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信部:新兴产业发展应避免新一轮产能过剩

2009-08-27 13:09351

  8月26日,工业和信息化部在北京召开《2009年中国工业经济运行夏季报告》发布会,围绕当前热点,展望下半年工业经济发展形势,并回答记者的提问。

  为加强政府部门与研究机构的合作互动,进一步发挥信息引导作用,工业和信息化部运行监测协调局与中国社科院工业经济研究所商定,每季度联合发布一次工业经济运行的报告,利用这种形式加强对当前工业经济的热点、难点问题的解读,探讨下一步促进工业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思路和措施。

  朱宏任:各位新闻界的朋友们,下午好!非常高兴我们在一起交换对当前工业经济运行形势的意见和看法。今天我们非常高兴地请到了金碚所长跟我们一块介绍一下我们在一起共同起草的《2009年中国工业经济运行夏季报告》。《2009年中国工业经济运行夏季报告》是工业和信息化部和社科院加强合作的一个产物,由工业和信息化部运行局和社科院工经所相互在一起切磋研究提出的成果。

  下面,我简单给大家介绍一下报告的主要内容。报告系统介绍了今年以来工业经济运行的情况,特别是在中央扩内需、保增长一系列政策作用下,工业经济在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实现企稳回升方面取得的积极成效。报告还分析了当前工业经济运行中面临的一些突出问题和困难,指出当前工业企稳回升的基础并不牢固,面临的形势、面临的环境依然复杂严峻。报告强调当前在努力实现保增长过程中,要把大力推动产业结构调整放在更重要的位置,全面贯彻落实重点产业调整振兴规划,稳步推进兼并重组和淘汰落后,加强企业的技术改造和自主创新,加快培育和发展新兴产业,加大对中小企业的支持力度,加强对民间投资的引导。报告认为,今年以来,在党中央、国务院的坚强领导下,各地区、各部门的共同努力下,中央应对国际金融危机,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政策效果逐步显现,工业增速下滑势头得到遏制,企稳回升的势头逐步显现,工业整体运行向好的方向发展。

  统计数据显示,今年前7个月,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7.5%,尽管增速比去年同期回落8.6个百分点,但从月度运行情况看,工业增速已见底回升,其中1-2月增长3.8%,处于去年下半年以来增速下滑最低点,3、4、5三个月增速分别回升到8.3%、7.3%和8.9%,6、7两个月增速进一步达到10.7%和10.8%,企稳向好的态势更加趋于明朗。

  今年以来,工业经济运行呈现以下特点:

  一是轻工业运行相对平稳,重工业回升态势明显。前7个月,轻、重工业增加值分别同比增长8.1%和7.2%,其中7月份增长9.2%和11.3%。轻工业主要受消费刚性需求拉动,运行比较平稳, 7月份增速较1-2月回升2.7个百分点;重工业在经历半年多的调整后,去库存化基本完成,加上中央政策拉动,运行状况得到改善,7月份增速较1-2月回升8.6个百分点。

  二是效益下滑状况有所改观,多数行业利润实现增长。上半年,全国上报工业效益的22个省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利润8941亿元,同比下降21.2%,降幅比一季度缩小11个百分点,比1-5月缩小3.4个百分点;在39个工业大类行业中,有23个行业利润同比上升,有27个行业利润增幅比1-5月回升或降幅缩小。

  三是东、中部地区回升加快,西部地区保持较快增速。前7个月,东、中、西部地区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分别增长6.3%、7.3%和13.2%;其中7月份分别增长9.5%、11.8%和15.2%。工业增速超过10%的有江苏、山东、辽宁、天津、重庆等13个省份,7月份所有省份工业当月增速均实现正增长。

  四是出口大幅下降,国内需求成为拉动增长主要力量。1-7月,规模以上工业出口交货值同比下降15.6%。在外需严重萎缩的情况下,扩大内需有力支撑工业生产企稳回升。前7个月,城镇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32.9%,其中建筑安装工程和设备工具购置费用分别增长35%和30.4%;工业投资同比增长27.2%,其中制造业投资增长28.1%。前7个月,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15%。

  主要工业行业总体上呈加快回升运行态势。原材料工业在固定资产投资强劲增长的拉动下,回升加快。前7个月,原材料行业增加值同比增长7.8%,其中6、7两个月分别增长11%和13%。7月份粗钢产量达到5068万吨,产能已恢复到九成左右;十种有色金属产量同比增长2%,改变了去年11月份以来连续8个月同比下降局面。随着价格回升,冶金、有色行业盈利状况改善。

  建材行业保持较快增速,前7个月增加值同比增长13.7%,主要产品中水泥产量达到8.7亿吨,同比增长13.6%。化工行业回升势头强劲,前7个月增加值同比增长9.4%;其中7月份增长14.7%,为去年下半年以来最高增幅。

