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能源或重蹈“国人喝汤洋人吃肉”

2009-08-26 10:05 392

核心技术和核心原料两头在外,受制于人。

  专家呼吁,尽快向研发倾斜,推动技术研发和产业转化“弯道超车”

  由于受到国家即将出台新能源产业扶持政策的鼓励,国内大批企业纷纷上马新能源及相关产业,目前形成较大规模的新能源基地已达10余个。记者近期对我国以风能、太阳能光伏、生物质能源等为代表的新能源产业进行调研时,业内人士表示,由于缺乏核心技术和核心原料,我国新能源产业发展势头过快潜伏深层危机。

  一些熟悉国际国内新能源开发现状的专家认为,由于核心技术和核心原料“两头在外”,我国盲目上马的部分新能源产业,有可能引发深层危机。

  比如核能,核心原料为铀,但我国储备少,需要进口,发展一旦上规模就容易受制于人;风能领域的电机制造技术同样如此。目前2.0至3.0兆瓦的风机已成为欧美发达国家的主流机型,但国外风机生产巨头为保持其技术的垄断性,不愿意输出2.5兆瓦以上级风机制造技术,也没有在中国设立合资企业。因此,我国风机制造商多数采取购买国外风机公司生产许可证的方式,引进的机型主要集中在1.0至1.5兆瓦。太阳能光伏产业面临的最大问题在于多晶硅和单晶硅的提纯技术,这一技术长期以来基本上依靠日本和德国。即使在日本和德国开始向我国输出硅提纯技术之后,我国还是面临着“技术租借”这一瓶颈。因为德国和日本与中国太阳能光伏生产企业签订的协议是:只要采取类似的工艺设计和制造流程,就必须向出让国交纳技术转让费,在这一工艺流程下进行的任何改造创新,即使取得专利,其专利归属权仍然属于出让国。这相当于用太阳能光伏每发一度电,国外技术就会从中拿走0.1元钱。

  分析造成我国新能源发展长期只能“喝汤”无法“吃肉”的原因,专家们认为,一方面是企业的整体科研实力特别是基础理论领域长期滞后,另一方面则是国家相关政策过分强调应用领域研究,重点扶持产业转化。这两大因素已经成为我国新能源研发领域缺乏核心技术的关键环节。

  专家们呼吁,尽快向基础理论研发倾斜,向以零部件为核心的制造业倾斜,才能推动我国新能源领域在技术研发和产业转化两个方面实现“弯道超车”。

  一方面是企业的整体科研实力特别是基础理论领域长期滞后,另一方面则是国家相关政策过分强调应用领域研究,重点扶持产业转化,这两大因素已经成为我国新能源研发领域缺乏核心技术的关键环节。

  有关专家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国家应尽快出台有针对性的倾斜政策,以确保我国与国外同行处于同一起跑线上的新能源研发取得重要突破,进而推动整个产业实现“弯道超车”目标,避免重蹈传统产业步步受制于人的被动局面。

  核心技术和关键部件仍是瓶颈

  中国可再生能源学会副理事长、光伏专委会主任赵玉文介绍说,太阳能光伏产业面临的最大问题就在于多晶硅和单晶硅的提纯技术,但这一技术长期以来基本上依靠日本和德国。

  武汉日新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徐进明认为,即使在日本和德国开始向中国输出硅提纯技术之后,中国还是面临着“技术租借”这一瓶颈。因为德国和日本与中国太阳能光伏生产企业签订的协议是:只要采取类似的工艺设计和制造流程,就必须向出让国交纳技术转让费,在这一工艺流程下进行的任何改造创新,即使取得专利,其专利归属权仍然属于出让国。这相当于用太阳能光伏每发一度电,国外就会从中拿走0.1元钱。

  风能领域的电机制造技术同样受制于人。中国风能协会提供的资料表明,在风力发电市场快速发展过程中,一个突出的瓶颈就是缺乏高效率、质量可靠、低维护成本的国产风机。目前2.0至3.0兆瓦的风机已成为欧美发达国家的主流机型,但风电行业巨头如Vestas、Enercon等国际著名风机生产企业为保持其技术的垄断性,不愿意输出2.5兆瓦以上级风机制造技术,也没有在国内设立合资企业。因此,我国风机制造商多数都采取购买国外风机公司生产许可证的方式,引进的机型主要集中在1.0至1.5兆瓦。

