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主席“一带一路”论坛开幕式主旨演讲 透露出哪些新信号?
4月26日,第二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开幕式在北京举行,国家主席习近平出席开幕式并发表主旨演讲,提出:共建“一带一路”,顺应经济全球化的历史潮流,顺应全球治理体系变革的时代要求,顺应各国人民过上更好日子的强烈愿望。
面向未来,我们要聚焦重点、深耕细作,共同绘制精谨细腻的“工笔画”,推动共建“一带一路”沿着高质量发展方向不断前进。
各国代表热议共建“一带一路”新举措
习近平主席就引进国际普遍认可的规则标准、坚定支持全球化、推进对接各国发展战略和民心相通等方面所提出的务实举措,引发了现场各国代表的热烈响应。
英国财政大臣“一带一路”金融与专业服务特使 范智廉:习主席谈到了一系列“一带一路”建设的成就,而且非常明确地提出了要以更加务实的方式推进 “一带一路”倡议的发展,其中提及了引入国际各方普遍支持的规则标准,以及更高的采购标准等,这些都是非常积极且务实的举措。
亚非法律协商组织秘书长 肯尼迪•加斯顿:我觉得“一带一路”倡议的提出非常及时,在全球范围内,激发人们思考全球化合作的必要性。
俄罗斯铁路股份公司第一副总裁 谢尔盖耶维奇:习近平主席在今早的主旨演讲,可以让我们看到“一带一路”倡议带有全球化特征,“一带一路”倡议和欧亚大陆经济一体化的融合,是世界经济发展联合的合理延伸。
希腊欧洲国际中心欧盟-中国项目负责人 乔治•佐戈普洛斯:习主席的主旨演讲提及了文化和考古领域的合作,他的讲话更加拉近了希腊与中国的距离。
中央电视台财经频道《经济信息联播》和《央视财经评论》在4月26日推出聚焦“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之夜特别报道,当晚邀请“一带一路”智库合作联盟秘书长金鑫以及国家发改委城市和小城镇改革发展中心主任史育龙进行解读。
金鑫:从“大写意”到“工笔画”,伙伴国项目需精准定制
“一带一路”智库合作联盟秘书长 金鑫:就像我们画画一样,前五年是泼墨挥毫的“大写意”,下一阶段就要精雕细琢,就像我们盖房子一样,前五年是夯实基础的五年,现在四梁八柱逐步建起来了,下一步就要进入精装修的阶段了。
基础设施的互联互通是“一带一路”着力的重点,我们要抓住这个“牛鼻子”不放松,目前我们和150多个国家和国际组织签署了“一带一路”合作协议,下一步我们要把这些合作协议转化为具体的实实在在的项目。
共建“一带一路” 有哪些新内涵?
史育龙:谋篇布局到落地生根的行动指南
国家发改委城市和小城镇改革发展中心主任 史育龙:第二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跟两年前的第一届相比,不仅规模大了,内容更加丰富,还有重要的一点就是大家讨论的内容越来越实。
比如说像本届论坛新增加的六个平行分论坛,主要是围绕着近年来在推进“一带一路”实践过程中,如何更好发展的问题,以及增进合作的问题,包括推动绿色基础设施建设、绿色投资,这些都是近几年推进“一带一路”务实合作过程当中,大家感觉到要进一步深化讨论的内容,通过细化和交流使得我们“一带一路”建设真正做到行稳致远。
新闻链接:
两年前,首届高峰论坛成功举办,两年间,首届高峰论坛达成的279项具体成果,已全部按计划完成。
“一带一路”倡议提出近6年来,中国与沿线国家货物贸易进出口总额超过6万亿美元,年均增长率高于同期中国对外贸易增速;中国企业对沿线国家直接投资超过900亿美元,完成对外承包工程营业额超过4000亿美元。
共建“一带一路” 如何深耕细作?
史育龙:项目论证要细 推进要实 运营要专
国家发改委城市和小城镇改革发展中心主任 史育龙:有一句话叫细节决定成败,对于众多国际合作的项目,首先项目的遴选和论证一定要细,推进建设过程细节也很重要,资金要落实,项目技术方案的选取要适合当地的条件。
比如说电力配送的状况,甚至员工的操作技能是否能满足项目建设要求,这些细节在发展中国家和在发达国家体系不同,另外项目运营也要力求专业,这样才能实现“深耕细作”。
共建“一带一路” 如何行稳致远?
史育龙:以高质量发展理念引领“一带一路”建设
国家发改委城市和小城镇改革发展中心主任 史育龙:行得稳才能走得远,才能走得实,才能深入人心,我觉得高质量发展是推进“一带一路”建设实现行稳致远的一个重要方式。
要行稳致远,第一点是要坚持共商、共建、共享的原则,这等于给“一带一路”建设的每一个项目系好了第一粒扣子,后面的路就好走了。
第二点是在“一带一路”建设过程中,要把握时代的特征,现在是技术快速进步的时代,数字化,信息化,网络化,智能化,要共同探索新技术、新模式,建设数字丝绸之路、创新丝绸之路。
来源:央视财经(ID:cctvyscj)