题,表明这些地区的工业经济已经有所回暖。而据央视的报道称,今年上半年,温州市的工业用电量、铁路货运量等指标也出现了好转。为了招揽工人,温州的企业家们甚至还以提高工资待遇等方式,吸引外来务工者。这就预示,在一些地区,劳动力市场也开始活跃了。
劳动力市场的活跃,企业用工的增加,就业机会的增多,它的经济意义是多重的。第一,表明微观层面的企业开始复苏。企业有活干、有钱赚了。企业用工的增加,是企业开始活跃的表现;第二,表明需求开始苏醒,市场出现转机。企业用工的增加,也从供给的角度证明了需求的复苏,市场的复苏;第三,表明居民的即期收入将有所增加,这对扩大消费、改善民生至关重要。因此,对于企业用工与就业指标的宏观意义,不能低估。
其次,长三角、珠三角等地,再次出现了招工难问题,表明外需状况有所好转,外向型企业熬过了“冬天”,大批员工保住了“饭碗”,生产有了转机。这是一次难得的喘息机会,它为中国的外贸,以及东部沿海地区长期形成的外需依赖型经济的转型,留出了新的思考余地和调整空间。特别是自去年下半年以来,不断提高的出口退税率,有了转圜的可能。
事实上,自金融危机爆发后,受外需影响最大的是东部地区,尤其是沿海外向型企业,可谓遭到了重创。受其影响,中国经济也出现了罕见的“东慢西快”现象,有人甚至称之为“东部塌陷”。为了挽救外贸颓势,避免大批企业倒闭、工人失业,有关方面出台了一系列刺激出口的急救政策。现在,长三角、珠三角的一些外需企业又“活”了过来,正是这些政策发挥作用的证明。这是需要肯定的地方。
但是,换个角度看,为了保住外贸的既有“地盘”,付出的代价也是巨大的。一是出口退税率的多次大幅提高,只是保住了既有市场与份额,真正得实惠的却是外国经销商和外国消费者。笔者前些日子在英国中西部漫游,真真切切地领教了外国人得到的中国产品的好处;二是从最近的出口产品看,只有劳动密集型产品情况稍好,科技产品遭遇更差,这对调整中国的外贸结构是不利的。而事实上,这次金融危机,起码使中国的外贸倒退了两年。这是我们在关注外需型企业“活过来”时,不得不考虑的长远问题。
此外,企业生产的好转,用工的增加,劳动力市场出现的新变化,也给投资市场发出了一个重要信号,即当前的经济形势与上半年已有很大不同,特别是内外部环境,已经有所变化。因此,在经济企稳回升的时候,观察市场的方法与角度都要随之发生变化。再以“刻舟求剑”式的思维方式去思考问题,制订投资策略,是要吃大亏的。
换句话说,企业用工与就业指标虽然是滞后指标,却对基本面的判断有潜在影响。上半年这些指标是“沉默的群体”,不在大家的视线中,大多数投资人关注的是政策利好,是流动性泛滥。因此,上半年的行情也就是在这种特殊的氛围下,一路走过来的。但下半年或更长一段时间,虽然政策大方向难有大改变,流动性仍将保持充足,但随着多项经济指标发生了结构性变化,对价格和利润的预期,将成为投资市场关注的目标。而价格和利润,都和滞后指标有关。
就此观察,研究滞后指标对经济增长、外贸动向,以及投资市场发出的强烈信号,恐怕是下半年投资人要做的重要功课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