  装备制造业受投资和政策等因素拉动,表现出良好的增长态势。前7个月,装备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0.1%,其中7月份增长15.9%,连续三个月保持两位数增长。在1.6升及以下乘用车购置税减半、“汽车下乡”、“汽车以旧换新”等政策作用下,前7个月,生产汽车710万辆,销售汽车718万辆,同比分别增长20.2%和23.4%(汽车协会统计数),产销量连续五个月超过100万辆。起重机械、输送机械、压实机械、混凝土机械产量同比分别增长9.9%、12%、9.5%和30.6%,水泥、炼化、粮食、饲料、印刷等专用设备产量同比增长15%-31.9%。机床行业加速向高端和大型化方向发展,上半年金属加工机床数控化率达到53.7%,同比提高7.7个百分点。

  消费品工业立足国内市场,运行态势平稳。前7个月,消费品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9.5%,其中7月份增长11.4%,已连续三个月保持两位数增长。主要消费品行业中,轻工、纺织、医药、烟草四个行业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分别增长9.6%、8.5%、14.1%和7.5%。食品生产保持较快增长,前7个月,农副食品加工、食品制造和饮料制造行业增加值同比分别增长16.5%、11.9%和12.9%。 “家电下乡”稳步推进,对家电生产拉动作用增强,但受出口大幅下降影响,家电生产总体形势仍然低迷。纺织品服装生产基本平稳,前7个月,纺织业、服装及鞋帽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增长7. 2%和10.8%,其中7月份分别增长8.6%和11.3%。提高出口退税率,减缓了轻纺产品出口下降趋势,降幅小于我国外贸出口整体降幅。

  电子制造业在国家鼓励消费、稳定出口政策带动下,生产下滑趋势逐步得以遏制。前7个月,规模以上电子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增长0.8%,扭转了上半年负增长局面,5、6、7三个月增速分别回升到4.3%、6.5%和5.9%,出口交货值降幅由一季度的15.5%缩小到7.1%、5.8%和6.2%。内销市场拉动电子制造业回升。前7个月,电子制造业内销产值增长12%,其中7月份增长19.6%;3G建设及新业务开展拉动通信与网络设备行业增长,前7个月,通信设备、计算机网络设备行业内销产值分别增长10%、19.4%。彩电行业在调整产品结构中逐步复苏。前7个月,全国彩色电视机产量同比增长2%,其中液晶电视产量增长77.1%,占全国彩电产量的比重由去年同期的25.7%上升到44.7%,CRT彩电产量下降32.6%,占全国彩电产量的比重由去年同期的46.2%下降到30.5%。

  报告着重分析了当前工业经济运行面临的主要困难和问题,认为,我国经济发展面临的国际国内环境依然严峻复杂,工业企稳回升的基础还不牢固,运行态势还不平稳,行业之间、地区之间发展也不平衡,产业结构不合理、产能过剩等问题突出。

  一是世界经济复苏漫长曲折,外需不足仍然是制约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原因。随着各国政府应对危机措施到位,其效果逐步显现,从二季度开始全球金融市场趋稳,发达国家经济萎缩幅度也有所放缓,消费者信心指数也有所恢复,但各主要经济体复苏主要靠政府投入和政策刺激,政策的持续效果还有待观察,由于经济基本面未有根本性改观,就业形势仍在恶化,产能利用率低下,尽管一些经济指标也显示世界经济正在触底,但短期内出现强劲复苏的可能性不大。

  二是民间投资动力不足,内需较快增长难以弥补外需萎缩形成的缺口。今年以来,投资增长主要靠政府投入和银行信贷资金快速增长的支撑,民间投资的潜力尚未得到充分发挥。在国家鼓励消费政策的驱动下,国内消费品保持了持续较快的增长态势,在一定程度上支撑了消费类产品生产企稳回升,但政策驱动新增的消费需求难以弥补急剧萎缩后形成的需求缺口,特别是我国轻工、机械、电子等行业许多产品出口比重超过50%,很难靠国内市场的拓展去消化外需不足形成的需求缺口。

  三是工业经济仍未步入正常增长轨道,下行压力依然较大。前7个月,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7.5%,仅为近年来正常增长水平的一半左右,仍未步入正常运行轨道。7月份工业增速比6月份加快0.1个百分点,主要是建立在去年下半年增速逐月下滑基础上(去年7月份增速比6月份回落1.3个百分点),回升的基础并不牢固。工业效益状况仍不乐观,前5个月利润同比下降22.9%,全年利润实现正增长难度很大。

