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辉耀:“引进来”+“走出去”中国将扩大教育对外开放
本文为全球化智库(CCG)主任王辉耀为《北京青年报》撰写的王辉耀专栏特稿,发表于2019年3月24日
2019年3月20日,国家主席习近平会见美国哈佛大学校长巴科时指出,教育交流合作是中美关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有助于增进中美友好的民意基础。改革开放40年来,中国的快速发展很大程度上也得益于教育水平的提高,中国将扩大教育对外开放,加强同世界各国的交流互鉴,共同推动教育事业发展。
改革开放40年来,伴随着各方面的快速发展,中国教育质量得到大幅度提升,教育的提升又推动了社会经济各方面快速发展。改革开放的标志性事件,就包括两个与教育相关的内容——恢复高考和派遣留学生。下一个改革开放40年的历程刚刚开始,中国教育要取得更大的发展,改革和开放是必由之路,而且开放在这个全球化的时代更为重要。经过改革开放,中国已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教育也可以通过加强合作,以此推动中国变成世界第二大教育强国。
中国教育更加开放是为培养更多国际化人才、提高教育水平的需求,是面临国内外新形势的要求。
中国未来发展需要更多国际化人才,这就要求中国教育更加开放。经过改革开放40年,中国经济取得了长足发展。随着人口红利的逐渐消失,中国走向全球化的步伐加快,中国未来需要更多国际化人才。中国通过制定国际人才吸引计划,吸引海归、国际专家,为中国的经济发展提供了大量的国际化人才。而中国的国际化人才缺口依然很大,仅依靠吸引国际人才的方式已无法满足发展的需求,我们应更多地依靠“自我培养”才能满足人才的需求。发展中国教育,推动教育更加开放,坚持培养和引进并举,这样才能为中国未来改革开放提供大量的国际化人才。
进一步扩大中国教育开放,推动中国教育更深刻融入国际化、全球化,现在恰逢其时。中国领导人多次强调中国将更加开放,特别是今年“两会”通过了《外商投资法》,中国承诺进行新一轮改革开放,在教育领域更加开放也符合中国对外开放的要求。同时,中国“一带一路”如火如荼地发展,中国的企业走出国门,为中国教育“走出去”提供了良好的环境。
提高中国国际化教育水平,是中国教育更加开放的内在要求。然而,较长一段时间以来,中国教育发展落后于经济发展。在QS全球教育集团发布的2019QS世界大学排名中,11所中国大学进入世界百强,内地有6所大学进入百强,有一定的突破,但从整体而言,3000多所高校仅有6所大学进入百强,整体比例相对还是较低的。
中国有一些中外合作大学,但数量太少难以形成强大的合力。外国来华留学生的比例长期偏低,目前来华留学生只有40多万人,读学位的只有20多万人,而且国际师资队伍也很少,只有不到1%的比例,这在全世界都是比较低的。
中国教育“走出去”的程度也亟待提高。中国目前仅有厦门大学在马来西亚创办大学,虽然已取得了一些成果,但中国的国际学校还没有在海外形成规模。而且“一带一路”沿线中国企业发展迅速,但中国在当地的国际学校却没有形成良好的配合效应。
中国教育更亟需加强“引进来”。要加大引进教育投资,创办更多中外合资、有独立法人的学校。在《外商投资法》已经通过的背景下,教育部门可以在改革开放的新节点上,趁着中外合资法新的更大尺度,推动中外教育合作开放的突破,加强国际办学,在建立学院上给予独立法人更大的突破。
要吸引更多国际留学生和国际师资队伍。中外教育良好的交流,有助于推动中国教育的国际化水平。目前政府推出了很多政策,留学生可以在中国实习,甚至可以创业就业,这方面的政策幅度可以更大,并加快落实的步伐。要适当开放中国教育市场,吸引更多国际知名院校在华建立分校,秉持开放的观点,形成更大程度的教育资源交流与合作。
目前,中国学生“走出去”留学已成为常态,中国也成为全球最大的留学生输出国。中国的国际学校尤其是民间教育机构也应“走出去”,特别是“一带一路”不仅要支持企业“走出去”,还要在海外创办国际学校,为国际学校和大学“走出去”提供条件。中国在海外的国际学校很少,而中国在海外有大量的企业,员工的子女没有很好接受中国教育,所以在海外办国际学校有很大的现实需求,这一块市场需要及时补上并做好做强。
进一步扩大中国教育开放,提高中国教育国际化、全球化水平,事关中国国际化人才的培养和发展,事关中国实现改革开放下一个40年的辉煌。对此我们要有良好的期待,更要有积极的行动。
文章选自《北京青年报》,2019年3月24日