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万亿业务量,我国商业保理行业进入成长期
自2012年商业保理公司试点以来,我国商业保理行业发展迅猛。在服务实体经济、破解中小企业融资难融资贵和降低企业杠杆率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保理行业的市场认知度和受重视程度也得到明显提高。
据中国服务贸易协会商业保理专业委员会测算,6年来,商业保理企业已累计提供应收账款融资达3万亿元,服务中小企业数量超过300万家。仅2018年就为中小企业提供融资1.2万亿元,受益的中小企业达120万家。
专家表示,随着我国经济进入高质量发展阶段,以2018年为起点,已经历高速增长初创期的商业保理行业进入了成长期。
“商业保理是现代金融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传统金融服务的重要补充。”天津市政府副秘书长李荣强在会上表示,作为具有逆周期特点的低风险贸易融资工具,商业保理主攻盘活资金这个细分领域,市场需求旺盛,行业潜力巨大,近年来取得了快速发展。
商务部研究院信用研究所、商业保理专委会和悦达保理研究院联合发布的《中国商业保理行业发展报告(2018)》显示,截至2018年12月末,全国已注册商业保理法人企业及分公司共计11541家(不含已注销企业436家,已吊销企业57家),注册资金累计超过8030亿元。
商务部国际贸易经济合作研究院副院长曲维玺强调,6年间,商业保理企业数量比2012年底已注册企业存量(91家)增长125.82倍。然而在经历连续5年持续高速发展之后,2018年商业保理行业也遭遇了自诞生以来的首个“寒潮”。数据显示,2018年中国保理业务量仅增长4%。
韩家平表示,受到国内外复杂经济形势及金融去杠杆等因素影响,整个行业面临着融资难、风险较高的外部环境,其成长速度相较于初创期自然下降。
就全球保理行业发展近况来看,整体增速也有所放缓。据国际保理商联合会(FCI)东北亚区总监林晖介绍,2018年,世界经济增长动能减弱,全球保理行业增幅降低,全球保理区域差异明显。预计2019年,全球区域经济分化明显,全球保理业务增速也将趋缓。
综合国内外保理行业发展环境,虽然商业保理行业增速有所放缓,但是经过前几年的发展积累,国内保理市场基础依然深厚,整个行业可以保持两位数以上的增长速度,发展前景可期。
据测算,2018年全年,新增商业保理企业数量共计3682家,较2017年增长近40%;商业保理业务量达到1.2万亿元,较2017年增长20%;融资余额约为3000亿元。
由于商业保理业务具有类型多样化、法律关系复杂化、利益主体多元化等特征,为了促进保理行业在新形势下持续健康发展,与会嘉宾认为,应尽快推动保理立法、明确法律依据,同时建立一批行业标准来规范行业行为。
2018年,我国保理行业在法律环境改善方面取得重大进展。全国人大代表宪法和法律委员会经研究认为,保理业务作为企业融资的一种手段,在权利义务设置、对外效力等方面具有典型性。据此,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七次委员长会议同意将“保理合同章”列入《民法典合同编(草案)》进行审议。
此外,在推动保理行业标准建设方面也有所突破。一直以来,我国商业保理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处于空白状态。在中国服务贸易协会的支持下,商业保理专委会主导的《商业保理术语:基础术语》成为商业保理行业的第一份团体标准,已于2018年4月在全国团体标准信息平台上进行了公示。
随着全国各地注册政策开放,我国商业保理企业注册地域已经逐渐形成遍地开花的良好局面。截至2018年底,全国31个省(直辖市、自治区)均已设立了商业保理企业及分公司。我国商业保理行业监管趋严、合规经营是大势所趋。随着商业保理行业监管格局逐步明确、相关政策不断出台,商业保理公司将加速回归本源,在不同细分领域为服务中小企业和实体经济作出更多贡献。
商业保理作为缓解供应链上企业融通压力的有效工具,是供应链金融中的重要抓手。其以逆周期、短账期、低风险、适用范围广的特点获得企业的青睐。
来源:供应链finance智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