  四是产能过剩问题凸现,加快推进结构调整和发展方式转变任务艰巨。目前,我国多数工业产品已在国际市场中占有较高份额,但在国际金融危机的冲击影响下,产能严重过剩表现得更为突出。目前,钢铁行业产能过剩超过1亿吨,而今年以来新开工项目同比增长20%左右;水泥产能过剩近3亿吨,而在建水泥生产线超过200条,将新增产能超过2亿吨;铝冶炼行业产能利用率仅为65%左右,在建氧化铝、电解铝产能仍达560万吨和200万吨。此外,造船、化工、平板玻璃等行业也都存在较为严重的产能过剩问题,太阳能、风能等新兴产业重复建设、无序上马的问题也不容忽视。

  报告在综合分析各方面因素的基础上,预测三季度和全年工业增速。报告认为,今年后几个月在中央“扩内需、保增长”政策的持续作用下,工业经济运行总体上将保持稳步回升运行态势,考虑到去年下半年工业增速呈逐月走低的运行态势及其他各方面的因素,预计第三季度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1.5%左右,全年增速在11%-12%。

  报告强调,当前工业经济运行正处在企稳回升的关键时期,应对国际金融危机、保持经济持续平稳较快发展任务艰巨。当前,要在努力实现“保增长”的过程中,把大力推进结构调整放在更加突出位置,更加注重提高增长质量和效益,切实抓好十个重点产业调整振兴,在应对国际金融危机中实现工业“保增长、调结构”各项目标任务。

  一是更加注重处理好保增长和调结构的关系,要把持续稳定的经济增长建立在结构不断优化的基础上,在保增长中要更加重视增长的质量和效益,力争做到经济增长和结构调整相互促进。

  二是更加注重解决兼并重组和淘汰落后产能中的难点问题,要把解决企业兼并重组和淘汰落后产能中所涉及的资产、债务、人员安置、地方财税收入等难点问题作为优化结构的突破口,充分考虑兼并重组和淘汰落后产能中的职工利益问题。

  三是更加注重推进企业技术改造和培育新兴产业,作为实现产业转型升级的重要抓手,通过实施技术改造带动企业、地方和社会投资,推动工业实现内涵式发展。

  四是更加注重改善中小企业发展环境,通过大力发展中小企业,适应不同层次市场需求,扩大城乡就业,增强经济活力。

  五是更加注重加强质量品牌建设,将其作为提高提高企业竞争力的基本内容,力争工业产品结构和质量管理工作有一个整体提升。

  六是更加注重加强政府对民间投资的引导,通过发挥政府投资的“乘数效应”拉动民间投资的增长。

  王新哲:谢谢朱宏任同志。下面,请中国社科院工业经济研究所金碚所长讲话。

  金碚:各位记者朋友大家好!刚刚朱总已经就今年夏季我们对中国工业经济运行的状况做了一个全面的介绍,这个报告是在工业和信息化部运行监测协调局和中国社科院工业经济研究所共同研究分析的基础上形成的,这次报告已经是第二次,我们春季是第一次。

  这样一个报告主要是倾向于做一个短期的经济分析,即时的经济分析,所以高度依赖于各个部门提供的数据,我们研究和分析主要是依据国家统计局、工业和信息化部、以及各个行业协会,大家提供的目前工业运行的最近的数据的基础上进行的分析。

  在这个基础上,我们两部门共同对数据以及各个方面的情况进行了分析研究,我们所有关专家也多次对经济形势进行分析,在举行这次新闻发布会之前,又由工业和信息化部运行局和我们工业经济研究所的专家一块(他们非常辛苦)以最新的数据和最近的情况为基础做出了这样一个报告。

  因为现在大家对工业运行状况越来越关注,金融危机几乎是一次全民经济学的教育运动,不仅是经济管理部门、研究单位、教育单位关注工业经济的形势,而且连普通老百姓都非常关注工业经济形势。

  特别是中国目前经济状况,中国经济结构中间,工业还是国民经济中间最关键的部门,特别是这次从国际上金融危机看,本质上是虚拟金融面和实体经济层面的关系存在着一些矛盾和障碍,导致了金融面对经济增长的信心不足,甚至是某种程度上在国际上是信心的崩溃。

  要恢复这个信心,除了在金融面和宏观经济层面进行刺激、救市的措施之外,全世界都看到一个动向,就是要在实体经济层面进一步的夯实经济增长的基础。在这个方面,中国和世界相比,总体来讲,我们比全世界总体情况表现的要乐观一些,特别是到夏季,这次我们的报告和上次相比大家可以看到一些积极的方面更加显示出来,上一次我们报告所预计的二季度大概增长的判断也基本上实现了当时的分析,当时也是基于对实体经济层面的分析。

  问题是尽管中国经济和世界相比,特别是到现在绝大部分工业部门都是正增长,绝大部分地区工业已经是正增长,这是和上次不太一样的,而且上一个季度表现特别困难的一些地区和行业,或者是受影响最大的地区和行业,现在也表现出遏制了下降、开始回升。比如东部沿海地区,原来是受冲击最大的,电子制造行业也是受冲击最大的,负增长时间最长,这次都已经表现出了正增长。

