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回暖 浙江制革等行业再现“招工难”
江大学经济学院副院长史晋川认为,缺工是浙江经济回暖的表现。浙江经济一季度“见底”,二季度“回升”,其增速还高于全国平均增速1个百分点,“订单回来了,闲置的生产线重新开动,原先缩编的工人就不够用了。”
宁波、温州、义乌三地人力资源中心统计,招工最多、缺口最大的工种基本一致,排首位的是普工,其次是服装、制革行业的平车工,电子、电器行业流水线上的装配工,打火机行业的注塑工,机械加工业的电焊、抛光工等。
作为浙江皮鞋行业首家企业集团,曾风光无限被称为“中国鞋王”的浙江霸力(鞋业)集团有限公司近日因自身经营不善突然倒闭。其地处温州鹿城工业区的厂门口出现了两支队伍:一支是堵着讨债的债主;另一支是虎视眈眈抢着去招聘熟练技工的同类企业,有的甚至直接将贴上招工广告的面包车停在了霸力门口,宣称:“每月1300元,提供免费一餐。”
这种抢人似的招工正成为当下浙江企业用工的一个缩影。随着经济回暖的逐步确立,该省正从年初的用工富裕转入用工紧缺。据宁波、温州、义乌这三个制造业重镇为外来务工者提供职业介绍服务的人力资源市场统计,二季度以来,企业招工需求开始猛烈反弹,用工缺口逐渐加大。
企业“蹲点”劳务市场招工
作为纯加工出口的温州中型鞋企,浙江莱丽斯鞋业公司近期招工200人,工种多为普工,但只招到了一半。该公司人力资源部经理潘湘榕表示,公司的订单从4月开始增多,增幅远超以往,不少还是从珠三角流过来的。为此,公司改造了1条闲置的生产线,又添置1条,可惜招工不足。整个6月,他们每天在劳务市场蹲点,派专车把招到的外来务工者送到工厂。
“这样的‘待遇’只在前些年用工紧缺时出现过。”温州市劳动保障局职业介绍指导服务中心副书记王瓯翔表示,近期企业的招工数量特别大,尤其是传统制造业企业的用工需求出现爆发性增长。二季度,在该中心登记的用工需求缺口已达48862人,比一季度上升21.7%——这样的单季缺口情况只在2005年“民工荒”时出现过。
这种状况同样出现在宁波、义乌两地。据统计,自5月份开始,在宁波、义乌两地人力资源市场登记求职的外来务工者数量维持稳定,但需要招工的企业和岗位数却在持续增长,由此形成用工缺口。目前,义乌人力资源市场每天约有3000名求职者,但企业用工需求量却在2万人以上。二季度宁波全市企业需要的岗位数为30.32万个,但到该市人力资源市场(包括附属区县的人力资源市场)求职的外来务工者远小于这个数字。
据悉,宁波、温州、义乌三地虽然在安徽、河南、湖北、山东等地建立了几十个劳务输出基地,近几个月频繁联系要人,但收效不大。7月11日,义乌5家企业组团前往陕西汉中招人,结果只招聘到127人,远小于计划的300-500人。
用工缺口将延至四季度
宁波、温州、义乌三地人力资源中心统计,招工最多、缺口最大的工种基本一致,排首位的是普工,其次是服装、制革行业的平车工,电子、电器行业流水线上的装配工,打火机行业的注塑工,机械加工业的电焊、抛光工等。
“缺工的基本为浙江传统支柱产业。”浙江大学经济学院副院长史晋川认为,缺工是浙江经济回暖的表现。浙江经济一季度“见底”,二季度“回升”,其增速还高于全国平均增速1个百分点,“订单回来了,闲置的生产线重新开动,原先缩编的工人就不够用了。”
导致用工缺口的另一个原因是浙江的产业结构。早报记者调查发现,浙江制造业生产有季节性,5、6月是冬季订单生产旺季,也是招工小高峰。此外,外来工中“80后”、“90后”增多,相当部分人不愿做一线普工,而用人单位对劳动力的年龄要求又以年轻人为主。
专家预测,浙江制造业的用工缺口还将持续到今年四季度。浙江民间投资和企业信心指数在持续上涨,再加上外部环境改善,企业产能有望持续放大,但外来工数量不会持续增加。如温州市职业介绍中心目前求职数约为1000人/天,较去年同期少1/3。
业内人士认为,从另一个角度讲,用工短缺有助于提高外来务工者待遇。目前,企业出于全体员工工资平衡考虑,招工时开的工资并未较上季度提高,但下季度就会显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