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上消费加强科技适老化 帮老年人走出“数字鸿沟”和“心理鸿沟”
归根结底,缩小老年“数字鸿沟”的关键还在与应用技术的无碍改造,产品应用流程的简化,以及精准的需求匹配和有效的风险防控。
作者 | 橙子同学
前不久,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主要数据显示,2020年我国60岁及以上人口有2.64亿人,占全国总人口的18.7%,其中65岁及以上人口1.91亿人,占全国总人口的13.5%。
我国老年人口规模未来还将持续快速增长,预计到“十四五”,出生于上个世纪60年代生育高峰的大规模人口相继跨入老年期,全国老年人口将突破3亿。
从整个社会结构来看,老年人逐步在加宽金字塔的底盘。但数字科技的飞速发展,老年人在医疗、网购等生活场景中,运用数字化产品仍面临很多困难,越来越多新技术的应用,提升社会经济发展的同时也进一步加大了“数字鸿沟”。
10月22日,工信部、民政部、国家卫健委共同印发《智慧健康养老产业发展行动计划(2021-2025年)》。《行动计划》提出增强智能产品适老化设计,开展互联网应用适老化及无障碍改造,提升老年人智能技术运用能力,逐步缩小老年“数字鸿沟”。
然而,当下具备大屏幕、大字体、操作简单等特点的“老年模式”成为许多网站和App 的标配,有力解决了老年人使用手机、平板电脑等过程中遇到的基本难题,但并没有从根本上实现适老化。
归根结底,缩小老年“数字鸿沟”的关键还在与应用技术的无碍改造,产品应用流程的简化,以及精准的需求匹配和有效的风险防控。
弥合“数字鸿沟”:技术的核心要义
技术的出现并不在于技术本身,而在于技术给人类实现的意义所在。
中国消费者协会专家委员会委员朱巍分析,解决老年人运用智能技术目前仍面临一些困难。面对这项长期工作和系统性工程,应把适老化工作理念融入到经济社会发展全过程,也需要政府、企业、居民共同发力。
以科技驱动型金融机构马上消费为例,其通过大量的科技投入,旨在通过科技自主研发让老龄群体也能融入社会、参与社会,为老年群体打造数字化生活贡献力量。
其自主研发的声纹活体识别与身份核验系统,仅利用本能的说和听就能通过智能设备帮助老龄群体弥合“数字鸿沟”,实现“数字化生活”,以声纹识别为核心的智能语音技术,将在推进我国智能科技适老化的进程中发挥重要作用。
具体来看,马上消费针对身份核验系统,运用先进的身份核验技术,包括听觉环境感知,视觉环境感知,人脸活体检测,人脸识别,声纹活体检测,声纹识别,核验决策引擎等,建立了全流程、安全、方便、可扩展的生物核验中心。
在风险把控上,可以有效抵御多种攻击手段,提升用户体验,解决身份核验时是否是活人,是否是本人的问题,为行业提供,跨端、跨产品、跨公司的统一、舒适的全流程AI核验引擎工具包,解决企业监管痛点、提供客户优质服务。
值得赞誉的是,除了应用于自身体系外,其还将技术实现对外输出,助力银行利用科技改善老龄群体的服务体验。
未来随着老龄化的加剧,越来越多的企业投入到“适老科技”的开发中来,比如针对老年人的远程医疗服务系统、专门用于陪护老年人的情感机器人、专门为老年人服务的数字生活服务平台等等。从纯技术的角度看,已为解决老龄化带来的各种社会问题作好了充分的准备,但技术如何真正覆盖服务老年群体依然亟待思考。
跨越“心理鸿沟”:金融与科技向善
1990年,世界卫生组织(WHO)曾经提出过一个“积极老龄化”的概念,呼吁从“健康”和“生存质量”两个方面入手,提升老年人在身体健康、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这三个维度来提升老年人的生存质量。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我国老年人身体素质以及社会适应性不断提升,但老年人的“心理鸿沟”一直是一道难跨越的坎儿。
根据《后疫情时代的互联网适老化研究报告》显示,老年人对网络科技的恐惧心理中,“担心受骗”位居首位,“担心手机支付不安全”的占56.49%。
就像硬币的两个面,科技的进步的确让老龄群体也能便捷地享受智能服务,但不可否认一种现象,就是部分平台利用适老化契机,想方设法“收割”老年用户,使老年人对智能化、线上化的产品和服务产生抵触心理。
因此,实现适老化服务,不仅要弥合科技与老年群体之间的“数字鸿沟”,还要弥合老年群体的“心理鸿沟”。积极开展金融知识“进社区”“进养老院”“进老年大学”等活动,普及智能应用知识,增强老年人对智能技术的了解和信任,促进老年人融入智能时代。
据了解,就在前不久马上消费针对老年民众金融知识欠缺,维护自身合法权益意识淡薄的现状,组织人员前往重庆市渝北区大竹林街道老年活动中心开展金融知识宣传活动。参加活动的老年民众们宣传讲解了防网络电信诈骗、反洗钱、抵制非法集资、理性消费等金融知识,普及各种非法金融活动和网络电信诈骗的识别方法,并宣传了面对这些非法金融活动及网络电信诈骗时如何维护好自身的合法权益。
数字技术的发展让移动终端的操作变得更加简单,人工智能可以通过数字设备更好地为老年人提供有针对性的服务,但在聚焦适老化服务的同时,科技要向善,金融要向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