  但是,整个工业形势还没有完全走到大家可以很乐观了,为什么?原因在于前一个阶段我们主要是依赖了国家宏观经济的刺激政策,全世界都是这样,当金融危机来的时候,首先是采取宏观政策,宏观政策的办法无非是扩大需求,向经济体注入流动性。这个过程可以遏制经济下滑的势头,应该说全世界各个政府的合作,某种程度上是全世界政府的合作,包括中国政府宏观政策效果更快,动作也更迅速,所以中国经济在这一阶段呈现了企稳,在宏观层面的大局已经比较明显。

  但是,这个事情还没有完,因为经济真正要恢复增长,工业真正要恢复到正常增长的轨道,还很艰难,全世界也很艰难,中国也很艰难。原因就是我刚才讲的,这次金融危机爆发的根源不仅仅是金融面上的体制的缺陷,或者是政策上的失误,不仅仅如此,它真正的根源是在于实体经济层面存在问题,不仅仅是中国这样,发达国家也是这样。

  所以,在第二步的情况下,我们全世界经济的回升,刚才朱总已经讲了,短期内我们很难期望经济能够全面复苏,中国经济要走到正常的增长上还有很多问题要解决,我们现在面临很大的问题,这些问题仅仅用宏观经济政策的需求扩张方式是解决不了的,他需要整个微观经济层面、企业层面做出重大的调整。这个调整包括结构的调整,包括行为的调整,包括这个企业去开拓市场的方向和战略上要做一些调整,这些都不是仅仅靠宏观政策可以解决的。

  所以,下一步一方面我们宏观上扩大需求的政策还要继续稳定,还要继续起作用,比如除了政府投资之外,还应该考虑怎么样启动民间投资,怎么样进一步的开拓工业品的市场等等,这都是着眼于需求层面。但是,供给层面要做的任务也非常艰巨。

  但是总体来讲,中国工业经济尽管还没有恢复到正常的状况,因为按照我们保8%的目标的话,工业经济增长至少要在11%-12%,如果工业经济不能有11%-12%增长的话,国民经济保8%就有一定问题。但是,现在看来这个问题大多数人已经不怀疑能够实现了,但是微观层面的问题还存在,因为中国企业30年的市场经济过程中间没有遇到过这么一次金融危机,所以金融危机某种程度上也是对工业企业的一次很大的锻炼、磨炼和经历。

  现在我们看到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实现行为调整的过程,所以我们可以看到东部地区,甚至包括中小企业都有一个反弹的很明显的趋势,就是企业逐渐的进行了调整。

  但是下一步我们还可以看到仅仅有企业微观层面的调整还不够,第三个阶段,我们必须要看到在产业经济层面形成一些能够带动持续成长的产业引擎,就是可以看到哪些产业可以在下一轮经济增长中起到作用,哪些新型行业可以形成,带动经济继续的增长。

  所以,我们可以看到总体来讲,尽管我们这次的报告主要是短期季度的分析,短期经济现象里面也包含了很多长期的因素,所以国家的政策也会适时的从主要是采取短期宏观需求扩张刺激的政策,适时的进一步转向更深入的供给层面政策,包括结构的调整,包括对落后产能的处理,淘汰一些落后产能等等。以及包括怎么样进一步的改善企业的经营环境,怎么样使各类企业在一个更加公平的环境中间通过公平的竞争来提升自己的竞争能力,特别是国际竞争能力,这样才可以使得中国经济增长有一个长期的支撑。

  以上就是我就刚刚朱宏任总工程师的介绍所做的一些补充。

  王新哲:谢谢金碚所长对夏季报告出台的背景介绍。下面,请新闻媒体的记者朋友提问,因为来的新闻媒体朋友比较多,请大家举手提问。

  经济日报记者:我想请朱总给我们介绍一下上半年,特别是1-7月份中小企业发展的情况,因为部里面整个数据里面中小企业数据比较缺,但是这块应该是整个工业和信息化部工作的很重要的方面,而且国务院刚刚公布了关于中小企业发展的措施,所以我想问一下中小企业上半年特别是1-7月份应对危机的情况,现在遇到的问题,包括部里面下一步在这块还有什么举措推出来?

