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金上半年报:偏股型QDII实现正收益
截至8月26日,已披露半年报的139只偏股型基金 (包括QDII)全部取得正收益,累计利润达到2282.14亿元。而基金之间账目浮盈的分化也相当大,从几百万到近百亿,不一而足。
截至8月26日,已披露半年报的139只偏股型基金 (包括QDII)全部取得正收益,累计利润达到2282.14亿元。而基金之间账目浮盈的分化也相当大,从几百万到近百亿,不一而足。
然而,漂亮的账目数字却并不意味着在上半年能看到真金白银。统计显示,139只偏股基金中的42只兑现股票部分为亏损,其中不乏今年表现优异的基金,这说明在6月30日前,基金大把获利筹码尚未兑现。
比如易方达上证50和诺安股票基金,虽然分别取得97亿元和87亿元的账面利润,然而均卖出股票部分亏损却也不少。此外,融通基金旗下9只偏股基金,除了基金通乾与融通内需动力已实现正收益外,其余全部为负。
基金“割肉”调仓
为何在盈利情况不错的环境下,大范围基金账面利润和已实现收益却背道而驰?
对此,安信证券首席金融工程分析师付强表示,这是因为基金主要卖出亏损的股票,对盈利的股票则仍旧持有,因此造成这种“账内盈、账外亏”的现象。
事实上,出现上述情况的大多是2009年之前成立的老基金,在去年的熊市中被深套,已实现收益为负很有可能是对亏损股票的“忍痛割肉”。而数据显示,大部分基金在二季度末仓位高企,未兑现的筹码让盈利仅停留在账面。
分析人士认为,基金在跟随新的市场变化重新调整股票组合时,或许对于一些业绩表现不佳的个股进行减持以换取资金。同时,由于上半年市场趋势性向上的走势,基金也因此保持高仓位,不舍抛售筹码。
此外,有分析师表示,老基金会因为赎回压力而被动减持股票,今年上半年,指数基金以外的其他基金品种均出现净赎回现象,这在一定程度上会加重基金流动性压力,不排除基金会抛售部分股票来保持现金流充裕。
53只股基无红可分
值得注意的是,已实现收益的盈亏将直接影响到基金的分红能力。
统计数据显示,139只偏股型基金中有53只的可分配利润为负,这其中大多数基金的已实现收益部分是亏损。也就是说,这些基金均没有满足分红条件。统计数据还显示,在今年上半年进行了分红的23只股票型基金中,除了基金普丰外,其余全是已实现收益颇丰的基金。
对此,市场分析人士也有不同看法,“如果基金赚取的利润大大超出已实现收益的亏损,那在未来基金账面浮盈兑现后,分红还是大有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