  新能源汽车的核心技术研发现状也不乐观。东风公司汽车工程研究院副院长陈建贤认为,尽管整个汽车行业都普遍上马新能源汽车研发,但国内企业对关键技术的研发力度仍然不够,混合动力整车的核心集成能力、动力系统优化和匹配技术有待进一步提高,动力系统技术平台推广工作尚需进一步磨合。

  基础理论研发严重滞后

  专家们还认为,基础研究领域的匮乏,是造成我国新能源发展长期只能“喝汤”无法“吃肉”的重要原因。

  陈建贤认为,在汽车研发方面,基础理论研发的整体落后集中表现在我国材料学、分子物理学等领域,缺乏跨行业的数据共享,各种钢材的用料配比、钢材耐用性和硬度,都没有共享的平台,风能、太阳能和新能源汽车都需要这些大量的基础数据,测试新能源材料的耐用性,但企业只能按图索骥,效率很低。

  中国内燃机学会副理事长沈捷说:“新能源汽车的基础还是传统的汽车,我国长期缺少对汽车核心零部件的研发企业和能力,表面上看是我国的电喷、变速箱落后于国外,实际上是因为零部件制造所使用的机床严重滞后,电喷技术中的油泵需要整套购买日本、欧洲的技术,对外依赖性很强,这造成在新能源内燃机开发过程中迟迟无法突破。”

  武汉凯迪公司自主完成生物质能气化合成液体燃料技术的试验过程,从一个侧面也证明了我国基础理论研发的对外依赖性。我国石油加工企业长期无法知道高温喷水、迅速降温的“窗口温度”,转让技术的欧洲工程师从不明确回答其中的化学机理。直到2007年,凯迪研发团队经过自主完成试验后,才使我国专家摸透了不迅速降温将导致石油转化率降低这一现象。

  “两大倾斜”推动新能源研发“弯道超车”

  专家们还呼吁:尽快向基础理论研发倾斜,向以零部件为核心的制造业倾斜,才能推动我国新能源领域在技术研发和产业转化两个方面“弯道超车”。

  首先是强化对基础理论研发领域的倾斜,建立国家战略技术储备库。目前,新能源技术中的风能、太阳能光伏技术从生产工艺上就需要规避对国外的依赖,这一突破仅靠单一企业无法实现,需要国家资金注入到相关技术研发,从生产工艺领域开始强化基础理论研发。对于一些已经取得行业领先水平的技术,国家可采取战略技术储备方式,不仅出资购买技术,而且重点保护研发团队,避免技术流失。

  其次是强化对以零部件为核心的制造业倾斜,打造企业“国家队”。对新能源产业中涉及的材料学、电喷学、分子物理学和工业设计学方面的零部件生产企业进行倾斜,打造零部件生产的“国家队”,避免出现一些院校科研机构里“只出论文不出产品”的情况。如新能源汽车领域,就必须高度重视提高动力电池能量密度与充放电性能等关键技术的突破,我国真正研发这套技术的企业目前仍然很少。

  基于这一认识,要强化企业间及企业与科研机构间的战略联盟关系,对关键零部件进行技术攻关,对基础研究开展分工合作,实现风险共担、成果共享。这样可以避免各企业间无序、低水平的竞争,降低研发与生产成本,集中有限资源在较短的时间内实现关键技术突破,并利用各单位的不同优势,实现基础研究任务的统一调配。(记者 何丰伦 戴劲松)

0
标签: 新能源产业 
发表评论
同步到贸金圈表情
最新评论

线上课程推荐

火热 45节精品课,全景解读供应链金融科技风控与数据风控的深度剖析

  • 精品
  • 上架时间:2020.08.29 17:33
  • 共 45 课时

火热 融资租赁42节精品课,获客、风控、资金从入门到精通

  • 精品
  • 上架时间:2020.10.11 10:35
  • 共 42 课时
相关新闻

云图控股做LP,5亿元投资江苏藏青新能源产业发展基金

2021-10-26 15:20
42073

青海新能源产业发展势头强劲

2009-11-03 17:52
878

2011年北京市力争实现新能源产业销售收入500亿元

2009-11-20 17:46
567

中方财团与普洛斯集团开展新能源产业深度合作

2021-12-20 15:26
69105

中国新能源产业前景乐观

2009-11-13 10:57
618

天津滨海高新区每年2亿元专款扶持新能源产业

2009-06-12 13:54
607
7日热点新闻
热点栏目
贸金说图
专家投稿
贸金招聘
贸金微博
贸金书店

福费廷二级市场

贸金投融 (投融资信息平台)

活动

研习社

消息

我的

贸金书城

贸金公众号

贸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