  朱宏任:谢谢这位记者朋友,他提了一个关于中小企业的问题。实际上中小企业是我们当前政府的工作最为关注的一个方面,对于中小企业上半年发展的情况,就数字方面来说,因为现在统计数字是基于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的概念,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概念是以年主业业务收入500万元作为一个尺度,在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中大企业只有几千户,中型企业有几万户,而在规模以上的企业划分中,小企业占到了30多万户,应该说占到了现在规模以上企业的超过90%。另外,还有大量的企业是在规模以下的小企业。

  由于现在统计制度所限,现在我们一时很难给出来具体中小企业发展趋势,但是我们可以从总的方面做一个把握,应该说今年上半年以来,随着国民经济情况逐渐有所好转,企稳回升态势逐渐明显,应该说中小企业也取得了较好的发展成绩。工业企业在1、2月份经济增长最低点的3.8%,到现在7月份工业以上工业企业增长10.8%,这样一个运行轨迹,即是大企业的运行轨迹也是中小企业的一个运行轨迹。应该说中小企业上半年取得的成绩是和中央实施一揽子计划相关的,我们知道在一揽子计划中,重点推出的轻工、纺织调整振兴规划,主要是针对纺织、轻工两个行业中中小企业占主要位置,对于纺织、轻工行业主要政策都是中小企业直接受益。另外,中央加大财政投入力度,而且金融机构也在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方面积极开展工作,工业和信息化部也在加快支持中小企业发展方面开展了各方面的活动,做了大量的工作。在各地区、各部门共同努力下,中小企业在上半年经济运行中发挥了很重要的作用,取得了很好的成绩。

  但是,就整体来说,我们认为中小企业在整个工业企业群体中还是困难比较多,受到影响比较重的企业群体。它突出的困难表现在这样一些方面,一个是当前比较突出的市场需求不足的问题,这个问题对中小企业影响是首当其冲的。另外,像企业融资难也是各方面中小企业集中反应的一个问题,还有就是在中小企业享受的国家各方面政策方面,也是遇到了一些困难,有的地方落实中小企业应该享受的政策比较迟缓,另外中小企业的负担也比较重。除此之外,中小企业自身也有一个需要不断转型、升级、提高的问题。

  最近,国务院召开常务会议,专题研究部署中小企业的发展,对中小企业发展制定了相关的政策,这些政策应该说对于促进中小企业发展将起到非常积极的作用。这些政策集中体现在六个方面,这些方面包括第一是完善中小企业政策法规体系,第二是切实缓解中小企业融资难的问题,第三是加大对中小企业财税扶持,第四是加快中小企业技术进步和结构调整,第五是支持中小企业开拓国内国际市场,第六是加强和改善对中小企业的服务等等。这些政策有些是对现有政策进一步明确,有些是对下一步政策方向的规定,这些政策将在各个部门共同努力下,在近期都会尽快出台,相信随着这些政策出台,对中小企业支持的力度会更大,中小企业发展面临着一个更好的前景。谢谢!

  新华社记者:我想问朱总一个问题,随着美国奥巴马总统最近频频推荐,现在物联网一词已经成为全世界关注的焦点,对于中国老百姓来讲这个词非常新鲜,能不能请朱总给大家介绍一下什么是物联网,物联网在中国发展前景如何,它的发展对于中国老百姓生活有什么影响?

  朱宏任:物联网是一个新概念,到现在为止还没有一个约定俗成的、大家公认的概念。总体来说,物联网是指各类传感器和现有的互联网相互衔接的一个新技术。在今年1月28号,美国奥巴马总统就职以后,他在和工商领袖举行的圆桌会议上提出了相应的智慧地球的概念,其中也包括这些专家建议美国要形成智慧型的基础设施,奥巴马政府对此给予了积极的回应。应该说,物联网就是这些所谓智慧型基础设施中间的一个概念。

  应该说,物联网就其本身来说,它是代表了下一代信息发展技术,但是就它的某些应用领域和应用方式来说,对大家来说也不是太生疏,因为像现在一些重要的商品上面都有重点的条形码,将来这种条形码、电子射频技术和互联网连接,物体运动到什么地方我们都知道,现在我们查询一些我们的邮递快件,这些快件运转到了什么地方,实际上还不是过去一般以为的根据人工搜索跟踪,而是通过射频技术,通过在传递物体上植入有关的芯片,然后取得它在什么地方的一些具体的信息。

  像这样一些新技术,理所当然的受到了我们的高度关注,今年8月9日,温家宝总理在无锡视察的时候也视察了中科院相应的技术研发中心,对于物联网应用也提出了一些看法和要求。我们知道在当前我们正在面对金融危机的威胁,我们也在全力应对金融危机的挑战。应该说每一次大的危机,无论是经济危机,金融危机,他都会催生一些新的技术,而新的技术的诞生也是使经济、特别是工业走出危机的一个巨大的推动力。在这方面,国家也正在高度关注、重视这方面的研究,工业和信息化部会同有关部门,在新一代信息技术方面正在开展一些研究,以形成支持新一代信息技术的一些新的政策措施,对于新的发展方向,通过进行更进一步的研究加以明确,然后确定一些新的支持政策措施。我们相信随着各方面的共同努力,新一代信息技术,包括物联网在内,都会对整个经济起到一个积极的推动作用。

  中国经营报:我想问金碚所长三个问题。第一个问题,这次夏季报告中工业和信息化部运行监测协调局和中国社科院工业经济研究所联合发布,我们知道工经所长期从事工业经济研究,请问金融危机之后工经所对于工业经济进行了哪些研究?有哪些成果?第二个问题,金融危机前后,工业经济运行从企稳到复苏分为几个阶段,目前我国处于哪个阶段?第三个问题,针对1-7月份工业经济运行形势来看,您对政府宏观调控和企业应对措施有什么建议?

