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电下乡惠农 农村困局待纾
供电配套未能配合 领取补贴手续繁琐
国家财政部、商务部自2007年12月起试启动了家电下乡政策,并在今年2月1日扩至全国的省区和直辖市。据商务部统计,今年1-6月,家电下乡销售总量逾961万台,销售金额达到162.3亿元人民币,有效地扩大了内需,受到农民欢迎,而且带动了家电行业的销售增长。然而,本报四川、甘肃和广东的联机采访中也发现,有些地方农民用上新电器之余,也有一些疑惑和担心,他们希望在“买得起”之余,也“用得起”和“用得心安”。
作为家电下乡首批试点地区,拥有广大农村市场的四川,成为家电下乡销售最旺盛的地区。据2008年和今年上半年的统计数字,四川均稳居家电下乡销售量榜首。今年上半年,四川各类下乡补贴产品258.4万台(部),累计发放补贴金额达3.94亿元。
火热之中,一些矛盾也开始显现,记者在四川一些区县农村走访后发现,很多农民在对“家电下乡”表现出极大热情之余,各种期盼、担忧和质疑声也越来越多。家电下乡第二轮开始显露“两头热中间有些冷”的现象:一方面,家电下乡受到农民和生产商的欢迎;另一方面,经销商的积极性却一直不高,老百姓的参与度也与预期有一些差距。
停电频 彩电变装饰品
“隔三差五停电,很郁闷。”新买的电视成了成都市新都区木兰镇汾水村七组曾龙云的烦恼。他买的彩电售价1050元,补贴136.5元,觉得很划算就买了。“能接收10多个频道,但图像不是很清晰,售后服务的人来看了,说是电压不稳,外置天线信号差,没办法。”因为最近村上用电变得更紧张,隔一天停一次电。“短的话几个小时,有时一天都没电,彩电都成装饰品了。”
记者在调查中发现,比“买得起”下乡家电更迫切的是,如何让农民“用得起”、“用得好”。在部分农村地区,输电线路年久失修,电压不稳、停电断电现象时有发生,一些地方电饭煲都无法使用,更谈不上彩电、冰箱、空调;有线电视网络在农村普遍覆盖率较低,特别是山区或贫困地区,农民要么无力负担有线电视费,要么电视信号太弱,拥有了高档彩电,却无法接收到丰富的电视节目;在农村山区,通话信号不强、话费过高等因素更制约了手机等的普及和应用。
一些农民也反映,领取补贴手续有些过于繁琐。而在甘孜、阿坝等一些边远山区,农民更嫌麻烦。他们购机后往返要跑上几十甚至上百公里,所得补贴不够车费、吃饭、住宿开销,部分农民买了家电产品后只好放弃申请补贴。
在采访中,有农民不无担忧地说,除了价格外,他们对“家电下乡”产品的质量也不太放心,总担心购买的是家电企业积压的残次品。
“下乡”价 不及“网上”平
在新一轮的“家电下乡”大潮中,价格一直都是受质疑的焦点。有人更是将“网上”、“下乡”两种价格列表进行对比,直指“家电下乡”一些中标家电产品价格补贴后仍要比网店上的价格高出几十元甚至上百元。产品价格是否真正实惠,“下乡”家电是否真的做到惠及于民,引起各方极大的关注。
四川长虹的一位知情人士向记者透露价差生成的主要原因:首先供货渠道不同是最主要原因,下乡产品从厂家到农户,中间环节众多,而且当前家电下乡产品要求送货到家、上门安装,且要提供完备的售后服务,所以和一般产品就供货渠道相比,下乡产品中间商数量偏多,流通、销售服务成本较高。
此外,下乡指导价是在申报时就确定的,而产品从申报到批覆和进入流通领域,中间需要一定的周期,此时市面上的同类非下乡产品可能已经销售一段时间且价格有所下降,而指导价还是按前期的市场确定的,也有可能导致价差生成。 (向雷 庞晓雅 常剑虹 王岳 李昌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