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务部:60年来我国外贸事业发展的六大阶段

2009-08-21 14:02 793

  人民网北京8月21日电(记者 曹华) 今天上午,商务部综合司司长刘海泉做客人民网,从计划管理、下放外贸经营权、承包经营制、深化改革和综

  人民网北京8月21日电(记者 曹华) 今天上午,商务部综合司司长刘海泉做客人民网,从计划管理、下放外贸经营权、承包经营制、深化改革和综合配套改革及当今六大阶段介绍了新中国成立60年来我国外贸事业发展的历程。

  其访谈实录如下:

  新中国成立60年来,我国对外贸易发展大概经历了以下几个发展阶段:

  一,新中国成立后到改革开放前的计划管理阶段。我国实行的是计划经济体制,对外贸易也实行计划经济管理,从事对外贸易的主体全部是国营贸易企业。

  二、改革开放后到1987年下放外贸经营权阶段。这一阶段主要是改革了高度集中的经营体制,增设了对外贸易口岸,下放外贸经营权,改革单一的指定性计划管理体制。完善外贸管理,重新实行进出口许可证制度,建立外贸经营权审批制,探索促进工贸结合的途径,鼓励出口,对出口商品实行退税等。在管理体制上,实行中央统一领导、统一政策、统一规划,中央和省分级管理。

  三、1988—1990年推行承包经营制阶段。这一阶段主要是在全行业实行承包经营责任制,核定地方和外贸总公司的出口收汇、上缴外汇和经济效益指标。各专业外贸进出口总公司与大部分省市外贸专业分公司脱钩。国家开始运用价格、汇率、利率、退税、出口信贷等经济手段调控对外贸易。

  四、1991—1993年的深化改革阶段。这一阶段主要是取消补贴,大力推行外贸企业自负盈亏。通过调整和改革汇率机制、统一外汇留成,创造平等竞争环境,取消对外贸出口的财政补贴,彻底打破实行多年的“大锅饭”机制,使外贸企业开始走向自负盈亏、自主经营、自我发展的道路。

  五、1994—2001年的综合配套改革阶段。主要是实行统一政策,逐步放开外贸经营权,平等竞争,自主经营,自负盈亏,工贸结合和推行代理制。

  六、2001—至今。加入世贸组织后,我国外贸经营权管理与国际接轨,由审批制改为登记制,中国外贸环境更为宽松。所有外贸企业在公正、透明的政策环境下公平竞争。
 

0
标签: 商务部 人民网 
发表评论
同步到贸金圈表情
最新评论

线上课程推荐

火热 45节精品课,全景解读供应链金融科技风控与数据风控的深度剖析

  • 精品
  • 上架时间:2020.08.29 17:33
  • 共 45 课时

火热 融资租赁42节精品课,获客、风控、资金从入门到精通

  • 精品
  • 上架时间:2020.10.11 10:35
  • 共 42 课时
7日热点新闻
热点栏目
贸金说图
专家投稿
贸金招聘
贸金微博
贸金书店

福费廷二级市场

贸金投融 (投融资信息平台)

活动

研习社

消息

我的

贸金书城

贸金公众号

贸金APP

热点栏目
贸金说图
专家投稿
贸金招聘
贸金微博
贸金书店

福费廷二级市场

贸金投融 (投融资信息平台)

活动

研习社

消息

我的

贸金书城

贸金公众号

贸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