  金碚:我简单回答一下这几个问题,这几个问题也是相关的。我们工业经济研究所主要是从事应用经济和企业经济与企业管理方面的研究,同时也对区域经济进行研究。金融危机来了以后,也对应对金融危机过程中密切关注实体经济层面发生的一些情况,我们的研究领域本身就是对于金融危机产生的各个层面,一个是产业层面,一个是企业层面,还有区域层面。金融危机来了以后,我们所面对形势做了很多研究和分析,特别是和工业和信息化部等经济管理部门共同密切关注金融危机发生的最新情况,来做出一些分析和判断。

  这次金融危机应该说对中国经济影响非常大,对世界经济影响也非常大,因为这次金融危机暴露了国际经济中间很多问题。首先是金融层面问题,这个大家讨论的比较多,金融层面的问题在金融危机爆发过程中间产生了很大的作用。实际上金融危机的产生,在实体经济层面也有很深刻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三个主要的方面,第一个方面是包括发达国家在内,他们产业和企业的创新机制存在问题,存在什么问题呢?我们在上世纪已经看到能源、环境等等这些问题是面临的一个重大的问题,但是30年来进展非常不理想,像美国这样的政府投入研究也很少,企业尽管知道这个问题的重要性,但是并没有一个有效的创新机制来实现这样一个创新过程。我们讲创新主要不是指科学技术的发明,不是说有没有这个技术,有没有这个科学,主要不是指这个,主要是说这样的科学技术能不能在产业中间得到应用,在产业中间得到应用就需要一个机制,这个机制应该看到在发达国家也非常不理想。

  第二,在高技术产业方面,尽管高技术产业表现出很好的技术发展前景和应用前景,但是高技术产业的盈利模式、盈利方式、能够给投资人带来长期投资信心,这样的问题实际上也没有很好的解决。这两个问题加在一起的解决是什么呢?解决就是全世界看不到产业经济的核心技术的发展前景,它的突破性前景究竟是什么?到底将来应该发展什么产业?传统产业面临的能源、环境问题怎么办?高技术产业、通信信息技术已经发展到很高的技术平台上,但是在这个平台上怎么样能够使投资人有长期投资的信心,这个产业下一步突破的瓶颈在什么地方?这个不明确,这个不明确,投资金融的信心就没有产业面的基础。所以,刚刚各位记者提出的问题都和这个有关,比如说到底信息技术的应用,物联网这个东西,为什么提这个问题呢?就是说世界到底往哪走呢?如果这个问题不解决,我们现在有庞大的金融资产和金融投资能力,但是他信心不足。所以,这个问题是全世界遇到的问题。

  第二个全世界遇到的问题,是一些企业,一些国家,特别是发达国家的体制机制上存在一些问题,他不能够很好的适应全球化的过程,突出的表现在他的成本控制机制出现问题,他可能有很好的技术,中国现在提出来的个各样的问题,比如产业升级,技术创新,提高管理水平,有没有品牌机制,这些问题我们都是认为要解决,可是为什么他都解决了还不行,为什么那么大的企业还不行呢?重要的原因就是体制机制上已经不能够适应在经济全球化过程中间如何能够更好的控制住他的成本,保持他的竞争力。所以,他就要不断的减少某些行业的比重,所以美国现在也在反思,是不是制造业比重下降过快,过快了以后导致了几个结果,第一个结果是就业,第二个结果是创新能力下降。因为制造业是产业创新的主要的领域,美国之所以能够保持世界创新领导者的地位,主要是因为他有强大的制造业。如果制造业也萎缩了,他创新的机制也会出现问题。第三,他会导致收入分配的问题,在美国已经看到了这个问题,因为制造业在美国整个收入分配中比平均工资收入高20%几,中产阶级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制造业比较高的工薪水平。到了金融危机爆发以后,产生了一系列问题之后,发达国家必须要做出经济战略上的调整,必须要说清楚你往哪走。

  发达国家无非讲的几个问题,第一是金融体制要完善、要改革,这个毫无异议。第二是要发展新能源,发展环保技术,要减排,这些东西实际上20年前就已经提出了,问题是用什么办法解决。第三是对高技术产业提出一个方向,电子信息产业下一步往哪走。刚才朱总介绍了他要搞智慧地球,IBM讲智慧城市,政府讲的是智慧地球,他本质上是要指出高技术产业的方向。这个问题对于我们中国企业的挑战在于他有一个重大经济调整的方向之后,战略决定了之后,他必然会反应在他对于经济规则的改变上,因为你不改变经济规则,不形成一套有利于实现经济调整目标的体制机制,空说没有用,企业干了也要破产。在这种情况下,他一定要改变竞争规则和贸易规则。所以,金融危机之后,为什么我讲企业行为调整很重要,有没有调整能力,制度有没有纠错的能力非常重要,因为世界会变,竞争规则会变。比如对环境的要求提高,对产品安全标准提高,比如要求你这个产品在生产过程中间要低碳排放等等这些问题,最后会表现在竞争规则和国际贸易规则上。在这种情况下,金融危机之后中国企业必须要考虑。

  最后一个问题,从大的方向来看,金融危机到底要经过几个阶段呢?我刚才其实已经讲了,第一个阶段就是宏观,宏观经济刺激、扩大需求、注入流动性,这是一个阶段,这个阶段作用是遏制经济下滑趋势,美国人讲是自由落体,要把这个制止住。制止住了以后,第二个就是企业行为的调整,你能不能应对这个变化的形势,不仅是短期经济景气的变化,你要适应金融危机之后世界竞争格局的变化,甚至是你的规则的重大的改变,这个对中国企业是一个很大的挑战。第三个阶段,就是要形成出现一些能够成为经济增长引擎的一些产业,在这个方面中国经济比美国经济空间大很多,中国是一个工业化过程中间的国家,当你工业化、城市化加速之后,我们很多产业都可以有很大发展空间。

  总而言之,在这个阶段,我们一方面要进行产业结构的调整,完成保增长之后,要把结构的调整目标逐渐实现。另一方面,我们也要通过进一步增强我们的创新能力。中国必须要解决在中国现在工业化的阶段上,我们用一个什么样的创新机制能够保持我们有一些强劲增长的产业,而且保持我们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企业,这样我们就可以说金融危机到了这个阶段前景就比较好了。当然,最后一个阶段,全世界经济的景气的回升,这个由不得中国,尽管中国某种程度上可以起一个带动作用,但是大家判断整个世界经济的回升不会短期达到,为什么?因为它的问题不仅仅是在金融层面,他在实体层面有很多必须要深刻解决的问题。谢谢!

  中新社记者:我看到报告里面提到了产能过剩问题,其中里面提到了新能源,我想问一下现在新能源产业不是很成熟,为什么会有重复建设问题?如何避免走传统工业产能过剩的老路?

  朱宏任:刚才这位记者朋友讲到了产能过剩问题,产能过剩不只是在传统领域里面存在,而且在一些新兴产业,包括在新能源产业里面存在这种情况。实际上这是一个客观存在,因为最近我们知道随着经济的发展,大家在走出危机的过程中也在积极寻找如何通过一些产业结构调整来走出经济危机,在这其中,一些新兴产业受到了各方面关注和注意,其中有两个产业,一个是风电产业,一个是光伏产业。

  我们知道在一些地方都把这两个产业作为下一轮经济发展中的重要产业,应该说,从经济发展的方向,代表新经济,特别是代表环保、节能的这些产业,应该说具有更高的生命力。但是,面对这些新兴产业,原来是一哄而上,如果缺乏有序发展,就有可能形成在新兴产业领域里出现新一轮产能过剩。像在风能产业和光电产业,特别是光伏电池生产过程中的情况,在国内一些地方已经表现比较明显和突出。我们知道在光伏产业领域里面,在这个新兴领域里面的关键技术是这个领域发展的核心,但是在这个方面我们很多地方还不掌握。但是,在一般加工制造过程中,我们却发展的比较快,有可能在这个其中还带来一些其他方面的问题。像光伏产业生产光伏电池过程中,也有可能造成一些严重污染,这些问题值得我们引起高度重视。像最近有关部门已经通过向社会介绍有关情况,加强这方面引导,提出在风能产业和光电产业应该高度重视重复建设问题,我们也希望这个问题在加快发展产业的地区给予更多的关注,防止重复建设给行业发展造成一些严重困难。

  对于传统产业重复建设问题,我们想这个问题的解决是一个突出的问题,也是一个严重的问题。我们知道现在在一些重点领域中,像我们夏季报告中已经提到的一些重点领域,像在钢铁行业,像有些有色领域,特别是电解铝、氧化铝的生产过程中,还有一些在装备制造业领域,像造船业。还有一些像建材行业中水泥制造业和平板玻璃,都存在产能过剩情况。我想跟大家举几个数字,帮助大家对这个问题更深入的了解,大家知道去年我们国家水泥产量是13.9亿吨,当年生产能力达到19亿吨,目前在建水泥生产线200多条,产能达到2亿吨,如果这些生产线全部达产以后,将形成的生产能力达到21亿吨。目前全国水泥产量在增加,但是利润却在不断下降,像有一些重点水泥生产大省,像浙江、江苏、安徽、山东等等,都存在着水泥产能过剩的问题。从玻璃行业来看,产能过剩也是比较严重的问题,去年我们国家的玻璃产量已经达到5.74亿重量箱,连续19年居世界第一,但是我们国家现在已经拥有的玻璃生产线是203条,在当前金融危机影响下,停产的近30条,但是各地在新一轮建设中,又有一批玻璃生产线在大干快上,据不完全统计,今年在建的玻璃生产线有近120条,我们可以想象如果120条全部投产以后,我们面对的又是一个产能严重过剩问题。对于这样一个产能严重过剩的问题,我想应该引起各个方面共同重视,从行业主管部门将要加强行业生产准入条件的制定,来积极推动我们这个行业有序发展,防止重复建设愈演愈烈,特别是要防止那些高耗能、排放比较严重的一些企业盲目发展。同时我们也希望通过兼并重组、淘汰落后,另外就是遵循国家产业政策,使整个行业发展建立在规范、有序、健康的轨道上,使我们工业能够尽快摆脱当前危机影响,走上顺利发展道路。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现在钢价是大起大落,并且从刚刚公布的情况上,过剩超过一亿吨,我想请问朱总怎么看这个事情?还有刚才说的兼并重组淘汰落后的措施,我想问一下之前也提到过钢铁汽车的兼并重组方案正在制定中,我想知道进行的怎么样了?

  朱宏任:最近钢材价格又出现了大起大落,我们知道今年下半年钢材价格无论是板材还是线材,都以千元的幅度上升。最近冲高的幅度又有大幅度回落,价格又有了几百元、上千元的回落,已经回落到了7月初左右的水平。像这样一个大起大落,原因可能是各种方面的,包括受到预期和库存调整等等各方面的影响。但是,应该说影响价格最基本的还是供需,在这个方面国家已经多少次的提出了要求,我们知道在钢铁产业调整振兴规划中,我们对钢铁产业下一步的发展已经有了一些很明确的政策方面的引导,希望控制过快增长的产量,而把更多的注意力引导到不断针对市场需求,提高产品质量、品种和效益。在这方面,如果片面的追求产量的话,下一步可能为面临新一轮产能过剩带来一些非常严重的问题。在这个方面,国家在最近将要进一步出台相关政策,着眼于引导钢铁行业健康发展。

  刚才这位记者朋友提到像兼并重组和淘汰落后有关政策,工业和信息化部和其他有关方面也正在形成相关意见,这一点我想再特别强调一下,对于遏制钢铁行业盲目增长,促进钢铁行业有序发展,不只是政府部门的意见,实际上也是钢铁企业一致的意见。前一段时间工业和信息化部召开了有关各个钢铁企业领导人参加的座谈会,无论是钢铁行业里面领军的大企业,像宝钢、鞍钢、武钢的领导,包括一些民营企业,像沙钢、河北钢铁集团的领导,他们一致提出来希望政府在这方面有所动作,有声音来引导促进钢材行业积极发展。我们想在这方面政府也会积极采取有关政策措施,引导钢铁行业健康有序发展。

0
发表评论
同步到贸金圈表情
最新评论

线上课程推荐

火热融资租赁42节精品课,获客、风控、资金从入门到精通

  • 精品
  • 上架时间:2020.10.11 10:35
  • 共 42 课时
相关新闻

“产能过剩”的体制之弊 — 以钢铁行业为例

2017-10-09 13:45
3215

【1.7亿千瓦煤电去产能路线图出炉】16部委联合发出防范化解煤电产能过剩风险意见

2017-08-02 10:31
3892

大搜车姚军红:汽车行业已面临产能过剩,融资租赁会是解药吗?

2017-05-24 14:28
3284

如何化解煤炭产能过剩? 潞安集团关矿井收补贴

2016-09-12 11:57
1248

瑞银:中国六大产能过剩行业坏账率或达25-30%|债务|坏账

2016-07-20 11:03
1229

高善文最新演讲:他把房地产、产能过剩、影子银行这三个问题讲透了

2016-06-30 14:08
1857
7日热点新闻
热点栏目
贸金说图
专家投稿
贸金招聘
贸金微博
贸金书店

福费廷二级市场

贸金投融 (投融资信息平台)

活动

研习社

消息

我的

贸金书城

贸金公众号

贸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